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吹灯》这类玄幻小说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紧凑的情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系学生贾林每天上网阅读《鬼吹灯》,“虽然有人把这类东西归为‘无厘头’,但书中大多是小人物,让人觉得很贴近。
其中的胡八一和胖子,很贫,典型的京油子,但是对话会让人轻松一笑。”
记者注意到,糅合了现实和虚构、盗墓与探险等多重元素的系列小说《鬼吹灯》,在2006年“百度搜索网络小说Top10”中列居首位,受关注程度已超过2003年的玄幻小说《诛仙》。《鬼吹灯》的粉丝自称“灯丝”,百度“鬼吹灯吧”里的帖子已经超过29万条。该书自去年3月开始在网上发表。4月,起点中文网(下称“起点”)获得《鬼吹灯》版权,目前,该书每个章节的付费点击量都达到一万次以上。
日前,《鬼吹灯》的第六册《南海归墟》已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鬼吹灯》前五册已累计发行过百万册。自《鬼吹灯》走红后,盗墓类作品层出不穷。据《盗墓笔记》一书的编辑赵秀彦介绍,《盗墓笔记》面市以来,已经加印了5次,售出30万册。而《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盗墓之王》、《传古奇术》等作品在网上的浏览量也达到了上百万次。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周昕看来,好的恐怖小说一般都情节复杂,悬念层层。“看得非常紧张,这时候有人拍你一下,搞不好会吓一跳。”他表示自己读那些惊悚的、悬疑的或者探险盗墓的恐怖小说,主要是寻求一种刺激,觉得看着很过瘾。同时,盗墓小说本身也夹杂着理性、感性、推理和神秘的东西。
《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表示自己“既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业余写手”。这个目前居住在天津、曾经做过美术行业也做过服装生意的小伙子称自己的文化水平很低,“很多故事情节都是道听途说,很多术语都是自己瞎编的。”这个“见了文化绕着走”的人,据说很少看书,四大名著只看过《水浒传》。
因此,有人认为,从写作者自身的背景来看,盗墓小说和恐怖小说走红就是因为满足了读者的猎奇眼光,并无太多的文化内涵。
但也有读者不这么认为。网友“天之痕?神迹”在遍读盗墓类小说后认为,当下都市人像城市里的小土豆,被日渐平庸的生活麻木了神经,需要一种全新的刺激。高山大川、大漠黄沙、狼巢虎穴、上古遗迹,这些存在于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的情境,把自己的英雄情结再一次唤醒。就算我们日渐成为这个大机器一样的城市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我们的精神仍然可以在小说里跟着主人公一起去西域、去云南探险,那个世界里,我们仍然是小飞侠,是恐龙特级克塞号,是夺宝奇兵。于是每天晚上在网络上“盗墓”和“悬疑”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对此,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北塔分析说:“如今,媒体的发达使得信息的流动畅快得多。过去,一个内地的小孩和一个新疆的小孩即便是看同样的书,他们之间也不可能有什么交流,更不要说同步阅读。但今天,互联网让这些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阅读的整个过程成了一个充满互动的、娱乐的、甚至有游戏性的过程。”
据悉,“起点”目前库存9万余种、70亿字网络小说,每天有4000~5000名网络写手更新1千多万字的原创小说。并且这些数据还在以惊人的速度被不断刷新。今天,“起点”的日点击量早已过亿,但这个网站在诞生之初只是一个日点击量几乎为零的个人网站。
千喜鹤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主编项竹薇把网上阅读看成“一场快速而又实惠的心理体验”。她说,当一个传统出版社一年只能出版二三百本图书时,“起点”每天新增上百本图书,新增字数可高达1千万字,“这些数字对传统阅读来说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
在网络写手刘嘉俊看来,网络小说不应被冀望承担太多的社会功能。“许多白领以前不爱看书,接触网络小说之后,忽然发现读书也可以是快乐的,便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不自觉地寻找更多更好的书。网络小说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方式。”
盗墓小说走红,以及以25岁到30岁为主的青年阅读群体的出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项竹薇认为此类书的走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寻宝和探秘情结;二是读者内心里存在回归自然的探险精神;三是这些小说故事精彩,写得天花乱坠又活灵活现。
《明朝的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则认为此类小说反映了当下人们幻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和人性中对财富的窥探和痴迷,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现代社会一些人的内心空虚和寻求刺激的精神状态。
从事中西网络文学比较研究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教授指出,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兴盛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呈现出了一些鲜明的互联网特质:平民选秀、按需生产、海量内容、创造出新。而与此呼应的网络阅读现象正好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网络写作的催化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