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精英愿住北京上海 普通网友却选择杭州昆明
--------------------------------------------------------------------------------
http://news.tom.com 2003年11月17日00时59分??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在紧锣密鼓的两个月电话、电视采访之后,湖南卫视《象形城市》声势浩大的“出访人类栖息地”的前期调查活动——“文化精英愿意居住在哪个城市”终于告一段落。该次活动采访对象为各个领域的148位文化精英,提供的备选答案为全国各地的10座城市,北京上海成为文化精英心目中最佳居住地,而在网友选择中却失去吸引力。
现实双城雄踞天下
选择北京的文化精英
及其理由(35人)
1.毕淑敏(作家):(未填理由)
2.残雪(作家):气候比较干燥又不太冷
3.朱苏力(法律学者):家、工作
4.濮存昕(演员):工作
5.周海婴(作家):环境熟悉,亲友
6.刘心武(作家):一直在北京
7.陈染(作家):家
8.茅于轼(经济学者):社会联系、事业、朋友、家庭
9.张元(导演):熟悉、上大学、工作
10.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故乡
11.周其仁(历史学者):(未填理由)
12.崔健(音乐人):在这
13.张颐武(文化学者):文化
14.李锐(人文学者):亲人在此,城市宽阔、宽广
15.于魁智(京剧表演艺术家):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6.王元化(文化学者):住在上海,但是很留恋北京。
17.崔恺(建筑设计师):机会多,环境熟悉,朋友、家人
18.海岩(作家):熟悉的环境,亲朋好友
19.胡舒立(媒体人):经济、政治、文化新闻中心,
20.刘大为(画家):有文化、传统深厚,搞事业的大舞台
21.食指(诗人):文化
22.聂卫平(棋手):首都,习惯
23.西川(诗人):文化氛围好,熟悉
24.吴思(历史学家):有文化,文化积淀深厚
25.吕思清(小提琴演奏家):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
26.徐友渔(社会学家):文化积淀
27.魏明伦(作家):干事业的地方
28.刘恒(作家):习惯,家乡
29.陈长芬(摄影家):人文
30.艾未未(艺术家):北京的人很好
31.虹影(作家):喜欢的人
32.乐黛云(文化学者):四季分明,浓厚的文化气氛,方便
33.汪建伟(行为艺术家):没有太多地方色彩,有很强的兼容性
34.周国平(作家):最适合做自己该做的事
35.郑渊洁(作家):给北京添堵
选择上海的文化精英
及其理由(13人)
1.谭盾(音乐人):生活、工作和合作环境。上海的朋友
2.登琨艳(建筑设计师):工作资源,上海比较温和、人比较讲理
3.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生活和工作
4.娄烨(导演):没有理由
5.梅葆玖(京剧表演艺术家):生在上海
6.池莉(作家):需要有超市,机场和良好的卫生设施
7.陈丹燕?作者?:方便、国际化
8.陈思和?评论家?:从小到大,人生经历都在这
9.棉棉?作者?:最适合自己
10.萧功秦(史学家):文明素质
11.李少红(导演):家庭
12.小香玉?豫剧传人?:女人可以在此购物吃零食
13.蔡琴(歌手):喜欢大都市
在最后有效的98张票选结果来看,北京以毫无疑问的优势稳居首位(36人),上海和北京相比,虽相差甚远(13人),但仍和第三位的成都拉开一定的差距(6人)。
网络双城名落孙山
在《象形城市》推出文化精英版的同时,还在网站上同步进行着这个调查的另一个版本——网络版,向网友提问他们心目中适于栖息的城市。
如果没有工作的束缚和先天条件的制约,让你在中国的城市中选取愿意一辈子定居的一座城市,您会选择哪里?
如果没有工作的束缚和先天条件的制约,让你在中国的城市中选取愿意游居的一座城市,您会选择哪里?
共有 70270 人参加
选项 比例 票数
1 杭州 14.80% 10400
2 上海 13.66% 9599
3 青岛 11.56% 8124
4 大连 9.64% 6774
5 成都 8.71% 6123
6 厦门 7.38% 5183
7 昆明 7.16% 5030
8 珠海 6.77% 4754
9 北京 6.65% 4672
10 苏州 6.15% 4323
11 深圳 4.76% 3347
12其他 2.76% 1941
选项 比例 票数
1 昆明 17.87% 9688
2 杭州 15.83% 8585
3 青岛 11.31% 6130
4 大连 9.59% 5199
5 成都 9.27% 5026
6 上海 7.80% 4229
7 厦门 7.14% 3869
8 珠海 5.89% 3195
9 苏州 5.51% 2990
10 北京 4.30% 2331
11 深圳 3.35% 1818
12 其他 2.14% 1162
据编导说,最初提供的网络版本,是和精英版一样的十个城市,其中没有包括深圳,最后在网友的强烈要求下,加上了深圳,虽然最后深圳在票数上并不突出,但是就争议度而言,却是最强烈的。
总体来说网络民选的结果和文化精英的选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网络版中,定居城市上海居第二,北京排第九;而游居城市中上海列第六,北京排在第十位。
北京上海在文化精英眼中的优势
北京和上海为什么在文化精英的心目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人们一方面在抱怨着两地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住房拥挤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这两个城市?
根据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倪鹏飞所公布的城市竞争力的标准,衡量城市的指标中应该包含如下几项重要原因:科技、文化、环境、制度、开放等等。据《象形城市》编导表明,精英们在选择时的理由,大体上反映的正是两地所具有的这种城市的优势。
北京:文化
北京的人才聚集程度居全国第一位,作为首善之区,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精英和科研机构。本次圈定的148位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中,有59位来自于北京。
在选择北京的理由中,北京的文化氛围表现了强大的吸引力。食指,生于1948年的著名诗人,曾经影响过北岛等一代朦胧诗人的先驱,第三届人民诗歌奖的获得者只说了简单的两个字——文化。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北京的国都文化传统绵长,儒家礼节在普通市民身上也能发现,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
以思想的尖锐而著称的北大怪才余杰认为北京的文化思想资源是其他地方无法企及的。假如全国有100个学者的话,那么可能有七八个在广州,其他省会有一二个,而剩下的五六十个就都在北京了。
社会学家徐友渔游居和定居的地点都选择了北京。他说自己在很多城市都呆过,但是对北京的文化气象是最满意的。有很多地方生活条件比北京要好,但是在文化积淀方面不如北京,从事文化思想的工作是离不开北京的。
《象形城市》的编导说让他们同样感受深刻的还有北京的大气,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很强的兼容性。
这一切都表明着北京的文化竞争力居于首位的无可置疑。文化竞争力是一种软竞争力,是一种无形的内在要素资源,而北京成为众多文化精英心目中栖息的家园,自有其道理。
上海:便利
要具体地说什么是一个大城市的标准,可能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我们看到在《象形城市》的调查结果中,对于上海,有一个非常直接的定义,就是方便。而涉及这一理由的,有谭盾、登琨艳、池莉、陈丹燕、萧功秦、小香玉、蔡琴等人。
台湾歌手蔡琴面对编导们提出在内地的城市中选择一个的要求,最终选定上海,她说会生活在很热闹的地方,然后自己创造一个很安静的氛围,闹中取静,所以会选上海。
类似的说法当然还有陈丹燕的方便、国际化的大都市。
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报告评定:上海的自然区位交通便利度指数、经济腹地GDP与全国比重、城市在区域中的优势度指数均居全国第一。同时上海的资本竞争力位居首位,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内外资金融机构众多,金融控制力强,金融服务多样性好,融资便利,资本获得性规模较好。政府办事效率高,行为规范,执行政策富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开放竞争力很强。经济外向度高。人文国际化程度高,移民人口和外来文化影响大,社会活动和交流频繁。
北京上海在网选中的劣势
《象形城市》编导说这其中涉及一个选择标准的问题。文化精英一般符合入选的四个标准是:对某一个文化领域有推进作用;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积极关心和介入公共事务;对未来有开创性和辐射力。所以说均是经过艰苦创业多少功成名就的人。在选择地域时,考虑到工作环境和资源便利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想法。相比较而言,网友在选择时,大都抱着轻松随意的态度,考虑更多的是生活本身,北京上海的缺陷也就十分明显。
北京:春天有风沙
对北京的指责主要集中在环境恶劣——每年春天的沙尘暴、交通堵塞。
北京五月的沙尘暴已经是令北京市政府头疼不已的问题,北京居民甚至愿意为此每户支付一定的治理费用。
交通阻塞是北京的另一致命伤。多数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其中,上班花费时间在60—80分钟的占34.3%;而在20分钟以内即可到达工作地的仅占5.5%。提前一两个小时出门成了北京人的习惯。
上海:外地人难融入
在说到上海时,网友们最大的愤慨就是上海人排外特别厉害。此外上海人的精明也是尽人皆知的。
在网站《象形城市》的留言板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上海人眼中除了自己,就只有两种人,一种北京人,一种乡下人。还有评价上海人排外,说得多动手少。而在公交车上,售票员说上海话而且态度极不耐烦更是网友们深恶痛绝的现象之一。
在选择上海作为栖息地的文化精英中,小香玉曾经表示过她虽然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但并不喜欢上海人,他们太酸。而老先锋作家马原也在现场访谈时说到自己虽然来到上海很多年,但是一直还是被作为外乡人对待,而自己的儿子在学校也被当作是乡下人。
精英们有多少游戏意识?
作为调查结尾的是《象形城市》最后所发的感慨:中国的文化精英们都太实际了。在调查过程中,栖息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状态而提出的,即没有任何先天条件的限制和工作的束缚,让精英们选择自己愿意定居和游居的城市。而最后精英们在谈到自己理由的时候,却绝大多数是和工作相联系的。由此反映出的是什么?中国的精英们无时不处于奋斗之中,甚至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可以放下一切是自由想象的前提,游戏应该是生命中最轻松的状态,因而也是最真实心态的反映,当这一个带有游戏意味的选择笼罩在如此沉重的附加之下,城市于是变得实际。实际的城市当然并不排除其终极意义的存在,但是却多少存在审美的缺憾。(楼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