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气一点说这是一部皆大欢喜的励志片,不客气地说这是一部借着“功夫”来贩卖俗套的娱乐片,它唯一的成就就是又一次展示了小威尔.史密斯的表演天赋,在这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的脚下又添了一块垫脚石。也许很多人感慨的不是成龙的衰老,而是威尔.史密斯后继有人,影片所营造的积极向上的励志情绪远远不及“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喟更能触动人心。
很久很久以前的银幕上,成龙、李连杰乃至更早的李小龙都是带着“中国功夫”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谋求发展,必然要遇到和消除处处存在的不友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战胜主要敌人之外还会赢得敌对阵营中一部分人的尊敬,大抵都讲一个如何以武制胜以德服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后,当这种模式不再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有好事者便反其道而行之,叫外国人来中国进行着“李小龙式”的冒险,当然由于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感情,叫外国人赤裸裸地打败中国人那是难以接受的,投资者自然知道这种想法的愚蠢性和危险性,于是叫一个小孩子承担起这个任务就显得十分自然和友好了。这种皆大欢喜的讨巧做法,虽然未必在商业上有功,但至少在舆论上无过,因此当屏幕上出现“韩三平”三个字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影片的和谐程度和商业属性了。
影片名为《功夫梦》,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和中国功夫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励志电影,影片借功夫之名贩卖感情,毫无新意可言,甚至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真正挽救影片的是贾登.史密斯,少年老成的表演以及不时闪现的幽默感,隐隐有乃父的风格,正是他的可爱表现让人们忘记了影片故事的乏善可陈。
每当中国武术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时候,无论导演来自哪里,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表现其民族精神和心理喻义。于是练武功一定要去长城,即使不能住在长城上,也得抽出一点时间在上面比划一下,360o旋转镜头拍摄,茫茫天地之间立现人物气度恢宏胸襟不凡,也不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总之中国武术不去长城烽火台摆个pose就不足以体现其博大精深。北京城的古老与祥和,武当山的清幽与神秘,为小主人公的“悟道”提供了最适合贴切的环境暗示。
在中国人面前,让外国人做主角并且以中国功夫来打败中国人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矛盾冲突太尖锐了,中国人肯定不答应,不答应的结果就是骂声一片,当然更主要的就是在中国市场赚不到钱。既然影片就是冲着中国市场来的,那么如何做到新鲜和讨巧就需要编导煞费苦心了。把故事的主体缩小到少年儿童身上最大限度地弱化了民族感情,因为很少有脑子进水的人会把小孩打架上升到民族和阶级的高度上来,所以小史密斯在擂台上狂扁我“祖国未来”的时候,我们没有群情义愤而是觉得理所当然,还得为小洋人喝彩,谁叫我“祖国未来”仗着会点武术欺负人家外地人呢?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即便这弱者后来变成了强者。而这个由弱变强者的道是正确的,人家真正学到了“止戈为武”的和平理念。因此,在这个命题中,故事透着一丝丝左右逢源的狡黠。
然而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既不能违背中外友好的和谐大前提,又不能跟票房过不去——后者显然才是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故事有发展又有冲突,而且还要自然而然就显得十分困难了。所以小史密斯因为和一个中国女孩亲近(很纯洁的那种)而招致一伙“中国热血小青年”的粗暴干涉,怎么看都怎么别扭,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低幼版的争风吃醋的俗套桥段。正是因为找不到“中国热血小青年”欺负外国小朋友的更具说服力的理由而让这个故事的开头就十分尴尬,只好含含糊糊匆匆忙忙一笔带过。没有矛盾冲突的合理理由,又得让故事有所发展,所以就开始用中国武术玄而又玄的“道”来忽悠大家,经过了一番游山玩水和参禅说法,我们的主人公在不经意间“悟道”了——这几乎是此类故事万变不离其宗的标准模式,也是最让人感觉到大而无当的模式。故事有了发展,还得有冲突,否则就成了游记了,于是又不得不在男女少年的友谊和成龙的个人感情上大做文章。不过因为故事本身的基础就薄弱,所以这些所谓的感情问题变得生硬和牵强,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用中国功夫吸引外国观众,用小史密斯吸引中国观众,而成龙则作为联系中外感情的枢纽,这样的配置尽显投资者的商业眼光。而对于成熟电影观众而言,本片=中国功夫+小史密斯+成龙=不讨厌,这就是一次对“皆大欢喜”这个词儿的廉价拍卖,仅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