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幻想文学院

搜索
热门:
查看: 22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永恒的童话——致孙幼军同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可乐无限 发表于 03-10-7 16:16:17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恒的童话 ——致孙幼军同志 翟泰丰 幼军同志: 谢谢您6月17日送来两本新书:大作《小布头新奇遇记》、《葛嘟嘟大师》,并致以衷心的祝贺! 一 您做了大半生教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少贡献。但您始终未放下手中的笔,为孩童们写了很多童话作品,并且在国内外童话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小布头奇遇记》、70年代的《玩具店的夜》、80年代的《吉吉变熊猫的故事》、《怪雨伞》等许多长、中、短篇童话优秀之作,都展示了您的童话作品按孩童境界中的无穷魅力,为孩童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无限美好的足迹,为孩童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和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无处不神奇,无处不情趣,无处不鲜花无处不小溪,无处不善良,无处不美好,无处不亲情,无处不和谐…… 从《小布头奇遇记》到《小布头新奇遇记》,从20世纪60年代(1961年12月)到21世纪开年期(2003年1月)历经了整整42年光景,在这期间您一直伴着孩童们漂游在神奇的童话世界里。引孩童们在神秘中寻觅情趣,领悟事理,懂得善与美……给他们以甜蜜、幸福、亲情、友谊。 童话的巨大魅力在孩童们的心灵里;童话的历史地位在人类繁衍承袭之中。“从娃娃抓起”,童话是永恒的园地! 您的童话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入孩童们的心灵世界,用孩童们的语言与情趣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所有故事情节和故事内容都那么适应孩童们的心态,所有拟人的小玩具、小动物都那么活灵活现,自然而又巧妙的进入孩童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永不分离的伙伴。 二 读您新作《小布头新奇遇记》我深感您的童心依旧,想象更丰富,幻想更奇特,笔触更酣畅、更动情、更幽默、更生动、更深刻,似乎在引领孩童们寻觅一个新的童话天地。 如同您所说的,您身边那群孩童们把您从“孙叔叔”,追问成了“孙伯伯”,又追问成了“孙爷爷”。而追问您的孩童们呢?恐怕也从孩童们——少年——青年——成为壮年了。一代又一代孩童们总在追问您,可见您和您的童话的引力,似乎已变成牛顿的“万有”了。 您魅力之所在,是您所塑造的童话人物魅力的呼应! 您的童话艺术魅力的所在,则是您作品中人物人性化、个性化童话偶像魅力的呼应! 三 您的《小布头新奇遇记》我一口气读完了。您的这部书似乎把我也引入了朵朵和小布头的世界,为他们终于如愿返回外婆家而“乐疯了”……怨不得孩童们总要追问再追问……因为两本奇遇记里的小布头,都有一个共同的魅力,这就是小布头的心灵历程已经和孩童们的美好心灵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了;小布头的命运也已经和孩童们的情感命运汇为一体了,他们似乎在“同生死、共命运”;小布头勇敢、坚韧、不忘朋友的人性化品格和个性化性格,已为孩童们深深地淑爱着……就像朵朵离不开小布头一样,孩童们都离不开小布头。那是因为小布头已经被您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性、有个性的童话人物。他已经成了与孩童们命运相关的好朋友,所以孩童们才关心他的命运。这就是童话得以赢得孩童们的魅力所在。 您的“小布头”之所以总是被孩童们不停的追问“后来呢?”“后来呢?”……还因为两本小布头奇遇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他以许多十分惊奇的故事牵动出于不同时期孩童们那颗天真稚气的心。小布头河里遇险被大鱼吞进肚子……孩童们惊得要哭,突然那条大鱼又把他吐出来,孩童们又嘻嘻笑。当大鱼告诉小布头有人撒毒药、用炸药炸鱼时,孩童们又会同情大鱼,帮小布头找幼儿园阿姨……还有当小布头为找不到幼儿园也就找不到布猴子、小黑熊、小布老虎急得要哭的时候,又遇到了黑猫巫师,遇到豆豆阿姨再与朵朵相识,以后再成为与朵朵“共患难”的好朋友。一节一节的故事都必然使孩童们陪着小布头在心灵历程的故事中一同走到一个“后来呢?”又一个“后来呢?”…… 如果童话里没有这么有趣、幽默、惊险的故事,很难想象孩童们会如此急切的追问“后来呢?” 您的小布头之所以被孩童们所喜爱,爱不释手,还因为小布头总是和孩童们的情感相通,心灵相伴,成了孩童们须臾难分的好朋友。小布头为了朵朵,自己受尽了挫折。先是因为在姥姥外出买菜的时候红脸蛋儿阿姨偷试豆豆阿姨的裙子、姥姥的金项链,不料姥姥突然提前返家,就急慌慌把项链绕在小布头身上,塞进衣兜儿里。后是又被小偷从买面条的红脸蛋儿身上掏出去当了俘虏进了八哥笼子。可是在铁笼子里小布头不是先想自己如何逃命,而是念念不忘朵朵,生怕朵朵被那个“小胡子叔叔弄上飞机了”。小布头担心“朵朵一定会哭死的!”这可怎么办?为朋友急得要死,一夜没睡。而朵朵呢,为了找小布头,他在地板上找、桌子底下找。姥姥也帮他找了“满头大汗”。姥爷也钻到写字台底下甚至搬开柜子找,就是找不到…… 您的“小布头”之所以让一代又一代孩童们都那么喜欢他,还因为小布头总给他的好朋友们带来新的高兴。在《小布头奇遇记》中小布头和他的朋友们都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那里边讲的是萍萍与小布头、三轮车与小电机、小布头救芦花鸡、四只老鼠拿小布头当点心、大铁勺与臭稀饭、还有小布头坐风筝以为坐飞机的故事……而这个“新”小布头则生活在21世纪开纪的年代了。他交了许多新朋友,遇到的都是新鲜事。就说他这个朵朵朋友吧,简直成了他们家的中心人物,胖嘟嘟姥姥甭说啦,就连那位眼镜姥爷在朵朵要到美国找爸爸、妈妈的时候还劝姥姥别哭呢,自己却“把手指伸到眼睛下面擦眼泪了”。送朵朵上飞机那天,朵朵的眼泪和姥姥、姥爷汇合成了一条又一条连在一起的“小溪”。 小布头更舍不得朵朵。幸好有黑猫巫师帮忙,他竟然上了真飞机,也出境旅游到了美国。而且还住在“阔佬”青青的小洋房里。不但如此,小布头还坐上了青青真的白色大奔驰。在美国找到朵朵后,还陪朵朵上了美国的幼儿园。他的好朋友朵朵还有一个英文名字“皮特尔”……朵朵和小布头还交了许多新朋友,“詹姆斯”就是其中一个,就是那个自称就叫我“叽哩”的小松鼠,这个“叽哩”告诉朵朵,我们这里“除了国王,大伙儿冬天都得饿肚子……”“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穷的穷,富的富!”这倒唤起朵朵和小布头的怜悯心,为了帮助“叽哩”, 他们偷偷在家里收藏捡来的核桃,引得满房间腐臭,找来爸爸的痛打,……这一切都表明,不愧是“新”小布头了!这个“新”太重要了,一跨42年,42年后的小布头已经生活在新天地了。您的这部《小布头奇遇记》也就得加“新”字了,因为您的读者也都是新的了,所以这个“新”又给了您的童话以新的生命力,让今天的今天的孩童们更喜欢。这个新小布头似乎比原来那个小布头现代化了许多,而且少了点任性,更多了些亲和与友善,整体素质提高了。 四 您的童话创作之所以屡战屡胜,其缘由就在于您已娴熟的掌握了童话创作的规律。《小布头新奇遇记》又是一个成功之作,真令人高兴。 读您的《小布头新奇遇记》引我在童话理论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思考(我本是童话外行,可能是狂妄之言),童话是文学,但又有其特定的童话文学规律;童话是儿童文学,但又区别于一般儿童文学。其主要特征是:以稚幼的拟人化人物,塑造充满童趣的真人物形象;以稚气的朦胧幻想描绘童话色彩(黑猫、白猫、黑巫师腾飞上天,天上的五彩云,地下黄色房子,一片朦朦胧胧……),创造充满憧憬的外在环境;以拟人化人物的故事与情节,进入真人物的童心;以拟人化人物的心灵路程,进入与真人物同行的心路历程;以拟人化人物的命运遭遇,牵动真人物的命运关怀。这一切就是您的童话魅力之根。它牵动千千万万小读者的心,一股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小读者,小孩童们不停地追问“后来呢”。这追问正是孩童们从您童话中萌生出来的稚幼的幻想、情感的关怀;这追问正是孩童们从您童话中被唤醒的天真稚幼的心灵世界放出的缤纷异彩;这追问正是您在童话中所塑造的感人艺术形象在呼唤美好、善良、纯朴、圣洁的童心…… 总之,我以为童话是文学,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文学。童话是儿童文学,但又不等于一般儿童文学。他有自己独特的天地,独特的读者范围(就一般而言)和独特的创作规律。 此外,插图在童话文学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因为她给孩童读者以直观的形象。插图与文学同生于一部童话作品中,相互依存,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所谓“图文并茂”。您硬拉着沈培先生画插图,说明您对童话中的画是非常看重的。沈培先生为您的两本“小布头”做画,为两部大作添增了不少光彩。画面使书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是充满童趣的。他确实画得好! 我的意见对耶?错耶?尚盼您斧正、指教。 翟泰丰 2003年7月3日 (此文发表于《文学报》2003年9月18日(第1437期)第四版)
[此贴子已经被飞龙在天于2004-5-2 10:49:19编辑过]
沙发 2#
月光取暖 发表于 03-10-8 12:25:2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看小布头的时候,我好像是刚上小学,那时候的一本书才一两毛钱哦。 我很喜欢小布头,还有小芦花,大铁勺,以及梦中像鸡蛋一样大的麦粒…… 当然还有奸角,像什么鼠老大老二老三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