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华裔女市长谢兰:中美儿童教育之差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基因 发表于 09-6-1 16:10:5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博友来信:
“谢兰女士: 您好!
您的每篇文章都有读过,谢谢您给读者带来不一样思考方式,冒昧给您发邮件,是由于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关于孩子的成长。
我有一个16个月大的孩子, 天真、可爱,应该与国外小孩一样,请看附件,没错吧~~  现在也在考虑小孩的成长:吃、喝、玩、学,最让我没底的是,如何让他快乐,健康成长,特别是具有独立判断是与非的能力.(有时在国内是与非也不是绝对对的)。在国内不少小学初中都是佼佼者,高中大学后学习就不怎么样了,更有成为不良少年。
偶尔由于工作原因起早坐公交车去上班时,就有很多小朋友,背一个大大的包,赶早上学。看到她们一张张未睡醒的脸,真的无话可说,国外的小孩真的没有压力吗?(我也知道压力往往是大人,环境给的。)
从博客中了解您也有四个小孩子,他们好可爱~~  您是怎么去教导他们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真的希望您在百忙当中给我这个年青的爸爸一点建议,谢谢!
祝您全家幸福
                                                                江苏苏州 小曹”
我的回答:
小曹: 你好!
    谢谢你的来信!六一节快到了,祝全家幸福快乐!你家小宝宝有你这样充满爱心的好爸爸,今后他一定会成为栋梁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我想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以我家的四个小恐怖分子来说吧,老大听话,思维敏捷,但是不够胆大,不善言语;老二面似温柔,爱好音乐与写作,有淑女形象,可是跟弟弟打起架来,那脾气像四川小辣椒;老三喜好哗众取宠,老四因没人管,总是一脸笑嘻嘻。
   综上所述,我绝对没有资格做育儿专家,以下的几行字不是育儿建议,而是我个人对中美教育的点滴想法,希望共同商讨。写博原本是自己放松大脑的一种方式,象您信中所写,只要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启发辩论,就达到目的了。
    我想无论是儿童的智育、德育还是体育的发展,当今的国内和国外的孩子都面临着很大压力。拿智育举例,我个人认为,美国人对学习和课堂教育不够重视,导致美国中学教育深度比中国差远了,而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看得过重了,使得中国孩子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了儿童、少年的童真,令人心痛!
    在美国,美国人很重视孩子的体育发展,所以他们在孩子的课外活动上很下功夫,有的小孩子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踢足球、打棒球、学游泳等等,周末、暑假还加班练习,有比赛时更是全家出动:无论冰冻三尺还是夏日的暴晒,都会看到爸爸在足球场上当义务教练、妈妈带着全家啦啦队,那情景很是壮观。相比之下,在中小学教育中,美国人对智育的发展却没有这么大的动力,一般向国内一样的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亚裔,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课中,美国老师和学校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兴趣。
    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普遍的拔苗助长的现象,填鸭式的教育体系生产出一大批高尖端的技术人才,八十年代注重数理化,所以教育体制生产出一批计算机人才,九十年代要赚钱,所以大家(包括我自己)全力搞金融。但是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光靠搞计算机和金融是不够的,中国必须在意识形态和民主进程中有大力进展,否则中国会成为第二个八十年代的日本,金融风暴过后,中国会向日本一样退回到世界舞台的后台去。
   我个人的教育宗旨不是要求孩子考上常青藤大学,当然如果他们自己优秀,能考上常青藤大学,我会很骄傲,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导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成为永远快乐的人,只要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成为社区的栋梁,家庭和谐,即便他们将来成为管道工人,我也会为他们一样高兴。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薄之念,供参考。
   祝儿童节快乐!
谢兰

2009年5月30日
来源:从留学生到美国市长--------谢兰 http://622008816.qzone.qq.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