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摄影史上的一道门—亨利·卡笛尔-布列松作品
[打印本页]
作者:
AK47
时间:
04-8-12 11:18
标题:
摄影史上的一道门—亨利·卡笛尔-布列松作品
“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套句术语说——它主宰着怀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为了“赋予世界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自己与镜头内所看到事物息息相关。"" ——Henri Cartier-Bresson =============== 亨利·卡笛尔-布列松强调摄影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的艺术。他说:""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属于思想领域范畴。照相机人们手中的钢笔一样,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摄影是摄影家在很短的时间内,敏感地表现出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瞬间的艺术。对于摄影家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观察生活和怎样把他对生活的感觉表现出来。摄影家对生活、对世界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它们,并且对他所要表现的一切,应有自己的看法。摄影的主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主题的表现与摄影的技巧是分不开的。照片的线条、影调和画面的结构应该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技术很好,但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就像是一盘没有肉的鱼骨头,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东西。摄影家不应该受技术的支配,技术只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它应该很简单,很朴素。在摄影采访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对生活十分敏感。你第一个看到了,立刻就拍下来,这就是胜利。"" 布列松一再强调要尊重摄影的真实性。我们应该拍摄人们发自内心的真笑,而不是那种皮笑肉不笑的假笑。如果我们所拍的东西是经过改装的,那就不真实。不应该根据公式和教条来拍照。布列松毫不含糊地反对摆布,反对那种事先安排的拍照。他说:""安排出来的照片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容易被人们遗忘。如果你忠实于生活,你就能得到胜利。""布列松说他""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人家看了他的照片感到真实。"" 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拍到真实、自然的镜头,布列松在外出摄影时竭力使自己的举止和平常人一模一样,毫不引人注目。为此他选用快门走动声最小的莱卡相机;并把相机上发亮的地方都贴上黑胶布,使相机与他的黑西服融为一体;甚至他从不使用闪光的照片,他解释道:""我就是靠人们不认识我来进行工作的,你发表我的照片,等于打破了我的饭碗!""当人们问他为何老是只是35毫米小相机时,布列松的回答也很妙,他说:""一个猎人去打猎,何必带动机动大炮;一个人去钓鱼,也不应把水搅得乱七八糟再钓。"" 布列松很重视摄影家本身的文化水平和学识修养。他说:""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像一粒钻石上的各个切面,有着不同的细节,闪耀着不同的色彩,应该把它们集中概括地表现出来。因此,摄影家对生活体会的深浅、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摄影家应该既是历史学家,又是社会学家,他应对他的所到之处,对每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都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布列松曾在1948年和1958年两次访华。1948年的那次,他在当时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地忠实地记录下了国统区的中国人的苦难,并将所拍的照片,编成了一本名为《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的画册,出版后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好评。1958年访华时所拍摄的作品,在孩子们的脸上,再也找不到苦难的阴影。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由于作者能够紧紧抓住生活的内涵和本质。通过两种不同的面容,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大地上的两个不同的时代。这就是布列松所要抓取的""决定性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作为20世纪纪实摄影大师的杰出之处。 亨利·卡笛尔-布列松生平概要 1908年8月22日:生于法国香特洛浦(Chantelop)。 1922~23年:上中学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厚,每周师从科特纳特(Cottnct)学画一次。 1927~28年:师从安德列·洛特(Andre Lhote)学习绘画。 1931年:第一批照片在纽约尤利恩·李维画廊展出。 1934年:作为摄影师参加一个人种考察团前往墨西哥。 1935年:住在美国,师从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学习拍摄电影。 1936~39年:担任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助手。 1937年:在西班牙共和国的一家医院里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1940年:在二次大战中被德军俘虏,两次逃跑失败后第三次获得成功。 1943年:积极参加一个代号为""MNPGD""的地下组织专门援救战俘和逃亡者,同年开始为著名艺术家、画家和作家拍摄肖像。 1944~45年:参加专业摄影师群体拍摄法国被占区和巴黎的解放。拍摄了一部战俘归国的纪录片。 1946年:到美国协助完成一次他个人的""遗作展"",因为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为布列松已在二战中""消失""。 1947年:与罗伯特·卡帕、大卫·西摩尔和乔治·罗杰尔共同成立合作性质的""玛格纳""(Magnum)图片社。 1948年~50年:用三年时间到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和中国进行采访。他还采访了刚刚独立的印度尼西亚。所摄甘地之死组照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 1952~53年:在欧洲摄影采访。 1954年:被允许进入苏联采访,所摄照片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年度最佳报道奖。 1958~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到中国进行了为时三个月的采访,所摄照片获1960年度最佳报道奖。 1960年:到古巴和加拿大采访,再到墨西哥进行为时三个月的采访,古巴照片获1964年度最佳报道奖。 1965年:到印度采访六个月,然后到日本采访三个月。 1966年:离开玛格纳,但同意这个图片社继续出版单位供应他拍摄的照片。 1969年:用一年时间筹办他将于1970在巴黎展出的个人影展,为CBS拍摄了两部纪录片。 1973年:主要从事绘画,有时也拍摄照片。 1975年:获牛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 Behind the Gare St. Lazare,1932 决定性瞬间在这张照片上显示的淋漓尽致~~
Pacelli大主教 巴黎 1938 布列松说:“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往往像一粒钻石上的各个切面,具有不同的细节,应该集中表现出来”。这张照片里,主教周围信徒们的脸上的表情,就反映出了“钻石上的各个切面”。
叫做Mouffetard的街上, Paris, 1954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着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处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拍摄对象。
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上,英国特拉法尔加广场( 在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 1936 记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时,布列松的风格体现出来了。 躺在报纸堆里的人,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疲惫不堪,仪仗队出来时,他却已经支撑不住,进入了梦乡
画家亨利·马蒂斯 1944 布列松平日喜爱采用28mm广角镜头。这张照片反映出画家亨利对鸽子的喜爱,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雕塑家贾柯米蒂(Alberto Giacometti) 1961 这又是一幅“决定性瞬间”的名作。 布列松拍摄人物时,经常喜欢在他们的动作过程中下手。这张意大利现代派雕塑家贾柯米蒂的照片,就是在他搬运雕像时抓拍下来的。抓拍的时机恰好是贾柯米蒂处于前后两个塑像之间,而且举步前行的姿态又与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种相似之处。
Brie, 1968 布列松所拍的照片,并不是每一幅都有深刻的含义。有些是对形式美的注重和讲究。 这张照片中,高耸的树木,笔直的道路,S形的透视消失点,不论是线条,还是影调,都给人以统一协调之感。让我想到了另一幅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油画作品~~~
国民党统治下的最后几天, 1949 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协家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的,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947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作家。曾于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3年及1963年两次获普利策奖。布列松所摄此照表现出了这位作家善于思考的独特个性。作家身后那条正在伸懒腰的小狗增添了画面的情趣。
意大利街景(Aquila degli Abruzzi), 1952 路边的栅栏、街面上的行人,以及一级级的台阶,既富有层次,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
Seville, 1933 战争后的残垣断壁,拄着双拐却满脸带笑的孩子和身后一群灿烂笑容的伙伴,令人不禁陷入思考。
斯利那加[南亚克什米尔西部城市](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 (Srinagar, Kashmir), 1948 一片被战争侵蚀的永无宁日之地,几个瘦弱的妇女无助得向上天祈祷着什么。。。远处的山峦起伏,神啊,你为何听不到她们的悲凉哀怨的求助?
作者:
辛巴
时间:
04-8-12 17:32
一只相机,我在这头,世界在那头。
欢迎光临 (http://tonghua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