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愚翁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牛忙大哼    时间: 03-9-24 20:29
标题: 愚翁精神
愚翁精神 学习《愚翁移山》这篇古文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要学习愚翁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以穷尽来移去那座山的这种精神,顺带联系到我们漫山遍野的作业和考试,告诉我们要用愚翁移山的精神来对待这些题山考海。 老师说完后,我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当场就变得有点“愚”了,老师们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让我们在老愚翁的教导下不会再觉得天量作业是件很痛苦的事。这种精神的确很适合用于考试作业,让人永远地重复着同样的一件事情而不知疲倦,不可自拔的麻木中,更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的正确性。 很久后,我突然想到了几个问题: 1、那座山非要移去不可吗,开条路是不是比移一座山更容易?而且这样做是不是很不环保,当然在古代来说没有环保概念,但是靠山吃山的道理应该知道吧,没有这座山岂不是要造成 很多人没有了“靠山”? 2、非要用尽这个家族无数代人的全部精力来移去吗?他们的家族除了这件事情好像就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干了,岂不是很可笑,难道大家都丰衣足食全体人员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 移掉这座山?这是不是造成子子孙孙后代们都有那么一点“愚”的精神? 3、就算要移,就不能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一定要用手工作业一锄头一簸箕的移吗?估计跟当时的生产力迟迟不见长进有关,毕竟工业革命才是最近几百年间的事,而手工操作的时代却经历了几千年,我想当时如果能有一个稍微聪明的愚民后代提出异议话,历史的步伐也不至于是如此的缓慢。 故事最后是终于感动了上天的某个神,帮助愚翁们移掉了这座山,这又是不是老愚翁早就预料到的,算准了会最终感动老天,最后借他人之手来移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是愚翁在移山了,而是智翁移山。 如果不是这样,哪只说明老天实在看不下去了,稍稍发发善心体恤民情可怜这些像蚂蚁一样勤劳的愚民们,举手之劳就能帮他们移掉了这耗费万世万代无数精力的山。当然,移掉之后,这种可怜换来了更加顶礼膜拜的造神运动与更加不可醒悟的愚民思想,人们认定移山是种正确行为因为连神都承认了,这一切在前人与神的指引下是不会白费的。有时候我发现那些勤劳移山的人比那些勤劳的蚂蚁都还不如,至少,蚂蚁忙忙碌碌为的是往自己家中搬运食物,而愚翁们简直只是在干一件耗费无穷精力与大自然作对的事情。 在我更小的时候,每当为无穷的作业和不理想的成绩而苦恼时,还会经常会听到一些故事和成语,这些教导无不在要求我们要如何充满无穷毅力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因为在这样的心态下,困难也就不是困难了,仍可困难都拦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第一个故事是铁杆磨成针的故事。 当时看到那个故事的时候,很为那个老奶奶感动了一阵子,可能出于对老人的同情,只觉得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年强力壮的小伙子来帮她磨呢?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孤独的磨着一根针,我甚至还能感觉到她那永不知疲倦沙沙的磨针声,她是赶着为远行的丈夫儿子缝衣裳吗? 后来长大些再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到与愚翁移山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个老奶奶的形象也就没有我小时候感觉的那么伟大了。 1.抛开老人磨针的辛苦不说,一根铁棒的含铁量肯定要比一根针的含铁量高,把一根铁棒磨成一根针绝对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莫大浪费,而且把一根铁棒磨成针损耗不但是铁,还需要损耗磨刀石、水、气力、时间等等,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的。正确的办法应该是把这根铁棒出售给造针的行业,以铁棒的含铁量应该不止换来一根针,而且还省却了磨针的辛苦。可是那位老奶奶义无反顾的磨针就真的让我很难理解了。 2.针有针的用途,铁棒有铁棒的用途,对待事物应该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铁棒磨成针的这种行为无疑是浪费了一根天生的铁棒造出了一根后天变异的针,针的效果暂且不说(再怎么样的磨估计也不会超出平常普通针的水准,况且老人的手法不一定好,磨的过程中报废了这根铁棒都说不定),如果那天这位老人突然想起要使用铁棒来干什么了,却又找不到铁棒那岂不着急,就算有愚翁移山的精神,针总不能再去磨成铁棒吧? 3.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你需要针的时候,那就去买根针吧,我就不信有了铁棒的人买不起一根针,就算没钱用一根铁棒换一根针总还是换得到的吧,古代不都是很流行商品的交换,最后才产生了货币,奇缺金属的古代,还是别去浪费有限的资源,说不定拿这根铁棒卖给哪个军火商去造武器或者卖给铁匠造犁,还能换来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继而换来一堆针。如果你还能有些更超前的思想,不如将这个铁棒提炼出更加有效的成分出来,比如炼成钢什么的,将它化腐朽为神奇而不是化神奇为腐朽,最大的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出来,那样是不是比一根针比一块铁更有价值些呢? 我不知道,在如今一个处处讲究效率恨不得榨尽商品的每一份价值的时代中,把铁棒磨成针算不算是一种本事,当故事的编写者在编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又期待看故事的人能够学会什么,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吗?如果这种毅力用错了地方犹如井底之蛙一样的持之以恒那它还能算是毅力吗?可能更容易让人失去方向,变成了一种屈服于困难不知变新的盲从。也许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当你某天需要针却又没有针的时候,真的会去找根铁棒来磨一磨,顺便还会有一堆旁观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态来将你夸一夸,当你沉迷在他人对毅力的吹捧中却忘掉了路远远不止一条,更不会去想一想这个世界上的针绝对不是磨出来的。 还有个故事就是龟兔赛跑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没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好像不多,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后,一般的感想都是要学习乌龟的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指责兔子懒惰的品行。 现在想来,简直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为什么呢? “乌龟跟兔子赛跑”,你仔细想想这个名字,是不是很可笑,乌龟跟兔子根本就不是同一档次的选手,为什么它们要赛跑呢?难道是乌龟不知道自己跑得慢?他要挑战兔子以此获得自卑感?难道是兔子特意要炫耀自己跑得快,喜欢摧残别人的自尊心?一个根本就是自不量力没有自知之明的主角最后却能获得胜利,这不正是在渲染一种不公正吗?大家当时看完这个故事后,是不是心里都在想今后要当那只乌龟,坚决不当那只虽然跑得快却喜欢睡觉的兔子。故事发展到这个地步,简直是对兔子跑步能力的一种莫大侮辱。难道是兔子真的跑不赢乌龟吗,难道因为乌龟的一次侥幸获胜,兔子就永远是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就可以永远的在兔子面前骄傲吗?无数受此启发的儿童从那以后都要开始争当乌龟,却从来不去想想这场比赛的可比性,从来就不去想除了一味的蠢爬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实力,从来就不去想自己终究还是改变不了自己乌龟的身分。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当兔子,如果再来一场龟兔赛跑的比赛话,我还是会中途去睡上一觉,就算是乌龟侥幸获胜沾沾自喜,我也无所谓,只因为兔子就是兔子,乌龟终究是乌龟,乌龟的获胜永远不过是兔子给它的安慰。 再就是一句成语:笨鸟先飞 笨鸟如果要赶到别的鸟的前面去,就一定要先飞,这句话听来似乎很有道理。 我看这只鸟之所以称作是笨鸟,除了有点先天发育不良外,那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 鸟,天生是会飞的,就算是笨鸟,也一定会飞翔,不会飞的鸟那也就不是鸟了。 鸟,天生就不用争名次的,它们没有奥亚运锦标赛,飞个第一与飞个最后都是没有意义的。 鸟,不管是笨鸟还是聪鸟,如果先飞乃至单飞的话,都是很危险的,很可能在它认为是在苦 练飞翔技巧的时候,它的天敌也在口水直流的看着它。 好了,这句成语不是用来说给鸟听得,当然是说给我们人听的。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很笨很想先飞,那么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人的话,那就别变作一只鸟,人天生就不会飞,勉强要像鸟儿样长对翅膀出来,也比不上鸟。因为就算要飞,这个世界上也不一定只有鸟才会飞,起码,飞机永远要比鸟儿飞得快飞得远!不是吗,有人能坐在飞机上飞得又高又远,而有些人却在冥思苦想怎么变得像鸟儿一样的飞,能说坐在飞机上到处穿梭飞翔的人不是鸟吗?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却偏偏被人为的限定成了单项选择,强加在你头上的题目和答案似乎让你不得不做,却不会思想能够让你明白除了去做,你还可以选择不做。 人处于什么位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假设在一场战争中,对于士兵来说,他们只需要去想怎么样消灭面前的敌人;对于将军来说,他们要去想怎么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对于统帅来说,他们又在想这场战争值不值得打;对于政治家来说他们又在想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很够解决问题,毕竟战争不是目的;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们又在说战争是人性驱使的必然;对于佛家来说,他们又在说这是涂炭生灵,战争的发起者终会遭到报应;对于老百姓来说,谁来统治不重要他们只要生活安康幸福。 这似乎就是一个战略跟战术的问题,我发现在上面四个故事中,里面的思想连士兵们的战术水准都没有达到,战士还知道如果讲究方式和策略来杀敌,而这些故事呢,却只会教人们用一种没有抗争意识的思想来从事最简单最重复的劳动。这样无形中就在教育那些看过故事的人,让他们永远处于最底层,不必具有自己的想法,你只需要重复你手头的简单重复事情既可,因为你们的生命意义也就仅此而已。这个世界上统治者当然是越少越好愚翁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这样就会不会影响到统治的地位愚翁们当然也不会指望有什么对于统治者来说的奢求。 这四个故事可能在当时让我们产生了无穷的毅力去面对一切困难,但是更多的时候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迟钝越来越愚化,变成一件只会从事一些简单重复不会拥有自己思想没有抗争意识的工具,这时你有没有在心里问着自己:你真得要移掉那座山吗?你真的找不到那根针吗?你真的喜欢当乌龟吗?你真的是只笨鸟吗?直到某一天,我突然厌倦了考试作业,将它们所谓的荣辱不再放在眼里时,于是这一切看来就变得多么的可笑了,可是那些编写和传唱这些故事人却还躲在一旁似乎并不愚笨的偷着乐。
作者: 司徒简    时间: 03-9-24 20:53
有前途 人的价值不在于其拥有什么,而在于其是什么 如果只是带着基因由蛋白质组成的生物机器人,不活也罢
作者: AK47    时间: 03-9-24 21:53
分析的好!!!
作者: 一根筷子    时间: 03-9-26 12:02
那些故事只是意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有一篇文章就是说两代人对《龟兔赛跑》的看法不同。 我们只需要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思想上的东西就够了。 具体做法是不需要效仿的。
作者: 贝塔    时间: 13-2-2 11:47
长时间没来看了 ~~  
作者: 布鲁托    时间: 13-4-13 04:29
挺好啊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