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韩寒和陈丹青在参加湖南卫视《零点锋云》节目时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
韩寒表示在学校时经常研究文学前辈们如何在千字文章中把文字用活,“却发现老舍、茅盾他们的文笔都很差。”随即,陈丹青应和道:“还有巴金,写得很差的。冰心完全没有办法看。老舍还好,但是不经读,读过就可以了。钱钟书当然学问好,见解也好,但不是我喜欢的那类作家。”而后,韩寒直言自己对于这些放在课本里的作品一点都不能读下去,“余华的小说我现在是一本书都没有读下去,我家里有他的书,《活着》电影倒是看了,但是书就像你说的翻开两页,我觉得文笔不是我喜欢的文笔,你能感受到他是用西方翻译小说的语言在写。”
这番言论出来之后,立即遭致大师粉丝们的殊死捍卫,韩寒也被冠上了侮辱文学大师的罪名。
今天,郑渊洁在博客中发表了一篇简短的《阅读〈皇帝的新衣〉》。虽然没有提及针对事件,但也明显可见郑渊洁对韩寒投了赞成票。
今晨方便时,阅读了前辈安徒生同志(传说是同志)的《皇帝的新衣》,总觉得里边那个小男孩我认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
用早餐剥香蕉皮时,蓦然想起我认识的那个小男孩好像姓韩名寒。
这里面有两个时间挺有意思,一个是“今晨方便时”,一个是“早餐剥香蕉皮时”。一时没参出意义何在,但总觉得这里面隐含着什么似的。
韩寒同学勇于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精神是可嘉的,但意义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人比一代人文采好那是注定的,用现在的眼光回过头来嘲笑过去的作家文采差,即便是事实,也不可取。这就好像我们今天随便一个老百姓都能嘲笑秦始皇连手机也没用过一样,但这有意义吗?第二,茅盾等大师的作品,其最大意义也并非在文采上,而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负有的历史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并非在文采上。
至于茅盾等大师们的文笔究竟如何,我没法评论,因为我没看过几篇他们的文字,不敢妄言。但韩寒似乎对这些大师的了解程度并不比我多,因为他连老舍和巴金都弄混了。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评头论足,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狂犬吠日罢了。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郑渊洁的那段评论,我认为应该再补上一段才正确:
“吃完早餐照镜子整理仪表的时候,才发觉叫韩寒的人并不是那个小男孩,而是光着屁股在街市上丢人现眼的皇帝。”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