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2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童话大王郑渊洁:提升江西1亿GDP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divaclee 发表于 10-11-30 17:53:0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江西晨报记者:萧明 赵桦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b537dc0100n41g.html



  采访和写作郑渊洁是件费神的事儿,他自己就是写书的,他自己就是一本书,他的故事,写好几本书,还不一定放得下,用一篇文章去缩写这么一个人,是件高难度的活儿。
    这个没上过什么学,也不那么在乎上学的童话大王,只读了四年级,最高学历是驾校。但是很显然,他的说法常被误读为“不用读书”——在他看来,上学和读书是两个事儿,“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在发展,只有两件事在倒退,一是足球,二是教育。”他鼓励孩子们多读书,但不一定完全遵照“学校”的安排,在最近的一条微博上,他就直言不讳:在上学前要告诉孩子,老师也不一定是好人。
    正是他这种清醒的批判精神,铸就了他的成功——他创造了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5年的世界纪录,还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21世纪出版社吴镝先生告诉晨报记者,郑渊洁的作品,在江西出版后,销售额过亿,“这是他对江西GDP的贡献”。
    也正是他这种叛逆精神,使他的作品一度成为中国家长眼中的“禁书”——孩子们都懂得,要自己去判断,而不是盲听盲从老师和父母,这使“大人们”感到很为难。
    事实上,到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他并没有把我们变得更好,也没有把我们变得更坏,他只是教会我们独立思考,把选择和判断的权力交回给了我们。哪怕我们只是个孩子。”而在郑渊洁看来,没有什么比独立个性和学会自我反省更重要的了。
    这个观点,至今影响深远。

我真把读者当回事儿

    2010年11月21日,郑渊洁赴江西参加“鄱阳湖生态文化节”,因为活动安排的调整,他的签售延迟半小时开始。他玩微博,有南昌的网民留言,请他去南昌航空大学看看学校门口的歼八。
    他真的就去了。让网友“小胖西北望”激动不己,给郑渊洁认认真真讲了半小时南昌飞机的故事,郑渊洁就认真听了半小时。
    他说,我是认真的把我的读者“当回事儿”,所以他们才支持我。
    这回到南昌,除了参加文化节的签售,他还寻找了17年前给自己写信的“小读者”,作为“郑在寻找”活动的一个环节,他的寻找活动在全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关注,最快速度是16分钟就联系上了小读者。这些小读者现在大多已过而立,甚至不惑之年,但郑渊洁作为人生最初的导师,依然在影响着他们。
    郑渊洁说,我最高兴的是,他们都有出息。这些人,有市长秘书,有企业老总,南昌的女读者,现在也是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公司总经理。谈到读者,比谈作品更让郑渊洁津津乐道。
    在他看来,“有出息”就是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孝敬父母,他很担心新一代的中国父母为孩子加上了太多压力,总是追求名校高分,他认为“这会让这个民族没有希望”。

这世界遍地是黄金

    自从与江西的21世纪出版社签约,郑渊洁的作品销量从几十万册上升到了近千万册,这让他感到很高兴,并不仅是因为收入的增加——虽然他坦承,这也是一部分原因——更因为江西这地方跟他的缘份太深了。
    郑渊洁15岁到南昌向塘机场服兵役,当军械员,维修歼六飞机,参加过1974年鄱阳湖抗洪,到20岁退役,度过了他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他的初恋也是在这里,一位小护士。
    这段经历一定给郑渊洁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中,人物的交通工具常常不是飞机就是坦克,比如舒克和贝塔,而丰富的生活阅历同样造就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吴镝先生说,他是个天才,他永远可以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看桔子是桔子,他看桔子可能是人生。”
    不过他仍然坚持,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全世界最伟大的一定是母亲,母亲们在改变这个世界。”即使身为影响力超强的作家,他仍认为对自己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妈妈。而他,只能是“我影响他妈妈,他妈妈再去影响他。”
   “我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别和别人一样。我前段时间给比尔·盖茨的爸爸在中国版的书写序,比尔·盖茨的妈妈说,“两个民族的竞争,就是两位母亲的竞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相信“和谐社会就是和而求同、求同存异的社会,允许不一样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在写作当中,就还是想告诉孩子,别和别人一样。比如说我说看书的窍门,就是忘记书上没用的东西,这比记住有用的东西更重要。
     在他看来,“这世界遍地是黄金”,有时他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去人多的地方抢。

我的商业天赋大概是遗传

   见郑渊洁,很为难的是称呼,这个印象中桀骜不驯的人,越透明,越神秘。所以记者直接主动询问:我该代表自己称呼您郑叔叔,还是学别人叫您郑老师,或者代表孩子称您郑爷爷?
   他大笑,叫我郑渊洁吧。
   不过在网上,更多人直呼他老郑,哪怕是那些读着他作品长大的孩子们。
   不畏权贵,不信权威,不惧权势,追求平等的大同精神,是郑氏童话的核心理念。但其成功创造财富的历程,也成为商界所关注的话题,中国作家创富成功的,郑渊洁是个典型。
   他并不讳言自己是个“有钱的作家”,因为自己劳动赚到钱是光荣的。他亦觉得自己的商业能力来自于“遗传”,看来家庭对他的影响,的确深远。
   郑渊洁并没有在商业方面有过什么研究。他父亲是山西浮山人,母亲是浙江绍兴人。“钱庄和票号的结合,生了我。”他觉得可能有些基因在影响他的商业能力。1987年,他就能每月拿3万元稿费是中国最早的富翁级作家。
    1985年郑渊洁与共青团山西省委签合同,商议出版以他个人为唯一作者的《童话大王》杂志,对方预定出版目标2年。郑渊洁说不可能。对方说,一年?坚持不到两年?郑渊洁就伸了三个指头。对方说,三年?郑渊洁说,30年。
    出版社方面被他吓着了,说“绝对不能签这样的合同,首先是没有这么长的合同,双方利益没有保障,另外你不可能写到30年。”
    中间过程可以忽略,之后就有了《童话大王》,一本月刊办了25年,2005年改成半月刊,按合同期数他已经超额完成。
    1991年,读者来信实在太多,郑渊洁买了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放信,称为“信房”,现在这房子增值逾十倍,他说:“这就是读者给我的财富,我尊重他们,他们就带给了我回报。”
    今年2月,他开通微博,截止记者发稿前,粉丝数达到1238223人。他在2005年就开通了博客,并曾经写过一篇博文,批评北京大旺桥的公共交通混乱,第二天就得到积极响应,并促使当地政府迅速改变局面。
谁也不知道,他的微博,会不会就是下一个《童话大王》。
  
郑渊洁访谈摘录

   记:我来之前在陪孩子,因为临时改了计划,所以离开孩子来采访您,您觉得我该做个好爸爸还是个好记者?
   郑:你该把孩子带来。
   记:采访您我会很激动,您允许我激动吗?
   郑:被我的读者采访我会很激动,您允许我激动吧。
   记:您觉得您写的都是好东西吗?
   郑:是不是都是好东西我不知道,但你读的一定都是好东西,因为你现在有出息。
   记:我不认同你说现在家长都要名校高分的说法,南昌的家长就普遍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
   郑:是真的吗?那太好了,北京的家长都挺弱智的,这样看来,南昌有望成为中国的首都。
   记:我们该怎么去教孩子?
   郑:知识是不需要早知道,有时候越晚知道越好。比如“床前明月光”,3岁时候机械去背,根本不理解,对这事就麻木了。可是到20多岁到异地上大学时候,第一次读到“床前明月光”会泪流满面。所以说知识是最不需要早知道的,谁越早知道谁吃亏。但拼到最后是道德品质。你到了一定台阶,品质不行你就一定上不去。教育第一是品质,第二是想象力。
   记:您这把年纪用多久学会了玩微博?
   郑:我1995年学会用电脑写作,2003年学会上网,2005年11月16号开始写博客。今年2月2号开始写微博,成了“微博控”。我学得挺快,我天资聪明。
   记:打算帮《江西晨报》写几个什么字?
   郑:我写“江西晨报真好”行不?
   记:不行。得多点。
   然后他写下了“江西晨报的孩子们,生活在地杰人灵的江西是幸福的——郑渊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