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世界500名人童年精彩片断(47)-鲁迅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11-10-24 22:52
标题:
世界500名人童年精彩片断(47)-鲁迅
本帖最后由 飞雪 于 11-10-24 22:53 编辑
年幼的鲁迅虽然住在绍兴城里,可是特别喜欢到乡下去,因为他感到乡下人朴素勤劳,老实好客。不像城里人,用围墙把一家家隔开,好像生活在监狱里。那时母亲每年要回外祖母家,把他也带上。这是鲁迅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他不用上学,不用背诵那些一点也不懂的文章,脱离了父亲的严厉管教,他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尽情享受自由。外祖母家住在安桥头,是个不满三十户人家的小村,他们种田或打鱼。鲁迅在那交了很多小朋友,他们都因为鲁迅的到来减少了干活的时间,陪他游戏。“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鲁迅在那最最盼望的是去五里外的赵庄看戏。一次,鲁迅在小朋友的带领下,坐着他们划的船去赵庄看戏。远远的戏台搭在河边的空地上,模模糊糊和月色融合起来,分不清夜晚和戏台,好像仙境一样。看完了戏,船往回走。大家肚子饿了,正好河两岸的罗汉豆熟了,可以摘些在船上煮了吃。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孩子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乡下的小朋友都那么纯真无邪,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鲁迅展示了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三十多年后,鲁迅在《社戏》中深情的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飞雪注: 上学是鲁迅童年的最大愿望,可是家里已经穷的交不起学费。他没有办法只好去不收学费的学校。十七岁的鲁迅,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袍,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裹,第一次离开家乡,考进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又去了日本,从此走向救国救民之路。1927年有人准备提名鲁迅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鲁迅拒绝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表示“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 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不追求那些人人羡慕的头衔,而是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他有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都是名人。 )
鲁迅2.jpg
(32.63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1-10-24 22:52 上传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