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坊间盛行我国将改革“双休日”,每月实行“小黄金周”。有消息称,我国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一个取代“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方案,即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加起来就够每月实行一个四五天的“小黄金周”了。
经过记者调查,这个建议确实被有关职能部门正式提出,建议来自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记者昨天采访了该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的王晓广主任。
建议取消黄金周改革双休日
记者从该报告中获悉,为促进消费增长,“建议将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4天,变成月月‘小黄金周’,并适当延长春节休假时间”;“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减轻它们对黄金周旅游带来的运输及其他服务的负荷”。
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黄金周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王晓广解释说,尽管黄金周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人们有目共睹,但因休闲时间上的极不均衡,导致了许多不合理表现。
其一,人为制造旅游休闲的淡旺季失调,造成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旅游业是典型的产品不可储存的行业。而“黄金周”的“井喷”和黄金周前后的“低潮”,势必造成极度的不均衡。“为了迎接集中的休闲旅游,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必须按照最大化需求时的标准来建设,但这种最大化的需求一年只有一两次,大部分时间门前冷落、游客稀少,闲置设备的保养和维修都是沉重的包袱。”
其次,景区本身的超负荷运转,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每年两三次长假的弊病就在人数的‘大量’和时间的‘集中’上。凡是旅游景区,都有一个最佳规模,大量的人流给那些环境极端脆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来的是潜移默化的破坏。”
再次,“黄金周”期间,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宾馆、商店服务业等等,都集中承受着巨大的负荷;同时价格猛涨,人头攒动,旅游热情大大减少。有数据显示,在已经度过的13个“黄金周”中,被投诉涉及的包括公路、水运交通秩序与服务质量及住宿紧张、降低档次等问题,其实都是“黄金周”各景区客源爆满,接待无力的结果。
带薪休假和小黄金周哪个更适合?
“如果把每年集中的两个‘黄金周’分散为每月‘小黄金周’,那么旅游集中消费就变成日常消费,既利于人们自由选择出行时间,也不影响旅游消费总量,同时还降低旅游成本,节约旅游资源,”王晓广说,“而延长春节休假也更遵循人们的休息习惯,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虽然王晓广听到了不少的异议,但他对这个建议还是很自信。
带薪休假是目前很多专家和百姓比较看好的方向,但王晓广认为,我国带薪休假的土壤尚待培育。黄金周正是借着全民休假的共同性,才使劳动者获得理所当然享受假期的正当性。而带薪休假相对自由、灵活,需要劳动者个别地提出这种要求方能享受,可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者保护组织缺位,包括私企工人和基层的工作人员在内的很多人不得不放弃休假权利来避免职场上的不公正待遇。也有专家认为,带薪休假完全可以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方式。但王晓广坚持认为,公共政策的改革,应尽量避免可能引致的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的福利损失。
也有人认为一周只休息一天,太少了,不具有可行性。还有的外企和私企的员工认为这个建议没有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因为他们常常是一周实际上只能歇一天,甚至一天假期也没有。他们担心“如果一周名义上就只有一天假,那么我们可能就歇得更少了,这不利于我们的健康。”王晓广觉得,这确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即使规定每周歇3天,很多人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可能只歇半天甚至一天不歇,这是我们的建议解决不了的问题。”
只是非正式建议需要有关部门达成共识
这个建议能否成为现实?王晓广告诉记者,这是个非正式建议,并没有向有关部门递交,仅仅是近期国家发改委在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中的“扩大消费建议”之一。至于能不能为有关部门采纳,成为政策,要看有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能否达成共识。
据悉,关于取消“黄金周”的呼声早就有。去年11月份,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召集相关部委召开会议,研究取消“五一”、“十一”集中休假的“黄金周”假日、推行强制带薪休假问题。国家旅游局在这次会议上表示支持取消“黄金周”。与假日经济密切相关的铁道部、民航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未作特别明确的表态。据有关部门预测,如果没有相应合理的替代性措施出台,直接取消“黄金周”会使消费额下降1个百分点。
王晓广主任认为,双休日改革就是一个相应合理的替代性措施,“至少给有关部门提供了新的考虑方向,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改变原来‘五一’、‘十一’集中休假带来的种种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