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汉武帝的了解,除了那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外,更无多知。虽然初中高中都背过考过而且成绩优秀,但生硬的教材无法在我脑中形成对那个时代的鲜活形象。
喜欢焦晃在《雍正王朝》中的表演,他把康熙演活了,什么张铁林什么“皇帝专业户”统统需要让位。期待他在《汉武大帝》中演的汉景帝。可汉景帝毕竟不是康熙。有些让我失望,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但那种表演风格,依旧迷人。
刚看前两集,不是很满意。且不说被施以宫刑的司马迁长出了胡子,也不说生活在汉初的任务动不动就说出唐宋之后甚至是21世纪才有的诗词典故时尚名词。单是讲剧情,较之《雍正王朝》,显得散,显得乱,显得流水账,显得不自然。
但往下看去,也逐渐被吸引。看到景帝挥泪斩晁错的政治悲剧,看到匈奴用贪得无厌的目光窥视我大汉中原,看到刘彻刚登大基时的步履维艰,看到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的强烈碰撞。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最近在看《道德经》,原文难懂,译文比原文还难懂。老子的“无为而治”为什么不能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所采纳?道家学说退出政治舞台的确令人叹息。《道德经》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圣经》。其实无为而治是有必要的,但一个社会不能永远无为而治,按照邓小平的话说,改革发展是硬道理。
汉武帝叫刘彻,小时候叫刘彘。这个名字比较有意思,“彘”可是猪的意思啊,现在还有谁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猪”?还有一个人名字挺有意思,叫程不识。电视里“不识”“不识”地叫,倒也有趣。还有一个养狗的官员,可惜导演没有给里面的某条狗取名叫“小犬”。
前一阵子说,岳飞、文天祥不能再成为“民族英雄”了,汉族和匈奴的冲撞只不过是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不敢苟同这样的看法,当时的匈奴如此欺压中原,按照现在的话说,他们是“恐怖分子”。广大人民和恐怖分子之间的矛盾怎么会是民族内部的矛盾?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仍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啊!
看到汉武帝的眼神,总是想到岳飞的《满江红》。前一阵子还在一个叫做“满江红”的饭店吃饭。饭店大厅内有一幅字,正是《满江红》全诗。笔劲刚毅,让我驻足不舍离去。
刘彻拍案而起,大怒:“本王爷若不雪此耻辱(吕后对匈奴的卑躬屈膝),誓不为人!”感觉大快人心。当今中国太缺乏这样的政治家了,当然不是针对匈奴。我指的是哪个民族,中国人都知道。“汉匈之间必有一战”,换到这个种族身上,又是何等贴切!
中国人太爱好和平了,具体说,是汉族太爱好和平了。在汉族的统治下,中国没有侵略过外族一寸土地,最多也就是在窝里斗。就连原本打算联合外族共击匈奴而出使西域的张骞,本着战争的目的却成就了“丝绸之路”的和平之旅。还有最近挺红的郑和,这是明朝的事情,我就不扯远了。汉族面对外强有过让人牙根痒痒的叛徒,但更多的,则是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这句话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
总共64集,看了30集。期待着更精彩。期待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22:38: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