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8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老郑会见托马斯·布热齐纳的另外一些细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旋律 发表于 03-10-5 12:40:2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已经48岁的郑渊洁在十年前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在这十年中,他不与别的作家联系、不在媒体前出现,也几乎远离了读者。他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养了6条狼狗,开一辆吉普,给在家上学的儿子编写语文教材,与修车匠、卖菜的商贩们断断续续地聊天,写年轻时就已经存在的构思。他不怕当年因为“皮皮鲁和鲁西西”获得的巨大名气随着岁月日见飘散,也不怕新写的童话让别人不喜欢,他的性格好像他剃得短短的头发,透着“坚持自己”的倔强。   9月18日,这个顺从于自己本性的作家却因为托马斯·布热齐纳的到来而破例亮相于媒体面前。   托马斯·布热齐纳,一个生于奥地利,成名于欧洲,受欢迎于全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奥地利,有97%的家庭拥有他的书,有88%的儿童认识他,有73%的6-12岁儿童正在读他的书。他的代表作品《冒险小虎队》迄今为止已在全球发行了3000万册,而在中国,《冒险小虎队》以强劲的态势荣登全国畅销图书排行榜榜首。此次,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特意邀请布热齐纳来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布热齐纳在北京成了忙人,去网站聊天、与小读者做游戏,后面还跟着德国电视台为他拍专题。百忙之中与郑渊洁见面的约定却是最让他兴奋的。   什刹海的边上,两位儿童文学的大师级人物就自然地坐在了一起。布热齐纳双目有神、吐字清晰,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动不动就大笑。而郑渊洁则稍显沉稳,话不多但冷不丁就来一句幽默,引得布热齐纳乐得嘴巴都合不上。例如,布热齐纳说他在中国的感觉特别好,因为有许多读者主动告诉他自己看过他的《冒险小虎队》,郑渊洁在旁边一听立刻逗他:“他们是我安排的‘托’。”布热齐纳一听哈哈大笑,也凑上一句:“你这样安排很好。”又例如,布热齐纳问郑渊洁:“你为什么写儿童书呢?”郑渊洁也不正经告诉他缘由,而是回答:“因为别的我干不了。”当布热齐纳听说郑渊洁已经“隐居”十年了,立刻瞪大了眼睛为自己能看到他而感到荣幸。   ■性情相投   经过交谈,郑渊洁和布热齐纳越来越投机,他们很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写作习惯,郑渊洁当年写皮皮鲁的时候,喜欢开着摩托车为自己的写作构思,而布热齐纳也说自己的灵感是不可能通过静静的思考得来的,他必须在运动中寻找灵感,布热齐纳的家在一个湖边,他经常开着摩托艇在湖面上跑来跑去。   他们对“盗版”的态度也惊人的一致。布热齐纳拿着郑渊洁送给他的《童话大王》问道:“你的书有盗版吗?”郑渊洁说:“有不少,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好事,你的作品好,才会有盗版。”布热齐纳则说,自己来中国前,有朋友告诉他,如果你的书在中国卖得好,就会有盗版,布热齐纳却对他的朋友说:“那说明我得到了承认,我觉得没什么不好。”   他们还都喜欢狗。郑渊洁的家里养了6条狼狗,布热齐纳也一提起狗就说个没完,说自己已经写了10本关于狗的书了。郑渊洁把存在手提电脑中的照片调了出来,给布热齐纳看,两个人在那里“指指点点”,有问有答,性情相投得像是哥儿俩。   ■截然相反   同为童话家,郑渊洁与托马斯的差异却也大得惊人。总的来说,郑渊洁属于很照顾自己内心的人,而托马斯却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作家。郑渊洁虽然仍然在办已经存在了18年之久的《童话大王》,但是,他几乎不征求读者的意见,问他现在的读者与过去他风靡时期的读者在欣赏口味和习惯上有何不同,郑渊洁摇了摇头;问他想不想知道别人怎样看待他现在的作品,他依然表示对此漠不关心,他不在乎外界的反映,甚至连上网也是前几个月刚刚开始的。他是一个很随意的作家,不强迫自己现在的作品超越以往,不限定自己的作品给多大的孩子看。   而布热齐纳则关注着市场的一举一动。他清楚地分析了欧洲儿童读者的“状态”———20%的儿童爱读书,20%的儿童根本不读书,剩下60%的儿童有时可能读些书有时根本不读书。为了吸引那60%的“部分”,布热齐纳会亲自与书的装帧设计者协商探讨,共同完成好的插图、有意思的小标记,让不爱读书的儿童受到吸引。有时,他还耍些“心眼儿”,让设计者在插图中把人物年龄画得大一点儿,让看书的孩子觉得自己在看比较“成熟”的孩子的书,从而产生出自豪感。   当年,有一位小孩子向布热齐纳“诉苦”,说自己根本不爱读书,因为许多书的开头都很无趣,在读的过程中也很无聊。布热齐纳于是把自己以前做电视的经验运用在写书上,讲究“几秒中内抓住眼球”,之后,他开始动脑筋让孩子们能够参与到自己的故事中,这成为了《冒险小虎队》最终受到青睐的秘诀,因为他开创了带工具阅读的潮流。《冒险小虎队》系列图书中,每本书都有一张光学“解密卡”,每到故事关键处,都要用到这张“解密卡”,将其平放在书中电脑屏幕一般的灰色图形上,调整好角度,就能清晰地找到破案的答案,否则就很难破案。   ■更大的不同   在浙江少儿出版社编辑袁立娟的眼中,郑渊   洁和托马斯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是袁立娟为托马斯的书在世界畅销感到欣喜,为郑渊洁的书难以走向世界而遗憾。袁立娟是当年让无数个孩子爱不释手的《皮皮鲁》一书的责任编辑,现在则是《冒险小虎队》一书的责编。   袁立娟现在仍然关注郑渊洁的作品,认为他后来的创作中有很多作品可以与《皮皮鲁》相媲美,但是郑渊洁的作品到达最远的地方是东南亚地区,无法像托马斯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更多的少儿读者。对此,托马斯说出了他感觉的原因所在,第一,世界文化的宏观背景是以欧美文学为主流,第二,欧美国家对自己的强势地位感到“心满意足”,对外来的文化并不是那么积极地吸收,甚至许多人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对中国最新的变化了解得不多,第三,欧洲对中国的绘画等艺术非常认可,这是因为艺术品是直观的,而文学是需要翻译的,是间接的。   当时在场的郑渊洁的朋友,接力出版社的白冰先生和海格立斯贸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蔡鸿君先生对托马斯的观点表示认可,但他们加入了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文学翻译界的力量不够。   这么多人为郑渊洁的作品出谋划策,郑渊洁领情但似乎却并不太在意,问他想不想“走”得更远,郑渊洁只有简短的两个字:“不想。” 相关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