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大概意思如下:
一只兀鹰直飞到一个农夫的双脚上。先将他的祙子和鞋都撕碎了,之后便狠狠的啄着农夫的脚。农夫的脚被啄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这个惨痛的场面被一位绅士看到了,他大惑不解,驻足询问农夫:“你这是在干什么?” 农夫很委屈的说:“它太厉害了。刚才把我的鞋祙啄破后,又要啄我的脸。所以我宁愿它啄我的脚,也不愿让它啄我的脸。” 绅士奇怪的说:“你一枪不就可以把它打死吗?” 农夫恍然,说:“我怎么没有想到呀?你现在帮帮我吧?” 绅士说:“那你坚持一下,我去拿枪。” 农夫呻吟着说:“好。我一定支撑住。” 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放开农夫,腾空而起,以更大的力量反冲下来,把它的利齿深深地插到了农夫的喉头。可怜的农夫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就倒地而亡。兀鹰也因用力过猛毙命。 寓言中的兀鹰只是一个比喻,象征着人的漫长生命中,不断显现的和暗藏的各种各样的痛苦与困难。 第一次读这则寓言距今已有几年了,但这则寓言在脑海中依然印象深刻。兀鹰是极其残忍的。它不会同情与怜悯,为实现目的不择手段,直至将目标彻底击败击垮,再无还击之力才罢手。深刻的寓意回味无穷。 人生中很多让我们无奈、沮丧甚至委靡与颓废的苦痛深植于肌体与观念中,难于自拔,一任岁月的流逝,屈辱忍耐。当岁月已去,青春不再,蓦然回首时,痛悔懦弱的选择和愚蠢的决断。 有些牢笼其实是自己编就的。颇似蜘蛛结网,越结越密,环环相套。自己迷失其中也浑然不觉。继而把痛苦想像成理所当然,必须经历的。不仅不能在最佳时机铲除,反而把痛苦也视为习惯成自然。不觉其苦,反觉当然。 究其根源正是惧怕责任与逃避现实才让人们甘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篱或牢笼中,等待着“农夫与他臆想的痛苦(兀鹰)同归于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