爹娘的午睡。按鲁中山区人民的习俗,爹娘通腿而眠,不论住在什么地方,都保持着这一习惯。
爹是我家第三代木匠,开了几十年棺材铺,“文革”前剩下这一口棺材。他对娘说:“你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这口厚棺材你就占了吧,俺再做口薄的自己占。”对此,娘十分满足。逢人便说:“俺没白跟当木匠的过一辈子。”
每次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到了村头,一回头,娘往往就跟在身后
大年初三,娘病重了。家里人用旧婚俗的过门仪式,来为娘冲病消灾。爹身缠花床单,拉着红绸布,在婶子们的簇拥下一步跨过了放在门槛上的马鞍。他喜滋滋地对娘说:“门槛我迈过去了,马鞍我跨过去了,你的病很快就好了。”
正月初六,爹去医院看望娘,一进门就抹眼泪:“这是咱结婚这么年来第一次不在一块过年啊!”
正月十五娘病重,肺气肿、房颤、肺脑以及带状疱疹折磨得她失去了理智。爹执意要把她接回家:“我伺候她几天,即使她走了我心里也好受。”
正月十八,娘病危,医生说娘再有2个小时就要走了,家里人赶忙给她穿上寿衣、搭好灵床,邻居也赶来为她送行。第二天,娘又慢慢醒过来了
患痴呆病的哥哥又犯癫痫病了。娘常说我哥是她的一块心病。今年,86岁的娘又为我65岁的哥哥做好了寿衣,并嘱咐我:“我要死在他前头,他走时,你一定给他穿得板板整整。”
7月4日,是爹娘结婚68周年纪念日,娘给爹擦洗了全身,又给他剪脚趾甲。两个老人要干干净净地度过这一天
“娘,还下地吗?”“去,人活着,不干活干啥!”这一年,娘已84岁了。
娘剜点野菜给孩子们换换口味。她说:“早年缺粮食用野菜填肚子,现今吃野菜是尝新鲜了。”
家里来了客人,娘上街去换豆腐。一斤豆子换二斤豆腐是多年来的规矩。但逢年过节,家里需用豆腐多了,爹娘便舍不得换,搭把力气磨豆浆自己做。
家里盖房,来了 30 多个匠人、小工帮忙,娘出出进进,忙着为匠工们备饭。
娘包大包子,荤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状,愿意吃哪一种,一看就分辨明白。
爹喜欢这张照片。“人在病重时,全家人都悲戚戚的,病好了,看看这张照片又叫人乐,这叫‘悲喜相生’。”
娘91大寿那天,我给娘拍了这张照片,此时,爹已去世近一年了。三个月后,娘也去世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这摇椅慢慢聊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