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29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轉]洗游泳池的女盥洗室跟女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暑期輔導升上了二年級 當然,打掃工作也換了... 經過多場決鬥、廝殺,總算是搶到了外掃區的工作... 為什麼外掃區的工作會這麼多人搶呢? 在籃球場附近可以順便打球? 在販賣機或是合作社旁邊可以買東西? 都不是...我們掃的可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有許多清涼養眼,給你熱一下的....游泳池 一群由禽獸組成的清潔團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往游泳池出發了... 大家到了游泳池以後,不外乎就是觀察一下校園中游泳池的女子生態 這時,突然衛生鼓長突然叫住我的名字說: "ㄟ!糟糕!我們掃這裡的竟然沒有女生,沒有辦法...那女廁跟女子更衣室就交給你處理啦~掰" "什麼!?我?" (留下一臉錯愕的我...) 該死,這一種會有上萬個人應徵的工作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拿到手了!心中激起了無限的喜悅>"< 但是...我在門外走來走去,就是不敢進去... "XD!裡面該不會有人把? 要是有人的話怎麼辦?" 幻想的情況1: 女:阿~你是誰?(尖叫樣) 我:抱歉,我是來打掃低! 女:喔~那你順便幫我刷背把 我:義不容辭! 女:阿~~~不是那邊啦~~~ ...XD!哪有這麼好康的...說不定是.... 幻想的情況2... 女:是誰!? 我:抱歉,我是來打掃低! 女:阿,抱歉,我誤會你了,為了補償你,就讓你看我洗澡把! XD!這樣也不錯...不對...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 裡面沒有洗澡的聲音,應該沒有人才對...好,就趁現在趕快把垃圾撿一撿走人把... 果然!裡面一個人都沒有,就這樣我進去每一間盥洗室把垃圾撿一撿,就撿到最後一間的時候,突然有一群女的三三兩兩走近來... XD!看到這種情況,不知道為什麼習慣性的就躲進盥洗室裡面,拉起簾幕,等她們洗完澡離開... 這時我聽到... A女:小心一點喔,剛剛外面那些掃這邊的男生都用很色的眼光在通看我們 B女:對阿,待會我們淋浴的時候自己也要小心一點 C女:說不定他們已經有人躲在這裡面了呢! 這時眾女發出一陣大笑,就去洗澡了... (該死....) 突然,有一個人拍拍我的簾幕然後問說,裡面有人嘛? XD!是一個女的...怎麼辦....>"<                打得好累...........待續
沙发 2#
 楼主| 孤独な羽根 发表于 04-8-27 14:12:3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 有人发贴子提问 提问 美少女系動畫如: 魔力女管家 星空的邂逅 青出於藍(近期的...之前的想不起來...)等...... 男生看了會覺得[這個讚!][好萌啊!]之類的心情,因為其內容大都採少男多女的主線,故事主角都以男主角的視點在發展,而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女性 故其內容多半都以男性主視點為考量,都是一些"殺必斯"或者較為傾向男性觀眾的內容......(怎麼講呢...) ................................................. 總之我想知道的是,女性觀眾會喜歡看這一類的嗎? 男性的動機可能是為劇中女性角色而觀看....... 而女性觀眾觀看的動機除了純劇情關係外,還有其他的嗎? (....廢文章....表達不出想說的....) **************************** 然后有人回答 嗯... 我也曾經為了18禁書物被我妹拿去班上傳閱(女生班)而困惑許久... 有一天,我妹收到一封E-MAIL,上面有檳榔西施系列照XD? 我妹就指給我看說哪幾隻很漂亮,哪幾隻沒氣質等等. 於是就開始了以下的對話: 我:很奇怪咧~那個西施漂不漂亮跟男生關係比較大吧?為何你會喜歡看這些東西?純粹只是為了評論長相? 妹:我問你,你覺得濱崎步可不可愛? 我:還不錯... 妹:那你覺得傑尼斯的XXX帥不帥? 我:應該算是滿帥的吧? 妹:你看帥哥都感覺得出他帥了,我看美女會不覺得她美嗎? 我:...... 沉思30秒後(好快= =")我決定提以下的問題... 我:就算美女妳們也會覺得漂亮好了,我想問一下你們看18禁書刊的感想XD? 妹:看長相看動作看線條啊? (本來想問說看了會不會有衝動?不過想說這種鬼問題問男生都不一定會回答了XD所以沒問...) 我:那你們看無碼的時候主要會看哪裡啊? 妹:你看哪我就看哪= =" 我:...為何女生會看那@O@"? 妹:當你看無碼做動作時你會避開男生那個地方嗎? 我:不會啊.我主要是看那個情境,以及女演員長得漂不漂亮而已@@" 妹:那就對了,我們也是看情境,只是我們也同時看那個男演員的長得帥不帥,以及技巧夠不夠好而已. 到這裡我就全明白了,其實美麗的事物大家都愛看,邪惡的東西大家都愛想.只是女生基於矜持不能表現的太明白,而男生比較不要臉而已XD 然後我順便問了以下的幾個問題 我:那為何女生喜歡BL? 妹:我有喜歡嗎? 我:你沒有我知道,可是你不是很多朋友喜歡嗎? 妹:男生也有喜歡GL劇情的人吧? 我:是啊~可是不是全部都喜歡,而且女生要夠漂亮... 妹:那就對了,女生也不是全部都喜歡BL,而且你有看過我們說過我們連228紀念公園那些老變態的BL都喜歡嗎@@? 於是,我又領悟了另一樣.其實BL或是GL,只要美麗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原諒及接受的XD 以上是我跟我妹當初討論出來的結果,也算是我到目前為止對於這方面的主要觀念.如果有錯,只有兩種可能 1.我跟我妹癖好比較奇怪 2.我妹不是女生XD 大概就是這樣了. 套回你的問題 你萌我萌大家萌 男萌女萌一起萌 如此而已XD
板凳 3#
 楼主| 孤独な羽根 发表于 04-8-27 14:13:1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殺必死動畫之所以會越來越多,是因為作一部殺必死動畫不用耗費太多成本,不用壓榨太多腦漿,更不需要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好劇本 作好一部殺必死動畫只需要兩種東西:人物,殺必死 "就這樣?" 對,就這樣 首先講到人設,人物特性凌駕人類常識所能理解的合理性的情況下,不管是巨乳外星純情女老師,沒有血緣卻住在一起天天叫你起床的妹妹,意外掌管女生宿舍後意外發現青梅竹馬的女高中生,右手變成的小女生,垃圾場撿到的人型機器人 只要夠萌,哪有什麼不可能? 對,跟著現實走就不叫ACG了 那劇情? 誰會管劇情? 反正每集都好巧不巧女主角走在路上會跌倒,跑個兩步會爆衣,片尾固定會入浴,三不五時會逆推,洗個溫泉會走錯間,看到櫻花就想告白,坐公車會遇到痴漢,在山中會一起淋雨加迷路,全家人都不在的時候會感冒 "....太扯了吧?" 只要夠萌,哪有什麼不可能? 對,跟著現實走就不叫ACG了 結論就是,只要有美女能萌,只要有殺必死能食,一部動畫不管劇情多爛劇本多差台詞多鳥結局多唬爛,正式上映都會有一堆歐塔苦大力支持,固定時間跑到電視前看著螢幕意淫打飛機,想像自己是男主角,可以跟女主角女配角整天過著OOXX爆肝敗腎大失血精盡人亡的後宮生活 最後再請幾個大牌聲優推波助瀾,這樣的作品想不賣錢都難 所以吾人在殺必死動畫創造出來的空中花園裡看到的是,一句又一句枯燥無味的台詞,一遍又一遍不切實際的劇情,一場又一場狗屁倒灶的戲碼,以及一大堆又一大堆,令人作噁的殺必死畫面 "啊~討厭!那裡不可以~" "大哥哥我最喜歡你了~" "要拯救世界,只剩下一種方法了!" "你相信兩人一起落榜就能得到幸福嗎?" "讓老師用身體告訴你大人世界的美妙吧~" "我就是你命中注定的未婚妻,請用盡全力愛我吧!" "主人,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專用女僕了,請多指教." 巫女妹抖死褲水 熟女御姊小蘿莉 只要重新排列組合一次,馬上又是當季新番 其因無二:作好一部殺必死動畫只需要兩種東西:人物,殺必死 反正殺必死的中心思想就是千推千千推,萬睡萬萬睡 如果製作過程中不幸脫產出幾個黑馬級萌角,又能靠著週邊產品多撈幾筆 所謂供需平衡的道理就是這樣來,沒有歐塔苦肯砸大錢買精品,就沒有廠商肯花時間想精品 所以我說歐塔苦都很可悲,明知道2d人物看得到摸不到還是一樣萌萌萌,新番照看精品照買,空虛的不只是荷包還有心靈 總而言之,靠殺必死起家的作品不一定會大賣,但是絕對不會賠 所以這幾年的動畫會越殺越嚴重,反正歐塔苦的錢好賺
马扎 4#
 楼主| 孤独な羽根 发表于 04-8-27 14:13:5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蘿莉or羅莉這詞的由來是源自於原為俄裔美籍小說家---納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1977),在法國所完成的一部長篇作品。《羅麗泰》(Lolita,1955)中文通常譯為羅麗泰,或是洛麗塔,抑或蘿莉塔。作者生於聖彼得堡(即列寧格勒)。此後住在歐洲,主要在柏林,並成為享有盛名的蘇聯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學評論界定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散文體大師。1940年舉家移居美國,在韋利斯里學院任教,同時享有哈佛大學的鱗翅目研究基金(Nabokov同時也採集蝴蝶標本)。還翻譯普希金長詩《葉普蓋尼﹒奧涅金》,使用直譯法,注解多於翻譯加原著的份量。 在康乃爾大學教授俄羅斯文學,長達11年。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寫小說,以教書經驗寫成的小說《微暗的火》,一邊研究著一位風格隱晦的作家,一邊在學院文人堆裡勾心鬥角。帶著家人一生住在旅館。而在不同的著名大學,到處教授文學。雖然後來改用英文寫小說,卻不願意進教室,他會寫講稿,讓他的太太,到教室去念給學生聽的事。他幾乎不和任何記者直接對話,總是人家寫了問題,他作書面回答。不是害羞,而是一種深刻的恥辱感-因為他不能準確發音,不能說。 《Lolita》的創作動機蘊含極久,據Nabokov本人發表的記事,早在柏林時期,就已經開始孕育這個童女戀的故事,當時他正在巴黎養病(脊間神經痛)。其動機據他本人表示,始於報紙上一篇關於實驗人員引誘猴子畫出圖畫的報導。終於在1937年於巴黎出版俄文版的《魅人者》(The Enchanter),這三十頁的短篇故事便是Lolita的前身,也是Nabokov最後一本的俄文著作,翌年他就移居到美國去了,時年四十。《魅人者》後來由其子譯成英文版,在美國發行。(1986年)Lolita的出版過程十分曲折,Nabokov開始重新構思這個設定,並打算以英文進行創作。(1949年)寫作進行了很久,50歲的Nabokov想要賦予這個故事,更多真實性和地方色彩。 《Lolita》於1954年春天脫稿,原本想要以匿名發表,後來為了對自己的寫作事業忠實,Nabokov決定署名。他找了四家出版公司,都對該書大為吃驚,由於道德因素四家出版商全部拒絕出版。最後由法國巴黎奧林匹亞出版公司出版。(1955年)造成不小的風潮,讀者反應毀譽參半,但此書的確造成搶購。當時保守的美國著名作家格林,在泰晤士郵報上刊登書評,將此書喻為1955年三大佳作之一。很快的成為國際暢銷書,陸續在英國、加拿大出版,1958年終於在美國發行。英國政府曾經召開會議討論,是否禁止該書出售,最後並未達成禁書決議,使Lolita不至遭到《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樣的厄運。 故事內容是敘述有一個中年男人,對小女孩特別情有獨鍾,最後遇到一個十二歲少女---羅麗泰發展出一段戀情。結果Lolita遂成了戀童癖(幼女)的代名詞。電影的設定,則是把女主角的年紀變大了三歲,以免過於聳動。曾有兩度改編成電影,第一次是1962年由已故導演史丹利.庫柏立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黑白片,由老牌演員詹姆斯梅遜(James Mason)演男主角,蘇麗文(Sue Lyon)飾演Lolita。中文片名翻譯成富有詩意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當時因為民風較保守,處理床戲多是點到為止。第二次拍成電影是在1997年,由Adrian Lyne執導,傑洛米艾朗斯(Jeremy Irons)演男主角,Dominique Swain飾演Lolita。 第二次改編的電影較忠於原著,因大膽處理床戲,加上主題有爭議,並未能在戲院公開上映,只在錄影帶和DVD租售市場流通,中文片名翻譯成「小情人」。除此之外,這個設定,也在許多作品中被引用。Lolita已經成為一個通用的字彙,指年輕而挑逗的女孩,或是戀童癖的少女對象。然而,這樣爭議的、有著淫穢代稱的角色,卻出自一位文學教授優美流暢的文筆,並曾獲選紐約公共圖書館1995年「世紀之書」(books of the century)中「當代文學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modern literature)類,以及美國藍燈書屋1998年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的第四名。然這個故事廣為人知,還是得歸功於史丹利.庫柏立克。 書中Lolita的原名是Dolores,Lolita是男主角對女主角的親蜜暱稱;Lolita是Lola的暱稱。作者選擇Lolita或Dolores都在隱喻某種悲劇。【註一】「儘管所有這些帶來的可怕絕望,我們生活在自我建造的天堂中,祇是這個天堂的天空是地獄之火的顏色,但它畢竟仍是天堂。」《Lolita》是部地獄式異色文學的典範,納博可夫在紙上建造出了一個美學地獄。Lolita所代表的性感少女,來自於書中的nymphets【註二】這個字,韓伯特心目中,九到十四歲,就快要成熟,有著致命吸引力的優雅、難以捉摸的蹤跡、狡猾迷人的孩子氣的性感少女。並非我們所想像的純真無邪,她們不僅狡猾,本質上來說是邪惡。當韓伯特和他的繼女,第一次發生關係的翌日早晨,韓伯特發現到其實他是被Lolita誘姦的。當韓伯特知道她,要去夏令營兩個月的時候大驚失色,居然要失去她,在nymphets時期中寶貴的兩個月美好的時光!這是韓伯特想出與她的母親結婚的原因。這是這本書的最弔詭之處-男主角和時間的賽跑。nymphets的壽命很短,過了十三歲,她們就將慢慢失去那致命的魅力,變得平凡無奇。 作者自己都在前言這樣說道:「整本書裡連一個猥褻的詞語都沒有,那些被現代慣例制約,而能面不改色地接受那些陳腐小說裡,大量污穢詞句的粗鄙之人,將會震驚於這本書裡,竟然會完全沒有這些用語。然而,若是為取悅所謂的衛道之士,企圖稀釋或刪去某些人會稱之為「催情」的場景,那麼《Lolita》就根本不必出版了。」在少年時期,與一個十多歲的少女,發生了刻骨銘心的初戀。這段短暫的戀情,因為少女的早夭而告中斷。但是,對少女身體特有的迷戀,卻伴隨韓伯特的一生。韓伯特-這位侃侃訴說自己犯罪過程的男主角,是位法國人,他把自己描述成一個英俊的中年人,對十來歲左右的性感少女有著無法自拔的迷戀。他繼承了一大筆遺產之後,移居美國新英格蘭的一個小鎮,房東太太Charlotte是個寡婦,有個十二歲的女兒,令韓伯特簡直是神魂顛倒。他遇到了他心目中的Lolita,一個充滿熱情與少女特有的狡猾的女孩,年僅十二,天真、挑逗、明亮、邪惡、成熟集於一身。 韓伯特對未臻發育成熟的青少女,有著依賴與癖好的心理,納博可夫有十分精彩的描繪,韓伯特為了接近這個小女孩,假意與她的母親Charlotte結婚。本以為能夠與Lolita長相廝守,但是寡婦發現了他卑鄙的目的。對韓伯特崇拜愛慕不已的寡婦,一天看了韓伯特的日記,知道韓伯特對女兒有變態的感情不說,自己在其眼中又醜又胖、愚笨、遲鈍,是隻令人噁心的老母狗之外,根本是塊絆腳石!她傷心且氣急敗壞地奔出屋子,被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撞死。 韓伯特欺騙Lolita與他一起旅行。在鄉村旅店,韓伯特如願以償地占有了Lolita的身體,但他也陷入了與這個詭計多端、喜怒無常的女孩的戰鬥中,不肯順從韓伯特心願的Lolita,時常給他出各種難題。留戀在布滿地獄火焰的天堂中,韓伯特每天都躲避警察與世人的追捕。終於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Lolita離開了他,永遠地離開了!他一廂情願地,認定的所謂愛情,在另一個成年男子的引誘下,被輕易地打碎了。之後面對重新開始生活,已為人婦的Lolita,韓伯特卻無法得到解脫。他找到了之前誘惑Lolita的男人,開槍將他擊斃,自己也坦然地面對追捕而來的警察。韓伯特對她有著情感上,和肉體上控制的慾望。不過,納博可夫本人的態度,卻會令許多評論家啞然:道不道德或情色的與否,都不是他想關注的重點。 《Lolita》的特別就在於,它用誠懇的(還有譏諷的)語調講述,但卻不為其行為辯駁:別忘了,是韓伯特自己述說,他是如何毀了一個少女的童年的;表面上,他控制了Lolita,靠著糖果、零用金的賄賂加以威脅利誘,使她跟他一起做這趟汽車旅行。但也不止一次,韓伯特流下絕望的淚水:當他覺得就快要失去她時,他的世界就會快要崩塌。在溫柔與粗暴的情緒、無助地依賴和滿佈的疑心中,這又是個令人心傷的慾望之旅。隨著韓伯特的真情告白,而陷落與清醒的同時,又不禁為作者的敘述安排感到佩服。納博科夫豐富多樣的詞藻和描寫方式,確立了《Lolita》的價值,他在慌亂與亢奮的情態中,表達了社會中一些真實的現象和心理層面,又在真實中,寫下了所有事件的模糊性和可疑性(包括主角的懺悔)。Lolita那是一個印記,烙在浪漫與掙扎、靈與欲、道德與敗壞的男人身上。攸關淫慾、占有、嫉妒等赤裸裸的愛慾,而這個難以見容的不倫之愛。以前是眾人三緘其口的禁忌,文字與影像的幽冥界,現在則總是難逃聳動誇張的濫情處理,要不是浪漫得太唯美,就是反抗得太矯情。 世界各國對於兒童的性的方面的法律保護,絕大部分是嚴格的,但對於卡通、漫畫、戲劇,文學中的戀童或兒童色情劇情的容忍度就不同,以《Lolita》1997年的電影版本來說,巴西、法國、日本是PG-12(輔導級);義大利是14禁;葡萄牙及荷蘭是16禁;美國及大部分歐洲國家,台灣及香港是R級(限制級,第三級,18禁)。成人以兒童為性對象的倒錯,被稱為「孌童癖」或「孌童症」,使用Paedophilic【形容詞】或者是Pedophilia【名詞】),典出希臘字的「Paedo」(兒童)。基本上在日本不太用這個字。
草席 5#
哈姆雷特 发表于 04-8-27 14:17:5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6#
 楼主| 孤独な羽根 发表于 04-8-27 14:18:39 | 只看该作者
恩.....某KUSO论坛转来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