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书籍
(2002-11-27 12:43:11)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我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
建朝最多的古都
(2002-11-27 12:43:12) 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之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十世纪初,在西安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个朝代,这十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前前后后共有一千多年。
西安地处陕西关中平原、渭水之滨,土壤肥沃,山川秀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今西安附近建丰京,定为国都;周武王灭商后,又在今西安附近建镐京,这是历史上在西安附近建都的开始,战国时期,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国在今西安附近北面的咸阳定都;秦王朝建立后,仍以此为都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他看到咸阳一带能控制西北和东南,进可攻,退可守,便取“长治久安”之意,在今西安西北约二十里处建长安城作都城。西汉的长安城,周长二十五公里,“墙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四面城墙各开三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三个门道,每个门道宽六米,可并排通过四辆大车。当时的长安城里,居民熙熙攘攘,贸易兴隆,经常聚集着数万中外商人。西汉都城长安的规模之大和市面之繁华,在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城中首屈一指。
继在今西安附近建都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之后,隋朝在今西安的位置上建立了新都城,取“兴隆昌盛”之意,命名为“大兴城”。大兴城呈长方形,周长约七十里,东西宽九千多米,南北长八千米,规模空前宏伟。皇宫区居城中正北,外面筑起一道宫城,宫城外为中央官署衙门集中之地;接着再加筑一城,叫皇城,皇城外是官吏和百姓居住的地方。都城内以贯穿南北的御道--约一百五十米宽的朱雀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南北大街和十四条东西大街纵横交织,将全城划分不一百零八个坊(居民区)和两个市(手工业区及商业区)。大兴城把皇宫区、行政区、居住区、工商业区严格分开,规划合理,布局严谨,街道整齐,井然有序。
唐朝将隋的大兴城改称长安,作为首都。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长安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人口达到一百万之多。唐代的长安城还汇聚了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和外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隋、唐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建筑,不但为我国以后历代都城的建设树立了典范,而且影响远及国外。日本的京都,建筑式样同唐朝的长安城非常相似,甚至也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西安--我国建朝最多的古都,以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古迹名播中外。名城西安,体现了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人民的高度智慧。
——————————————————————————————————————————————————————————————————
最早的兵书
(2002-11-27 12:43:12) 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许多宝贵贡献,这些贡献,不仅突出地表现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也表现在军事学术方面。我国古代的兵书,仅存留到今天的就有四、五百种之多,是军事学的伟大宝库。其中,《孙子兵法》是最早的一部。
春秋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为军事理论的研究和战争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出身将门的齐国人孙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共十三篇,约六千多字,对战争观、战略战术和治军原则等问题,都有系统精辟的论述。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兵法》还指出,“道”(即政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兵法》反对迷信,认为“先知(指事先了解情况,预先制订计划)者,不可取于鬼神”。
《兵法》以朴素的辩证观点,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战争规律,总结和提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这是它在军事学史上贡献最大的方面。比如书中谈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Ai危险);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又提出“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方法,即避免在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决战,而攻击疲劳的敌人于归途之中。《兵法》还强调根据战争双方的具体形势,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比如当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人时,可采用包围战;五倍于敌人时,采用进攻战;兵力少于敌人时,要善于转移;兵力远弱于敌人时,则避免作战。《兵法》提出的这些军事理论,是对战争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兵法》强调以法治军,严格军纪,赏罚分明,该赏的当天就赏,该罚的立即执行,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兵士勇敢作战,获得胜利。
《兵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它毕竟产生于二千多年前。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贬低士兵,片面夸大将帅的作用。没有区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等等。即使如此,它仍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国历代的军事家都把《兵法》作为军事科学的经典著作,国外也有《兵法》的多种译本,日本的军事家则把它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不仅在我国的军事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军事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