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馒头应该是一种最具象征意义的食品。唐朝诗人王梵志就是以一首“馒头诗”流传后世的。“城外土馒头,馅子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在王梵志的诗里,馒头象征着人的最终栖息地。现在农村死了人的供品往往就是点了红的馒头,大概就是从王梵志的“馒头诗”得到启迪。不过,那时候的馒头还有包子的职能,现在的馒头就是馒头了,也很少有人真把馒头当作最后的栖息地。
有很多俗语俚语是关于馒头的。比如“不蒸馒头争口气”、“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这个馍就是馒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很多地方是这样称呼馒头的。
说到馒头的象征意义,我想起文革时候一个关于馒头的真实故事和笑话。
陕西农村土灶都有一个很高的砖砌烟囱矗在灶房。文革时候,某单位炊事员正在蒸馒头的时候,烟囱倒了。这位炊事员哥哥拣起一块砖头砸破自己的额头,满脸是血。单位其他人跑来扶起他,这位炊事员哥哥很革命地推开扶他的人,很大义凛然地高呼:“不要管我,救馍要紧!”于是,这位炊事员哥哥成了英雄,进了革委会。
当然,这些都是旧事。
最近发生的关于馒头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我养的哈士奇喜欢吃馒头甚过米饭,大约是因为寒带出身的缘故,用吃馒头这样一个很北方的行为象征它的怀念故乡。另一个就有些扯淡和无厘头的滋味儿。
11月17日中午,300名河南大学学生手举馒头,在该校大礼堂广场对着馒头庄严宣誓,“忠于馒头,爱惜粮食”。宣誓完后,大家都将“道具”馒头吃掉。据活动的组织者说,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告诉大家,“每一个馒头都是值得尊重的。”进而达到不要浪费粮食的目的。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就不明白,几百号小公鸡小母鸡一样的男女大学生高举着馒头宣誓一下就能够忠于馒头了,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男女大学生们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极端弱智。
即使东方朔在世,也不会有这么滑稽的行为艺术了,忽悠谁呢?
[ 本帖最后由 DNA 于 08-11-20 17: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