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按:《大学生》杂志太小气,没有网络版,我只好买了书后全文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也不容易
from 《大学生》2010年11月号下半月刊 记者:朴添勤,邱子奇 郑亚旗,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在爸爸精心设计的教育模式下长大,18岁之前就实现了经济独立,现在他把郑渊洁这个品牌资源利用得堪称完美,他说:“这事儿别人都干不了,只有我行。”2010年9月28日,郑亚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提及名人老爸他总是直呼其名,好像跟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电脑里面有黄金 习惯了郑渊洁的和颜悦色,刚上小学的郑亚旗就被老师的严厉吓到了,于是郑渊洁决定让他在家读书,请了老师,腾出个房间做好课桌、讲台,一对一授课,一天4小时。郑亚旗说,别看只有四小时,但一天下来是很累的,因为他必须对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出反应,没有开小差的机会。虽然每天安排郑亚旗上课,但郑渊洁打心眼儿里觉得上学这件事儿并不是那么重要,实际上在郑亚旗一二年级的时候,爷俩就开始讨论是不是可以小学毕业就不上学了,最后的结果是不管上不上学,到18岁之前儿子要什么老爸给什么,但18岁之后儿子不仅要自己养活自己,还得尽孝道。对此郑亚旗幽默地说:“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你养我18年,我得养你18岁以后的这么多年,还是你划算。” 郑亚旗说,郑渊洁绝对算得上是个新潮的爸爸,在他看来一个星期上三天学就够了,剩下四天应该用来接触别的东西,还经常请假出去见世面。“上小学时,郑渊洁就经常带我接触各种新鲜事物,钢琴,保龄球、网球、台球,样样都试着学学,他甚至还带我这个小学生去ktv(那时候叫卡拉ok),去酒吧,虽然他自己不喜欢漫画书、动画片,但买了很多漫画书,给我触这些东西的机会。” 一天一个好友叫郑渊洁去清华大学见识一下多媒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让儿子错过呢,于是老师得到消息:郑亚旗又肚子疼了。“老说我肚子疼,我都不好意思了。”郑亚旗说,“什么是多媒体啊?当时觉得很新鲜。去了之后看到,有图像有声音能同时做几件事情,现在听起来感觉是老掉牙的事儿,我们手机就是多媒体,但那时候真是觉得很好玩,很感兴趣。里面游戏、电影什么都有,比我玩的游戏机好多了。” 当时价格很贵,连光驱都没有,但在郑亚旗的要求下,郑渊洁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台在当时看来功能很强大的386多媒体机,不仅让郑亚旗好奇心爆棚,也是他锻炼动手能力的实验室,更是他实现经济独立的大功臣。 为了玩儿游戏,郑亚旗必须不断升级电脑,很长一段时间内鼓捣电脑几乎成了郑亚旗生活的全部,拆了装,装了拆,每次出问题时他就心急火燎地跑去中关村。电脑硬件那点事儿就在拆装的过程中弄得门儿清。“我喜欢拆东西,没多长时间就知道怎么拆了再装上,那个时候很少人用电脑,出了问题郑渊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谁都解决不了我电脑的问题,就自己摸索。” 1997年,很多人还没用过电脑,郑亚旗就开始接触到Internet。“我看到有七八个中国人编了中文的个人网站,放在互联网上谁都能看,我想我要是有一个网站,往里面写什么都行,全世界只要能上网的人输入这个网址都能看到我的信息,这太有意思了。”于是,他萌生了给自己建立个人网站的想法,这可是大费周折。“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书也买不到,但已经有中文网站的人往往会在网站上留下自己的邮箱,我就给他们发email,问他们怎么建个人网站,他们都比较乐意告诉我,还给我发了好多英文的书,我也看不太懂。按照网友的指导,看不懂英文就拿着一个叫好译通的东西查。那个时候还没有FrontPage这样的软件,只要把东西一填就自动给你生成网页,那时候要跟dos一样用代码一行行写的,跟写程序似的,比如这段代码是插入图片用的,那段是插入文字用的,全是代码,特别复杂。那时个人主页只能放在美国,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个人主页的存放空间,在一个外国的主页注册的,用FTP软件,把网页传到外国去了,网址是外国的。” 在不断解决问题,建立自己个人网站的过程中,郑亚旗无意中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如果中国人能有一个这样的空间,以后这个网站肯定生意不错,虽然当时互联网上只有那么十几二十人编了中文网站。没想到过了半年,丁磊就拿了几十万块钱买了一个服务器,开了网易,网易最开始的业务只有一个就是个人主页存放,就是给中国人提供一个中国的个人主页存放空间。” 小学生找工作 郑亚旗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做个人网站的过程中认识的,其中有几个电脑报纸和杂志的编辑,聊天的时候郑亚旗偶然说到,“你们这报纸上文章写的一般,我都可以给你们写”,编辑眼前一亮,慢慢地郑亚旗成了他们的主力作者,一共写了近百篇稿子,包括游戏攻略,电脑硬件的评测,比如某个硬件好不好用大家怎么买等,郑亚旗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是稿费,这时候郑亚旗才十四五岁。 1998年底~1999年初,他就开始考虑怎么挣更多的钱养活自己了。那会儿企业上网兴起,郑亚旗在网上认识了几个大学生朋友,都是做网站的高手,他们合作成立了一个工作室,给企业做网站。当时制作一个老板头像加公司介绍之类特普通的页面,就收1万,“因为那时候很难找不着人会做这东西,不像现在你到中关村随便拉10个人恨不得有12个会做的。我们有的人负责去拉活儿,有人负责美术,我负责写程序的、编页面,当年很多著名公司的中文网站都是我们编的,做了一两年也挣了一些钱。” 郑亚旗说。 到了18岁,老爸要求郑亚旗交房租水电。“我想跟他一块儿还得交房租,还不如自己出来住呢。”单独住后,郑亚旗就开始找工作了,可小学学历成了他的拦路虎,碰了很多次壁后,好不容易遇到个面投简历的机会,他兴冲冲地跑过去当面交上简历。“那人看了还是同样的问题,小学毕业?还北京户口?可能是觉得北京户口很少小学毕业来找工作的,就过来摸我腿,说你是不是有残疾在家上不了学啊?” 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老爸郑渊洁给支招,“别人大学毕业要求工资1500,你可以要1000,甚至900,500你也干,如果试用期过了后,这个老板觉得你干得好,还给你这么少的工资,你就可以不干了,因为这个老板没前途,所以这个公司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后来赶上一个报社改组,招大量的技术人员,郑亚旗觉得机会来了,就去这个报社应聘网络技术部,这次他听了老爸的建议,降低工资条件,以动手能力取胜。“我说反正你们也着急找人,也别管我什么学历,只要你要求的事儿我能完成甚至比你要求还好不就行了嘛!” 郑亚旗获得了上机操作的机会,技术过关,当即被录用。工资是试用期900块钱。“同一批进单位的就我工资最少,但半年后我就是技术总监了,三年后,21岁,我辞职了,因为已经很了解那个单位了,觉得那不是我一辈子的发展。” 包装郑渊洁 跟很多名人的孩子一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亚旗也一度非常抵触别人提到他是郑渊洁的儿子,在报纸上写文章都用笔名,曾经工作的报社都不知道他老爸是谁。原因很简单,“干什么事儿都会有人出来说:就是因为他爸。” 现在,郑亚旗想通了。“就像有人说张艺谋不就是有钱吗,给我那么多钱我也能拍;说女主持人不就是因为长得好看吗;说姚明不就是因为父母给了高个子才能打好篮球吗。这种说法太幼稚、太片面,完全不用理会。” 想明白这件事后,他发现郑渊洁这个资源有太多可挖掘的空间。“其实我一辈子就做报社的事儿也没什么不好,但是你有这么好的资源不去利用,还抱着金碗要饭,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郑亚旗说。 可郑渊洁是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标准作家,从不参加宣传活动,曾在出版合同里面写明不签售、不参加任何宣传活动,即使这样他的书也能卖100万本,他觉得能卖一百万够吃够喝就行了。 面对思想新潮行为守旧的老爸,郑亚旗挖掘起他的资源来并不那么容易。“我跟他说,你的书不拿出来宣传太可惜了。哈利波特的书每月在中国儿童读物排行榜上都是前几名,你这个连排行榜都没有进去,太丢人,他还狡辩说那是因为哈利波特英国小孩儿少他必须卖到中国来,我就反复跟他说太丢人……”可能是不想太丢人或者是想看看郑亚旗到底能做得怎样,最终老爸被儿子说服了。“他说那好,我交给你去运作。” 这下郑亚旗可以大展拳脚了,从报社辞职后,郑亚旗就开始做《皮皮鲁》杂志主编,筹备皮皮鲁讲堂,做《郑氏胡说》,样样做得有声有色。最近他又把郑渊洁所有的作品资源重新整合、重新包装,出了《皮皮鲁总动员》系列书,现在已经出到70本了,“上市第一个月中国儿童读物排行榜前十名里面有四本是我们的书,第一名也是我们的。整个过程,包括联系出版社都是我运作的。”以前郑渊洁的书一年卖一百万左右,郑亚旗组织重新包装运作以后,《皮皮鲁总动员》四年卖了两千多万本了。 “这个品牌如果我不去管理的话,他自己是不会干的,他觉得这些都是商人干的事儿,我就踏踏实实写我的东西挣我的钱就完了,我觉得别人也不可能操作好,不是因为他们水平不行,是他们跟郑渊洁沟通不了。”郑亚旗说。 说服郑渊洁做皮皮鲁讲堂,也费了我一番心思。“他不是给我编了很多教材吗,后来我跟他说你应该开一个讲堂,我雇你当老师教小孩儿写作文,你可以把给我编的语文教材为基础,但是你要多教他们做人的事。 郑渊洁觉得,天天教课不是我这样的人该干的,应该是他讲一遍给老师,然后让老师再给孩子们讲。郑亚旗这样对老爸说:“孔子是大师吗?孔子实际上一个字也没写过,都是学生给他整理的,苏格拉底是大师吗?他也教课,学生给他整理啊,你教课的时候跟小孩儿有互动,你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你现在书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我……你教这些孩子时还会有很多新想法会产生,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他当时好像不屑一顾。” “那天郑渊洁约个朋友谈事儿,朋友时间也特别紧,正好约到孩子上语文培训班的外面谈,谈一会他就好奇想听听里面是怎么讲的,听了之后郑渊洁回家就打电话跟我说可以做讲堂这个事儿。” 于是就有了很受欢迎的皮皮鲁讲堂。因为写作郑渊洁是最有发言权的,皮皮鲁讲堂就是从写作出发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他见到人就跟别人说,开讲堂很好,现在我有很多新的灵感,跟那些小孩儿在一起很高兴。我说,唉?这不是我当初的话嘛?”郑亚旗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