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由来
郑(zheng4)姓源出于姬姓。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以东)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国号「郑」,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
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太史伯说,位于河南中部的虢、郐两国之间有河、洛、济、颖四条河,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是个非常安全的地方。郑桓公依计而行,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夺取其土地并在新郑一带建立了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共432年,历十三世。其子孙播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姓氏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即是此次入闽的。
郑氏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郑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荥阳,陇西,南安,淮阳,商丘,光州等。
姓氏名人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和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玄,东汉学者,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经书有易、诗、书、礼、礼仪、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备受后人敬仰。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燮: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善画兰竹,体貌疏朗,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诗文也写得很好,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至于今天的"三郑",就不用说了 .呵呵
我看看~
问一下,郑氏和郑州有没有关系啊?!
华人姓氏的来源 |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
文章出处:中华姓氏网搜集整理 |
文章作者:中华姓氏网搜集整理 |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