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双星系统中发现巨大黑洞 | 天文信息 | 2001-12-2 | |
2001年12月01日新华网(记者王艳红)科学家在红外波段观测了一个X射线双星系统,结果发现这个双星系统的一颗子星是一个大黑洞。有关观测数据对双星系统形成及X射线爆产生机制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在红外波段上观测了名为“GRS1915+105”的双星系统。 这一双星系统距离地球大约4万光年,被称作“微型类星体”,它同时也是一个X射线源。德国研究小组的观测数据表明,该系统由一颗巨恒星和一个黑洞组成。这个黑洞由一颗坍塌恒星形成,质量大约相当于14个太阳,比银河系中任何已发现的类似双星系统所含黑洞的质量都要大。科学家们说,现有的双星系统理论,无法解释这颗巨大黑洞是如何产生的。 作为双星系统子星之一的黑洞会吞噬另一颗子星的物质,在这个称为吸积的过程中,物质由于高速摩擦而发出X射线辐射。但观测表明这一系统的吸积盘的温度相当高,意味着该黑洞可能以亚光速旋转,这也与现有的X射线爆产生机制相矛盾。 | |||
日本积极探索太阳系外类地行星 | 简讯 | 2001-12-2 | |
<科学时报>讯 如果发现在茫茫宇宙还有一个象地球这样的行星,而且上面还有生命,那么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将是个令人感到兴奋的信息。不久前,日本一些科学家成立了“日本类地行星探索计划”工作组,专门负责探索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 倡导成立这个组织的科学家之一松原敏雄是日本国立宇宙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不久前,他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说,工作组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寻找太阳系外究竟有没有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然后才是探测上面有没有生命存在。 长期来,虽然人类没能直接观测到太阳系外的行星,但这并没有影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类地行星的探索。1995年,科学家们间接地证明了太阳系外有行星,即根据恒星的亮度变化证明它的附近有行星。如今,科学家证明太阳系外存在的行星数量据说已超过70颗。但是,至今谁也不敢断定,它们就是类似地球的行星,更不用说上面有无生命了。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类地行星,美欧国家正在制定为期10到20年的类地行星探索计划,日本科学家也不甘落后,不久前由50多名日本天文学和宇宙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家成立了“日本类地行星探索计划”工作组。工作组的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制定具体探索计划,并打算向政府申请预算,以获得国家的承认和资助。 据松原敏雄介绍,工作小组自8月成立以来,已经举行两次研讨会,确定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它们是:直接观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完全测量太阳附近的大约150个星球;对大约50个天体的大气构成、特别是水和二氧化碳等进行光谱分析;对大约5个天体的生命指标、特别是氧气和甲烷等进行高灵敏度的光谱分析,并就一般天体(数百个)进行超高分辨率的观测。 关于观测手段,松原说,正在考虑的有两种,一是使用日本“H2A”火箭发射的四颗红外线探测望远镜,二是利用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或专门的宇宙望远镜。松原认为,寻找类地行星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日本一国难以胜任,最好是与美欧国家进行合作。 | |||
美国首次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大气层 | 天文信息 | 2001-11-29 |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7日宣布,该国天文学家已经利用哈勃望远镜首次成功观测(×)到太阳系外一代号为“HD 209458”的行星大气层,并对其大气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这颗行星发现于1999年。它位于距离地球150光年的神马座星系(×)内,大小同太阳系内九大行星之一的金星(×)相差无几,不过质量只有金星(×)的百分之七十,但却是地球的200倍。这颗行星距离其围绕的恒星非常近,只有640万公里,其大气层温度也非常高,足足达到1100摄氏度。 哈勃望远镜对其大气层观测后得到的数据显示,这颗星球上有纳元素的痕迹,不过由于其大气层太厚,科学家认为上面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这项研究成果即将刊登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太阳系外70颗行星,但观测这些行星的大气层这还是第一次。 〖本站点评〗 (1)“神马座星系”明显错误,应为“位于飞马星座,距离地球150光年”。 (2)文中“金星”应为“木星”。 (3)所谓直接“观测”到行星大气层完全是误解,以现有技术连探测日外行星本身都不可能,又怎能观测到它的大气。实际上,天文学家采用的是这颗行星从恒星面前经过(掩星)时恒星的星光减弱现象以及此时对恒星进行的光谱分析,综合得出的结论,在科学上是一大进展,但仍然是一种间接的探测,绝不能误解为“直接观测”到! (4)所配的“图”当然是艺术画,前往别认为真的看到了这景象! | |||
狮子守约,天女散花,大礼献给启明星联盟 | 简讯 | 2001-11-19 | |
2001年11月19日〖本站讯〗 中国大地喜见数百年最盛的流星雨 2001年11月18日夜至19日凌晨,可能将会成为许多人终身难忘的夜晚,1998年曾经让许多追星族失望而归的狮子王,终于在这世纪之交,向成千上万的地球人献上了一份重重的厚礼。据中国天文台的资料,此次流星雨的数量将是1966年以来最多的,也是中国1533年以来目睹狮子座流星雨最多的一次。 北京、南京、上海、深圳、……19日凌晨,在全国各地的许多观测点、在每个天文爱好者聚集的地方,人们不时为天空中划过的火流星欢呼。 上海人过足了瘾 上海观测狮子座流星雨集中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传统的观星圣地-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另一个则是上海市天文学会精心选取的理想观测地-南汇芦潮港海边。 从17晚开始,大批的市民就赶往佘山之巅,狮子只是轻微喘了口气,就已经让观赏者兴奋不已,佘山观测站大约观测到30多颗流星,芦潮港则观测到50多颗。 18日晚,佘山和芦潮港均人头攒动。从晚11点半开始,刚刚用毕点心的人们就已经兴奋地欢呼明亮的流星拉开了序幕,随着时间的流逝,流星越来越多,不时地有耀眼的火流星划过天际,12点半左右的两颗火流星几乎照亮了半边天,19日凌晨1点半到2点半之间,流星雨达到了一个高潮,真正可以称得上“暴雨”的美誉了,几乎每一秒钟都有流星从狮子口子射出,东、南、西、北,随处望去,随处都可以有所收获。有拖着长长轨迹的,也有一闪而没的,有明亮如月的,也有隐约可见的,有橘红色的、青色的、黄色的,甚至还有绿色的,令人大饱眼福。 据现场观测者初步估计,芦潮港观测点至少观测到1600颗以上的流星,现场20多架各式相机想必在今后几天内会给我们奉上众多壮丽的流星照片,本站将制作专辑展示。佘山由于周围夜天光仍较亮,实际观测不如芦潮港,仅观测到500多颗流星。 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不仅在这两个观星的集中地,即使在上海市区,也有许多痴心的星迷看到了100-300颗不等的流星,这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是极为罕见的。 网上天文台“直播”引发又一“流星雨” 上海网上天文台在“天文论坛”中别具一格地推出了“流星雨直播”,由专人联系芦潮港和佘山的观测实况,及时在网络上发布,成为国内发布流星雨观测实况最为及时的网站,大量的网友蜂涌而至,许多因天气原因看不到流星雨的朋友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的补偿。网站的点击率也一路飚升,一个晚上超过3500人次,几乎为平时半个月的流量,为建站以来所空前绝后,形成了又一“流星雨”奇观。 献给“启明星联盟”的大礼 11月3日,在本站的倡议下,上海市天文学会发起成立了上海市天文爱好者组织“启明星联盟”,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先生就希望今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能给大家放一个大大的礼花。如今,这个美好的祝愿实现了,狮子座流星雨真的给“启明星联盟”献上了一份厚礼,启示着这个新生的爱好者组织将迅速茁壮成长,灿烂辉煌。 |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