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记
南川居士撰
(南川居士就是云不会哭)
目录
卷一·天王本纪第一
卷二·东王世家第一
卷三·西王世家第二
卷四·南王世家第三
卷五·北王世家第四
卷六·翼王世家第五
卷七·燕王秦日纲列传第一
卷八·佐天侯陈承榕列传第二
卷九·奋王罗大纲列传第三
卷十·靖胡侯林凤祥列传第四
卷十一·荡胡侯李开芳列传第五
卷十二·曾丞相列传第六
卷十三·奉天侯曾水源列传第七
卷十四·干王洪仁干列传第八
卷十五·英王陈玉成列传第九
卷十六·忠王李秀成列传第十
卷十七·慕王谭绍光列传第十一
卷十八·侍王李侍贤列传第十二
卷十九·护王陈坤书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航王唐正财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一·赞王蒙得恩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二·遵王赖文光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三·林丞相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四·康王汪海洋列传第十八
卷二十五·朱丞相列传第十九
卷二十六·诸女列传第二十
卷二十七·文吏列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八·国宗列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九·猥琐列传第二十三
卷三十·洋人列传第二十四
卷三十一·太平年表
卷三十二·官制表
卷三十三·与清人记
卷三十四·内宫乱事记
卷三十五·南川居士自序
白话文前言
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小说”。是小说,是不真实的,是不完全的。
高一的时候我熟读《史记》130卷,高二就有了想法,自己写文言文史书,于是写了前十三卷。高考后,决心先把本书写完。
我对于太平天国的看法是这样的:洪秀全有些糊涂,而广大的将士们,天国儿女是英雄的。太平天国是革命也罢,沐猴而冠也罢,都是要写的。
乾隆钦定二十四史,到明史终。后来又有了《清史稿》,而新中国建立以后,一直说要修《清史》,我估计这样修史,肯定不会是文学气十足的纪传体史书了。
对于清史我没有奢望,但是对于太平天国我还是很了解的。我决定自己写一部太平天国的文言文纪传体史书。
不过,我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我脑子里的“史实”,有真实历史,也有从文学作品里看的,所以我不奢望把我的作品写成一部史书,而是我想把它写成一部用纪传体体例写成的小说。
书中真伪,请读者自己分辨。像洪宣骄之类的历史,历史学家考证没有这个人,那我也不避讳,但是这个人物在太平天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受作家们的欢迎,从郭沫若的《天国春秋》到港版《太平天国》、央视版《太平天国》还有《天国儿女》,洪宣骄都是一个女英雄形象。天国英豪如云,许多人我的作品没有提到,比如陈炳文、吴如孝、任柱……
书中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说明:
1、按照纪传体史书的写法,被记叙的朝代是正统,所以,《天王本纪》中说:“天王乃天父上帝耶和华之次子也,天兄耶稣基督为其长兄。”
2、我对于太平天国纪年法有一些了解,他们把干支纪年中的“丑”改成了“好”。但是用干支太麻烦,所以本书中用“天国纪年”,1851年为天国元年。1850年为天国前一年。
3、许多史实我都记不住,对此我采取了胡写的不严谨作风——因为本书不是史书,是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小说。
我其实写着部书的原因,还是锻炼写文言文。
卷一
本纪第一
天王本纪
天王乃天父上帝耶和华之次子也,天兄耶稣基督为其长兄。天王姓洪讳仁坤,后改秀全。天国前三十七年降于广东花县,有兄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弟干王洪仁干,妹冬官正丞相洪宣骄及表弟南王冯云山。
天王受命于天,奉天讨胡,天国前八年赴广西始建拜上帝会,洗礼南王及干王。前六年书《原道救世歌》、《原道警世训》、《原道觉世训》,洗礼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教众布紫荆山,势甚为大。前五年复入紫荆山,广施仁义,救民水火,万众称德。天王教民以神事,除世之妖神,清诸佛道儒法之类,民皆德于天父之恩。
天国元年,有神降于桂平金田村韦家后祠,天王命众挖之。得石碑曰:“金戈降临,庚戌腊十,斩妖除魔,建号太平。”当是日乃庚戌年腊月初十,天王得天父旨,遂建号太平天国,为天王,命众团营立太平军。封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
天王命军出紫荆山,旋北攻永安,下之,命陈承榕建制,下封王诏:
“真天命太平天国奉天讨胡,人人皆兄弟手足。今为定王业,暂依凡俗旧例。封中军主将杨为东王,统管东方诸国事务;封前军主将萧为西王,统管西方诸国事务;封后军主将冯为南王,统管南方诸国事务;封右军主将韦为北王,统管北方诸国事务;又封达胞为翼王,羽翼天朝。”
天国二年,清妖赛尚阿降旅帅周锡能,欲命之献城,周锡能已为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所破。天王知永安不可久留,统军北上。军至打石峪,指挥洪大全失峪口,军士家属八千人为赛尚阿所获。妖以火焚而屠之,圣兵皆痛哭倒地,天王悲且怒极,命全军挂白,亲与五王立于阵前,冒炮趋妖阵,大破之,赛尚阿走。军复北上,至贵州,南王中炮归天,天王哀恸欲绝,茶饭不下,几咎内医赖汉英。军至长沙,西王中炮归天,天王惊倒于地。东王劝之,乃复北上。克武昌,惩妖两湖总督程鹬采。
天国三年,克金陵,名之天京。定国。设侯爵于丞相上王下。封秦日纲为燕王,意图北定圣土。封陈承榕为佐天侯,黄玉昆为顶天侯。因天王府总侍蒙得恩久有苦功,封之赞王。又封胡以晃为恩王。万民开颜。命东王主全国军政,开科取士。
天王订《天朝田亩制度》。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万民欣甚。
天国四年,翼王湖口大捷。
天国五年,北伐军败,靖胡侯薨。丞相罗大纲、曾天养殁。天王亲祭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曾天养于天父堂。追罗大纲为奋王。
天王自建都天京,无一日不思救民水火。天国六年,东王假天父口,杖击天王,逼封万岁。天王佯不愠,暗命北王、翼王、燕王、佐天侯诛杨。六年夏,东王作寿,时翼王在安庆。北王、燕王率北王府三千牌刀手杀入东王府,杀东王及东王府上下两万余人。天京血流成河。北王气甚张,翼王单骑回京劝之勿多杀人。北王怒,屠翼王府,翼王及顶天侯、翼长金、聚宝门守卫朱衣点等五人走安庆。天王怒,责燕王,燕王悔。天王乃密令翼王于安庆兴兵,讨韦逆,招东王旧部。杨辅清杨宜清等趋之。又命燕王、佐天侯于燕王母寿宴设牌刀手五百,擒北王,杀之。燕王趁机与佐天侯屠北王府,杀北王父韦源阶等三千人。天王震,杀燕王、佐天侯。北王既诛,天王又立东王子为幼东王,定东王忌日为东王升天节。
天王召翼王回京主持军政。因百姓念变中翼王之仁,天王欲加封翼王为义王,曰:“达胞之义,千古难寻!”翼王辞之曰:“义乃万古圣字,达开万万不得用之!”乃休。
昔东王在时,天王除东王军师。后北王为军师。翼王掌政,未封军师,盖天王恐翼王效东王北王耳。天王封兄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共与翼王执政。翼王不悦,安福二王不学无术,排斥翼王,翼王遂至安庆召兵数十万欲离天京。天王遣洪宣骄发金牌十道召之,翼王不受,乃走。
天王忧朝中无人,国中无将,心念翼王麾下数十万精锐之失,遂意永不封王。天王命韦俊、李秀成、陈玉成等主事。
天国七年,复克江北大营。
天国八年,李秀成回师下苏州。天王下诏建苏福省。
天国九年,洪仁干自香港归京,天王喜甚。授顶天扶纲精忠军师,复加封干王。李秀成等不满,以干王无尺寸之功,且天王曾言永不封王。天王责秀成曰:“干王随朕及南王始建教,东王犹不及也!”干王显功,秀成释然。天王又封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
天国十年,英王败曾国藩于三河。
天王以王爵可激人之志,遂广封王爵,以至两千七百之众。又合“小王”为“尘”,为王下之爵。天王又自王下设义、安、福、燕、豫,连侯共六爵,朝中皆义、安,豫、侯无人也。天国十一年,韦俊屡不升迁,降曾国藩。
天国十二年,天王病笃,英王就义,天王病甚。
天国十三年,妖围天京。
天国十四年,天京势危,忠王劝天王离京,不肯。内医嘱天王服药,天王弃药食甘露。六月,危。天王谓忠王、辅王、侍王曰:“天父欲召朕耳!”十四日,天王归上界。忠王扶幼天王讳福贵即位。二十日,天京破,洪宣骄、傅善祥死难。忠王护幼天王突围,散。忠王陷,天王府女官司琴携幼天王往江西干王军中,围,为曾国藩获,遇害。
南川居士考天国之史,叹天王创教之难而享乐之易也。天下未定,北京未下,即兴土木,钉头遴遴,多于斩妖之圣兵。天京事变,东府一府即屠两万之众,余度天王府之众非五万所止。翼王仁德,而天王封安福二王,意在掣翼。翼王欲走,宣骄劝其兄下罪己诏,天王否。毋乃翼王曰:“十道金牌,吾非岳鹏举哉?”干王归,兴兆也。然封王竟至两千七之众,岂不引世人哂哉?天京危,走之以东山再起可乎!然天王困死城中,尸为曾国荃获也。悲哉太平!哀哉太平!壮哉太平!
卷二
世家第一
东王世家
东王杨秀清者,广西桂平人也。受天王洗礼。初,有德焉,紫荆矿众附之。紫荆山遂尽为教所盖也。
天国前一年,妖桂平县衙捕南王冯云山,众心惶惶。秀清以降童术请天父临凡,降体于秀清。当是时,秀清癫狂,口流涎沫,乃天父言也。天父安众曰:“三八二一,禾乃秀食,一人坐土,作尔民极。”众遂宁。及起事,封中军主将。
永安既克,封东王,九千岁,主风师,赐风剑。节制诸王,克己奉公。时师帅黄再兴、旅帅曾立昌偷割民麦,东王怒,与杨辅清缚二帅至民田,告民以天国圣制,欲斩二人以谢百姓。民感,皆为二人求情。东王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命牌刀手各打二人二百军棍。东王谓民曰:“秀清治军不严,当自罚五十军棍。”民哭,牌刀手不忍。东王命弟辅清行刑。辅清痛哭杖东王五十,东王臀尽伤。民赞:“圣王圣兵也!”天王闻之,亲为东王敷,曰:“秀清之责,盖彰天国之威也!”
圣兵北上,东王制大小战事之策。身先士卒,战无不胜。东王用林凤祥、罗大纲、曾天养、李开芳为先锋,破武昌。发童子军三百抄妖两湖总督程鹬采宅,得不义之财银百万两。东王示之于民,收之圣库。
天国三年,定天京。东王意欲使北王守之,天王随军北击北京。天王弗许。东王设击冤鼓于东府,令百姓鸣冤,天王不悦。
天国三年,东王命林凤祥、李开芳帅两万圣兵北伐。兵速,孤。东王遣燕王领兵救北师,燕王委蛇,至丹徒不战而还。东王无奈,遣黄再兴、曾立昌、许其伟北进,师至徐州败。黄再兴遁归,法斩。曾立昌投河,许其伟为妖所获,死难。北师益孤,靖胡侯、荡胡侯终薨于妖手也。
天国五年,东王知府内有天王眼线,疑曾水源,坐水源昔救天王之命矣。乃命水源领牌刀手五十往妖营丹徒取粮万石。实不可也。天王为保侯谦芳而不救,水源闯丹徒,败,东王以败军杀之。
天国六年,东王叔过燕王府,燕王马夫未行礼,东王伪天父口车裂之;北王父韦源阶恙东王,东王亦伪天父口杖北王;顶天侯、佐天侯之徒与东王有隙。东王气张,伪天父口杖天王二十,百官怒颜。天王忍。东王又托天父口谓天王曰:“秀清功大,胡止称九千岁而不万岁哉?”天王佯许,暗命北王、翼王、燕王、佐天侯图之。
东王寿。主簿傅善祥觉危,谏。东王曰:“吾非欲取而代之。”善祥曰:“一国岂有二万岁耶?”东王曰:“吾万岁,天王当万万岁。”善祥遁。七月初七之晨,北王府三千牌刀手至,砍东府兵,圈东府臣。东王隐于密室,为北王所得。北王、燕王诘之,东王怒曰:“汝等假天王诏!”欲扑打燕王,燕王以洋枪射之,东王遂归天。年三十六也。东王归天,北王屠东府两万人。及北王既诛,天王昭东王之雪,扶其子为幼东王,定忌日为东王升天节。
辅王杨辅清者,东王杨秀清之弟也。随东王起事。耳大,人言必将才也。善战,性喜毋怒。克南京时攻聚宝门,兵几不血刃而下。天王赞之。封天官副丞相。随翼王西征,湖口大捷,辅清有力焉。
时东王与北王恶,辅清慕北王妹韦玉娟,玉娟亦慕辅清。北王父韦源阶不许,北王为痹东王,许之。及天王解通奸之禁,成于天父堂,有子。天京变,玉娟于东府惊,归北府。燕王屠北府,洪宣骄救之。玉娟癫,投水死。子为韦俊所养。
东王归天,辅清与弟宜清领兵在外,惶。闻北王屠翼府,白衣往安庆投翼王,翼王内之。翼王为天王忌,欲走。辅清谓宜清曰:“翼王者,杨氏再生父母也,你我当随翼王。”遂奔。
翼王率军至福建,妖逼之甚迫。辅清闻天京势孤,心忧之。谓宜清曰:“当回师勤王矣!”乃通汪海洋、朱衣点,共回天京,翼王许之。辅清归京,天王悦,封之辅王,盖辅弼之王也。
辅王领前军主将,知子在韦俊处,况杨韦有仇,故不与韦俊交。韦俊通妖,辅王帅师击之,俊知己短,送子还辅王,自遁。
天国十二年,辅王同忠王战青浦,毙法兰西人法尔摩西。天国十四年领天京城卫,血战。破,走江西,中流矢,薨。
南川居士曰:“呜呼!东王之才,不亚天王也。然败于天王,盖滥用天父也。一山无二虎,一天无二日,一国无二万岁,可哉?况东王罪北王、翼王、燕王、佐天侯,皆有隙。孟夫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东王之故也。辅王善,然而不顺者,盖东王之縻也。
卷三
世家第二
西王世家
西王萧朝贵者,广西桂平人。初随东王布教。素爱人,一呼而矿众起。及起,封前军主将。克永安,封西王,八千岁,主雨师,赐雨剑。
初,天兄降于西王体,传天意。众德以归。天王强宣骄而家之。西王勤宣骄,宣骄遂安。天国二年,诞幼西王。宣骄寻南宋将之旧甲,予西王语:“此抗金将之物,今王抗后金,当被之。”
天国三年,军长沙,西王夜巡,视林凤祥,叹:“吾若死,宣骄托汝。”旦日,攻城,立高地。向荣于长沙视王之黄袍,命炮击之。西王中炮,林凤祥死命救之归营,胸破,瞪眼不能语耳,旋归天。
赞曰:西王受天王护,应有坦途。奈何亡。憾矣。
哥,写的好,加精
顺便说一下,你四楼的图片显示不了
6楼:阴挖其匾“成均”二字 那个阴是什么意思
卷六
世家第五
翼王世家
翼王石达开本广西贵县客家人也。年少有韬略,十四岁闻于乡里,助天王传教。二十岁起事封左军主将,定永安封翼王,五千岁,主电师,赐电剑,羽翼天朝。
翼王有远见,东王欲攻桂林。翼王曰:“桂林不可久,当佯之。”乃假攻,毙乌兰泰。军长沙,亦佯攻。命陈玉成伪城中大般寺沙弥入诈称圣兵至寺下。向荣恐,圣兵北走。
翼王知贤才乃国之本也。时左宗棠未仕,名盛。翼王与牌刀手汪海洋至左宅,不获。宗棠闻之,自称“高季左”之军中,自云探访也。翼王见之,相见恨晚。翼王欲留为军师,宗棠踌躇。游营中,遇东王。翼王言宗棠才高,东王不屑。宗棠乃去,翼王设酒践行,曰:“高先生之才,不下左宗棠也!”宗棠书“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赠翼王,署名高季左。
克武昌,翼王收船者唐正财建水军。步河边,有刺客推翼王下水,周有民女救之。翼王问女,女自名刘益阳,少孤有武艺,欲投太平军。翼王欲留任护卫,益阳曰:“呼翼王父,可乎?”翼王曰:“吾长汝六岁,足兄之。”对曰:“翼王当我父,我即石益阳!”许之,封翼长金,随左右。
翼王主帅前军,荡妖兵,顺流而东,下金陵。天王彰翼王功,手书“羽翼天朝”为匾,悬于翼王府。
翼王西征,下安庆,复克武昌。武昌之役,曾天养为塔齐布所害。曾国藩湘军来袭,翼王命水军伏于鄱阳湖口。妖兵至,圣军万船齐发。翼王领唐正财、林启蓉驱舟杀阵,妖船大乱。翼长金于翼王侧命火船齐发,湘妖败绩。林启蓉船迫曾国藩船,曾国藩寻水欲死,弟曾国荃拦之。翼王军全歼妖兵,毙妖将罗泽南、塔齐布。时小儿言:“倒了塔,破了锣。”赞翼王湖口大捷也。
天国六年,翼王岳父顶天侯黄玉昆与东王有隙。翼王请之离京。天王欲诛杨,发诏通翼王。翼王军天京外水窦之寨。北王屠东府两万人,翼王怒,进城劝北王。北王怨而屠翼府,缉翼王。翼王、翼长金、顶天侯匿于洪宣骄府,宣骄命聚宝门守卫朱衣点开门亡之。翼王归安庆,皆白衣而起,曰复家仇。天王密令翼王起兵,翼王乃招东王旧部。北王势孤。翼兵向天京,未至而北王已诛。翼王乃进京主事。
民皆赞翼王,天王欲封之义王,翼王以义字万古圣字,不可冒用而谢之。翼王应除军师,天王虑翼王效东王北王之震上,乃收军师印。翼王谓翼长金曰:“天王难矣,吾当为上分忧也。”天王仍疑,乃封兄仁发、仁达为安王、福王,同主政事。安福二王不学无术,翼王初闻之封王,疑耳恙,笑。及共事之,二王挤之,翼王灰心,仰天叹曰:“吾忠而主疑,余何用耶?”乃携家小至安庆,树旗曰:“欲与翼王远征清妖者,皆帅部军安庆而候命也。”
天王惊。时天下圣兵,聚安庆者数十万,多处无兵,清妖有隙可乘。唯九江陈玉成、江北李秀成、镇江谭绍光、京口韦俊等未随。天王妹宣骄谏曰:“翼王忠义,天王兄何不下罪己诏留之?”天王以之重,夺安福二王之爵,乃下金牌十道,遣宣骄请翼王。翼王曰:“吾生死皆属天国,非叛也。”宣骄曰:“翼王可走,然数十万精锐亦走,天京危矣!”翼王曰:“天国兵众将广,安王福王可守之。”宣骄以十道金牌示之,翼王乃怒曰:“十道金牌,吾乃岳鹏举哉?”翼长金跪而泣曰:“父王常教女儿以忠义为重,今何不惮身教耳?”翼王不语。翼长金决曰:“父不留我,来世为女!”乃投江中。翼王疾呼“益阳”,汪海洋等入水寻之,未获。翼王稍悲,铁心而帅军赴福建,宣骄无功而返。
翼王麾下良将如麻,顶天侯、杨辅清、杨宜清、汪海洋、朱衣点之众。离皖军福,克福州,军势盛。妖兵围城,翼王突围,损。翼王命军佯败以诱妖,妖追,翼王回军歼之。天京困起,辅清与宜清议回朝勤王,请翼王。翼王无语,准走。汪海洋、朱衣点亦走,翼王黯然谓汪海洋曰:“汝从我经年,今当一别,上告天王,石达开虽走,誓灭清妖!”
翼王兵愈少,欲之广西。天国十三年至四川,兵三千。军紫打地,大渡河碍之,骆秉璋设兵于岸,阻翼王渡。翼王兵战之期月,未果。妖兵袭,翼王走,复归渡口,困。翼王自感穷途,曰:“吾当自往清营求死,全三军将士之命。”军师曹伟人谏:“翼王不可,妖诈,翼王死,全军亦死。吾等愿与翼王血战到底。”翼王弗听,伟人叹:“我不愿见翼王及全军之亡也!”乃自刎。翼王与顶天侯过江,谓骆秉璋曰请死以全三军。妖假许,执翼王而炮击众军,军无一幸免。翼王愤道:“吾不听曹伟人之言,枉送三千弟兄性命!石达开!石达开!汝合该兵败于此也!”复谓骆秉璋曰:“吾三十二岁,令汝妖朝受怕十八载,足矣!”乃坦然与顶天侯受凌迟,归天。
翼长金石益阳本姓刘,益阳人。少孤,为天地会湘堂所养,有武艺。天国前二年,湘堂为妖覆,益阳乃亡于江湖。圣兵威湘鄂,克武昌,益阳投之。会刺客袭翼王,救,翼王爱之,认为义女,益阳遂改姓石为翼长金。
益阳聪颖,好读书。虽非亲所生,翼王怜爱甚于己出。翼王设伏湖口,益阳为父设火攻之计。左宗棠事湘军,翼王尝患之,视“高季左”之手书而叹其才。益阳问父:“此何人书?”答曰:“高季左先生也,才不下左宗棠。”益阳曰:“父王何不逆序念之?”翼王吟:“左季高。”惊呼:“左宗棠字季高,高季左即左宗棠!”复赞益阳之聪。
英吉利人呤利来天京助天国,益阳从之学英吉利文字,曰:“列强炮利枪快,中华当习之。”告父:“洋兄弟言英吉利都伦敦城有剑桥大学,女愿赴万里而学为天国之强。”翼王喜曰:“吾女有志也。”
天国五年,曾水源为东王计杀,子宪盗谭绍光洋枪于东王寿刺东王。方欲射,益阳以掌击之,未中。东王感益阳恩,问:“谁家子?”答:“我父翼王,我翼长金也。”东王喜,曰:“吾未有女,欲认汝为义女,封东长金,可否?”益阳以认父事大,当回请父而辞。东王赞:“真孝女也。”回见父而陈,翼王曰:“何不认东王为父?吾女即东、翼两府长金矣。”益阳曰:“我父翼王本义父,何需复认?况东王上逼天王下威众将,父不喜,我何认之?”曾宪见制于东府,翼王曰:“汝当救东王命,但不当助擒之!”告之以曾水源事,益阳悔,与洪宣骄、谭绍光等劫法场而救之。
天京之变,天王密诏下,翼王苦闷。益阳窥诏,故言于父:“父王忧必与天京东王事有关。”翼王惊诧继而知女窥诏也,怒逐之。益阳哭道:“吾为父分忧,父逐我,我非亲生,当投河而谢父。”欲投,翼王抱之,惜曰:“汝甚伤为父,数言非亲。女若死,父如何?”翼王问计,益阳以为内讧之事不可为,当于安庆观之。翼王赞许。
及翼王负气欲走,益阳苦劝无果,曰:“父不留我,来世为女!”乃投江。翼王度益阳吓之,惊。众人救未果,翼王悲而走。
益阳为渔民所救,投李秀成而佐之。某日,李侍贤来探兄,益阳备茶,侍贤曰:“谢翼长金。”益阳曰:“我已离石达开,非翼长金。”秀成曰:“何不复姓刘?”益阳不语。待翼王归天,益阳闻之,赴天京翼王府空宅设案痛哭祭之,牌曰:慈父翼王石公达开之位,外祖顶天侯黄公玉昆之位,云云。盖悲父女之情也。
天京危,益阳时为检点,助秀成守城。破,与秀成陷。呤利暗入湘营,救益阳而出。益阳乃换西洋女装,梳发登洋轮与呤利归英吉利,学于剑桥大学历史系。心系中华。清帝溥仪退位,喜而设位祭父翼王及天王、东王、西王、南王、北王、英王、忠王、干王等,赞中山先生。中华军阀乱,资革命党于欧洲之部。民国十三年,闻国共合作而据穗,曰:“此中华盛之起,天国可慰!”腊月,病,卒于伦敦,年八十七岁。
翼王何勇也!仁义播天下,然天王以疑见制,岂不愚哉?翼王初可忍,后出,岂不愚哉?一世英雄化为大渡河之白骨,岂不悲哉?”益阳真才女也,望海外而学全球以强国,聪颖之状不亚于其父,然时不许之。旅居海外而寿终,万幸也。
哥,写的好,加精
顺便说一下,你四楼的图片显示不了
6楼:阴挖其匾“成均”二字 那个阴是什么意思
阴:私下。阴挖其匾“成均”二字,意思就是偷偷把匾上面的“成均”两个字挖掉
图片不全,有些图不好看,我大部分选央视版《太平天国》剧照,有些网上找不到。萧朝贵的用两枚铜钱代替了。
今天先发到这里。我的文中许多小王侯的封号记不准,我把一些王侯封号对照表发在这里。明天从十四卷开始继续发。
1、前期王侯表
前期七王表
爵号 姓名 袭爵
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杨秀清 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幼东王九千岁。天京陷落后不知下落。
右弼又正军师西王 萧朝贵 长子萧有和袭爵,幼西王八千岁。天京失陷,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前导副军师南王 冯云山 西王二子萧有福承嗣,幼南王七千岁。天京失陷,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韦昌辉 以罪诛,爵除。
左军主将翼王 石达开
燕王 秦日纲 以罪诛,爵除。
豫王 胡以晃 子胡万胜袭爵,幼豫王强千岁。
前期侯爵表
爵号 姓名 备注
顶天侯 秦日纲
靖胡侯 林凤祥 追封求王
定胡侯 李开芳 追封请王
平胡侯 吉文元 追封祝王
剿胡侯 朱锡琨
灭胡侯 黄益芸
护国侯 胡以晃
兴国侯 陈承瑢 后改佐天侯
卫国侯 黄玉昆 后改卫天侯
镇国侯 卢贤拔
补天侯 李俊昌
赞天侯 蒙得恩
襄天侯 林大基 杨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黄期升
匡天侯 黄维江 杨秀清姊夫
助天侯 刘绍廷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翊天侯 吉成子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扶天侯 傅学贤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卫天侯 曾锦谦
2、后期不完全封王表(2700多个王,哪写得过来啊!)(粗体的是比较重要的)
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东王 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南王 冯云山“前导副军师南王” 幼南王 冯炳文
西王 萧朝贵 幼西王 萧有和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北王 韦昌辉“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翼王 石达开“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豫王 胡以晃 幼豫王 胡万胜。
燕王 秦日纲
干王 洪仁干
安王 洪仁发(后改封信王)
福王 洪仁达(后改封勇王)
恤王 洪仁政
巨王 洪和元(洪仁发之子)
崇王 洪利元(洪仁发之子)
定王 洪钰元(洪仁达之子)
元王 洪科元
长王 洪瑞元
见王 洪现元
唐王 洪瑭元
同王 洪同元
次王 洪锦元
汉王 洪釪元
封王 洪春元
光王 洪天光
明王 洪天明
瑛王 洪春魁
琅王 洪魁元
玕王 洪绍元
请王(威王) 林凤祥 追封
求王(毅王) 李开芳 追封
辅王 杨辅清
赞王 蒙得恩 幼赞王 蒙时雍
章王 林绍璋
侍王 李世贤
勤王 林启荣(追封)
顺王 李春发
补王 莫仕睽
戴王 黄呈忠
首王 范汝增
正王 徐广琛
佐王 朱一波
慕王 谭绍光
遵王 赖文光
奋王 罗大纲
纳王 郜永宽
诸王 黄文金
烈王 方成宗
宁王 张学明
随王 杨柳谷
听王 陈炳文
庄王(祝王) 吉志元
翰王 项大英
奖王 陶金曾
以王 陈金刚
顾王 吴如孝
松王 陈得风
慰王 朱兆英
扶王 陈得才
康王 汪海洋
宁王 周文康
对王 洪春元
襄王 刘官芳
奉王 谷隆贤
来王 陆顺德
护王 陈坤书
启王 粱成富
导王 陈仕荣
孝王 胡鼎文
航王 唐正财
相王 陈潘武
古王 蓝成春
比王 钱桂仁 比王 伍丈贵 从王 陈得德
康王 汪安钧
保王 康容海
归王 邓光明
会王 蔡元隆
谐王 谭体元
淮王 邱远才
敬王 林大居
畏王 秦日南
直王 林得英
趋王 黄章桂
爱王 黄崇发
善王 陈观意
匡王 赖文鸿
循王 魏超成
梯王 练业绅
金王 钟万信
荣王 廖发寿
挺王 刘得功
佑王 李远继
乐王 谭应芝
享王 刘裕鸠
昭王 黄文英
感王 陈荣
潮王 黄子隆
凛王 刘肇钧
拱王 杨张安
湘王 黄子澄
广王 李恺顺
武王 汪有维
纪王 黄金爱
祥王 黄隆芸
贵王 陈得胜
扬王 李明成
守王 方海宗
利王 朱兴隆
显王 袁得厚
志王 陈志书
然王 陈时永
粱王 凌国钧
邹王 周林保
柬王 赖桂芳
怀王 周春
献王 王文发
养王 吉庆元
佩王 冯真林
跟王 蓝仁得
沛王 谭星
誉王 李瑞生
稽王 吴玉堂
陪王 谭富 幼陪王 谭标
赞王 赖阿养
报王 秦日富
奏王 苗沛霖 (出卖陈玉成)
端王 蓝大顺
文王 蓝二顺
周王 汪麻子
卫王 杨雄清
成王 陈聚成
贡王 粱凤超
穰王 黄绍忠
列王 黄明厚 徐朗 林彩新 金友顺 傅振纲 李万才 刘得义 邱国文
萧雅泗 黄宗保 洪桂芳 李清青 朱义得
沃王 张乐行(捻军)
鲁王 任化邦(捻军)
荆王 牛宏升(捻军)
魏王 李蕴泰(捻军)
粱王 张宗禹(捻军)
勇王 龚德树(捻军,追封)
幼东王 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幼西王 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幼南王 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妖兵围城,翼王突围,损。那个“损”是不是失败的意思
还有周锡能畔,承榕于厕闻京片调,视之乃周部士兵,乃疑,报东王以破是什么意思?
北王令翼王怒之 那个“怒”
强!
先顶一下,再慢慢儿看。
卷十四
列传第八
干王洪仁干列传
干王洪仁干者,英才也。天国前与天王之香港,会基督士传教,天王以天父子言于洋人,洋人哂之,天王怒与仁干归。及走,仁干以英吉利语曰:“汝等必悔。”仁干谓天王曰:“他日若有凌云壮志,定灭洋夷。”天王以为然,乃立拜上帝教,仁干居广州著述,天王深入紫荆,广施仁义。
天国起,仁干远悬香港。英人因中国内变,封锁境界,仁干不得入,乃于港中教书。天军连胜,克天京,仁干走洋轮,坐暴风归港。天国六年,天京事变,仁干心忧,化名任某,由陆路入粤,沿湘江入长江,顺流东下。妖封圣境,仁干阻于皖中。越三年,仁干教书于县,民间德之,曰:“任先生真知书之士也!”
天国九年,陈玉成军安庆,妖散。仁干乘舟至天京。艄公曰:“长毛于此,先生之金陵,岂非送死?”仁干笑曰:“自有富贵!”入城,圣兵不识,仁干自云天王弟,兵曰:“既天王弟,何留辫?”仁干立散辨。恰洪宣骄巡视城门,见仁干,乃大惊,呼四哥而泣。
天王知仁干归,大喜过望,亲率百官迎之。仁干曰:“天国起事已九年,弟不才而晚至矣。”天王曰:“尚未晚矣!然若仁干在,天京必不乱!”天王当即封仁干为顶天扶朝纲精忠军师。未及三天,加封干王。
天王尝言永不封王,今封干王,诸将不满。李秀成上书曰封王不可,天王大怒,斥责李秀成。天王曰:“干王之才,不下南王,竖子焉知之??”干王曰:“弟无功,众将定不服,臣弟生当殒首,死当结草,肝脑涂地。”
天国十年,干王定计,命忠王纵横江南,辅王虚指杭州。妖屯兵以卫杭州,干王命忠王克江南江北大营。又定计三河,英王杀湘军李续滨、曾国藩六弟曾国华。天国军民欢庆。忠王乃服曰:“干王真才也!”
天国十一年,干王读《天朝田亩制度》,觉之有瑕。思之愈深,陷之愈縻。遂取纸笔,研墨奋袖,撰《资政新篇》,献于天王。天王叫好,命天国刊行。干王以资政乃兴国之要为本,言欧美之国,有其道义。行资政强天国,本意也。
天国每况愈下,干王赴江西监军。天国十四年六月,天王归天,天京陷,幼天王来投,干王护幼天王欲走广西,围,幼天王与干王为妖获,死难。将刑,干王以英吉利语赋诗,曰家国虽亡,必可复生。妖不懂,乃送英人。英人以之文采飞扬,乃留置。干王薨,幼天王随之,天国朝无,各地军各自抗妖。
赞曰:世间愚钝,何人以慧眼观天下,远观有志,则大事可成。干王洋学于身,思贤万分,才华横溢,天国柱石。干王本欲兴复天国,然天国已衰,天京之变,元气大伤,纵使南王下凡,天国难兴。天国亡,干王无罪,罪在天王。
值得加精。
真诚地佩服你,云不会哭。
20楼:李秀成上书曰封王不可,天王大怒,斥责李秀成。是不是少标点了?
天国亡,干王无罪,罪在天王。这是个判断句,后面是不是应该加个也字
好像是吧,不过我也不是古人,难免,难免。
补充了一幅干王列传的图
卷十五
列传第九
英王陈玉成列传
英王陈玉成者,本名丕成,藤县人。父承愈,叔承榕。天国前一年,陈承愈为清妖苛政所迫,身死,承榕携玉成出奔,改丕成为玉成。天国元年,金田村起事,承榕率玉成之金田,时玉成十四岁,入童子军,与谭绍光、范汝增、李侍贤等同行于行伍。曾天养孙女晚妹,化名晚生扮男装亦于其中。
圣军于紫荆山中,与妖战。童子军随女营攻略。圣军北攻桂林,童子军顶木板登城,妖以炮轰,玉成中炮,圣军乃退。玉成与晚妹于城下死尸之中,皆昏聩不已。后玉成觉之,救晚妹归营,晚妹伤,察之女子也,大惊。宣骄本知晚妹女也,告玉成不可造次。罗大纲喜玉成大难不死,命之为牌刀手,便率童子军全部,授旅帅。
长沙久攻,西王欲撤围,与翼王定计反间。罗大纲乃荐玉成。玉成剃发乔装沙弥,入长沙大般寺,见向荣,自云为太平军获,特报军情,曰长毛隧地,炸药置于城下。向荣恐,命兵城内掘土寻道,圣军乘势走。玉成功也。
定国天京,玉成封检点。天国十四年,随军西征,韦俊之武昌,玉成与死士五百夜袭,妖恐而溃,此即二克武昌。后曾国藩大军压之,军退。天国五年,玉成军复攻武昌。燕王命玉成随韦俊北向佯走,城中妖以之败逃,燕王乘势陷城,此三克武昌。玉成伤,归天京。天王知玉成有功,褒爵豫天侯。时人皆知陈氏一门两侯,佐天侯为豫天侯叔也。
天国六年,豫天侯军镇江,亲乘舟过江入城。后连克瓜、扬诸州。天京乱,豫天侯军句容。翼王为安福二王所制,传檄至豫天侯,豫天侯曰:“末将军奉天王之命,所受天京安危,不可造次,翼王见谅。”国宗石镇吉曰:“汝受洪氏大恩,一门两侯,难怪。”豫天侯大窘。天王知其忠义,下诏褒之。
天国七年,豫天侯克无为,庐江,舒城,又连克黄梅,广济,蓟州,蓟水,罗田。军威大振,清廷动摇。天王下诏封成天豫。天国八年,克浦口,与李秀成共破江南江北大营,解围天京。天国九年,破妖冯子材,天王曰:“无陈玉成,天国危矣!”时天王已封干王,乃封之英王。英王问吏:“此次封王,有李秀成否?”答曰无,英王曰:“秀成功不下我,该王之!”
天国十年,英王军赣,湘妖李续滨之三河,英王得干王令,思三河可用,乃攻之,大破,毙李续滨、曾国藩六弟曾国华。天国盛极。英王顺势克黄州。
天国十一年,妖围安庆,英王攻武昌。英吉利使巴夏礼奉天王诏之英王军中,英人以武昌城有英人侨民,告天王以勿攻,天王准。英王叹惋。英王乃于干王、章王、黄文金等会师攻妖围安庆之军。安庆,天京门户,故英王急。英王分兵三路,欲解围,未果。天王诏命英王速解之围。英王复集辅王、顾王、章王军攻之,仍未果。曾国荃下安庆,林启蓉死难,英王走庐州。曾妖迫之。英王曰:“势危,当走寿州。”时苗沛霖守寿州,部将或曰苗有通于妖,英王怒曰:“怎可自疑部署!”乃赴寿州,为苗沛霖陷,解胜保,审之。玉成曰:“吾主天朝,三洗湖北,九下江南。误中苗贼奸计,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耳!我今日死,苗贼明日亡。汝本为我手下败将,庐州一役,汝骑兵两万,有一人一骑存乎?”胜保愧。解北京,曾晚妹寻张乐行欲救之,曾国藩恐失,杀于河南。英王薨,慷慨就义,年二十六。
赞曰:人言英王英俊潇洒,美少年也。英王神威,有英王,天国不败。后安庆之战,英王不利,乃天国不利,英王纵有千万般本领,亦难回天也。
英王陈玉成者
者:……的人 应该去掉吧
雍容、老陶等狠人已经写了两年<天国志>,他们的是真正的历史,我写的只是涂鸦,不要信~~我一直关注天国志,他们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天国志,可惜天国志现在还是没有成全书,而且各个章节没有顺序,需要等雍容他们写完了再说,
今天先发到这里。我的文中许多小王侯的封号记不准,我把一些王侯封号对照表发在这里。明天从十四卷开始继续发。
1、前期王侯表
前期七王表
爵号 姓名 袭爵
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杨秀清 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幼东王九千岁。天京陷落后不知下落。
右弼又正军师西王 萧朝贵 长子萧有和袭爵,幼西王八千岁。天京失陷,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前导副军师南王 冯云山 西王二子萧有福承嗣,幼南王七千岁。天京失陷,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韦昌辉 以罪诛,爵除。
左军主将翼王 石达开
燕王 秦日纲 以罪诛,爵除。
豫王 胡以晃 子胡万胜袭爵,幼豫王强千岁。
前期侯爵表
爵号 姓名 备注
顶天侯 秦日纲
靖胡侯 林凤祥 追封求王
定胡侯 李开芳 追封请王
平胡侯 吉文元 追封祝王
剿胡侯 朱锡琨
灭胡侯 黄益芸
护国侯 胡以晃
兴国侯 陈承瑢 后改佐天侯
卫国侯 黄玉昆 后改卫天侯
镇国侯 卢贤拔
补天侯 李俊昌
赞天侯 蒙得恩
襄天侯 林大基 杨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黄期升
匡天侯 黄维江 杨秀清姊夫
助天侯 刘绍廷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翊天侯 吉成子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扶天侯 傅学贤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卫天侯 曾锦谦
2、后期不完全封王表(2700多个王,哪写得过来啊!)(粗体的是比较重要的)
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东王 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南王 冯云山“前导副军师南王” 幼南王 冯炳文
西王 萧朝贵 幼西王 萧有和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北王 韦昌辉“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翼王 石达开“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豫王 胡以晃 幼豫王 胡万胜。
燕王 秦日纲
干王 洪仁干
安王 洪仁发(后改封信王)
福王 洪仁达(后改封勇王)
恤王 洪仁政
巨王 洪和元(洪仁发之子)
崇王 洪利元(洪仁发之子)
定王 洪钰元(洪仁达之子)
元王 洪科元
长王 洪瑞元
见王 洪现元
唐王 洪瑭元
同王 洪同元
次王 洪锦元
汉王 洪釪元
封王 洪春元
光王 洪天光
明王 洪天明
瑛王 洪春魁
琅王 洪魁元
玕王 洪绍元
请王(威王) 林凤祥 追封
求王(毅王) 李开芳 追封
辅王 杨辅清
赞王 蒙得恩 幼赞王 蒙时雍
章王 林绍璋
侍王 李世贤
勤王 林启荣(追封)
顺王 李春发
补王 莫仕睽
戴王 黄呈忠
首王 范汝增
正王 徐广琛
佐王 朱一波
慕王 谭绍光
遵王 赖文光
奋王 罗大纲
纳王 郜永宽
诸王 黄文金
烈王 方成宗
宁王 张学明
随王 杨柳谷
听王 陈炳文
庄王(祝王) 吉志元
翰王 项大英
奖王 陶金曾
以王 陈金刚
顾王 吴如孝
松王 陈得风
慰王 朱兆英
扶王 陈得才
康王 汪海洋
宁王 周文康
对王 洪春元
襄王 刘官芳
奉王 谷隆贤
来王 陆顺德
护王 陈坤书
启王 粱成富
导王 陈仕荣
孝王 胡鼎文
航王 唐正财
相王 陈潘武
古王 蓝成春
比王 钱桂仁 比王 伍丈贵 从王 陈得德
康王 汪安钧
保王 康容海
归王 邓光明
会王 蔡元隆
谐王 谭体元
淮王 邱远才
敬王 林大居
畏王 秦日南
直王 林得英
趋王 黄章桂
爱王 黄崇发
善王 陈观意
匡王 赖文鸿
循王 魏超成
梯王 练业绅
金王 钟万信
荣王 廖发寿
挺王 刘得功
佑王 李远继
乐王 谭应芝
享王 刘裕鸠
昭王 黄文英
感王 陈荣
潮王 黄子隆
凛王 刘肇钧
拱王 杨张安
湘王 黄子澄
广王 李恺顺
武王 汪有维
纪王 黄金爱
祥王 黄隆芸
贵王 陈得胜
扬王 李明成
守王 方海宗
利王 朱兴隆
显王 袁得厚
志王 陈志书
然王 陈时永
粱王 凌国钧
邹王 周林保
柬王 赖桂芳
怀王 周春
献王 王文发
养王 吉庆元
佩王 冯真林
跟王 蓝仁得
沛王 谭星
誉王 李瑞生
稽王 吴玉堂
陪王 谭富 幼陪王 谭标
赞王 赖阿养
报王 秦日富
奏王 苗沛霖 (出卖陈玉成)
端王 蓝大顺
文王 蓝二顺
周王 汪麻子
卫王 杨雄清
成王 陈聚成
贡王 粱凤超
穰王 黄绍忠
列王 黄明厚 徐朗 林彩新 金友顺 傅振纲 李万才 刘得义 邱国文
萧雅泗 黄宗保 洪桂芳 李清青 朱义得
沃王 张乐行(捻军)
鲁王 任化邦(捻军)
荆王 牛宏升(捻军)
魏王 李蕴泰(捻军)
粱王 张宗禹(捻军)
勇王 龚德树(捻军,追封)
幼东王 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幼西王 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幼南王 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我将它发到了我的博客里,一个游客的留言说
咦?怎么两个幼南王? 我在史料上找遍了也没提到有幼南王啊. 而且西王应该只有一个儿子 |
抱歉,我也没有仔细研究。据说冯云山没有后代,是把萧朝贵的儿子给转封为幼南王。
另外,不要忘记,我的文字不是史书,只是小说。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