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英语教育的深层文化误区究竟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DNA 发表于 09-4-27 17:08:2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历过美国的大学生活,你会更加明白托福和GRE/GMAT这些考试其实就是大学生活和学术活动中司空见惯的最基本的语言技能。而来到澳洲,我对雅思(IELTS)则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国内高考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有着本质的差别,雅思和托福测试的动机不是用来筛选优劣,而是用来强制考生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命题都不是用来刁难学生,而是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这些能力,否则无法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生存或者学习。雅思考不过去,就无法在英语国家生活,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你雅思考过去了,生活学习就没有困难。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来到国外学习语言班。这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出于经济的利益,澳洲有不少语言班,你很难说这些语言班都是不好的,但是你可以断定这里学习语言的学生是因为雅思没有考过。在国内英语和文化都很陌生的情况下来到国外,其实多少有些麻烦。麻烦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而是对你要居住的社区和当地的居民。

我们今天早上去一个中国学生居住的地方去拿电脑,看到一群中国学生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鞋子放得非常混乱,地板需要清洁,厨房混乱不堪。电视播放着华语节目。这怎么能利于英语学习和文化融合呢?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看新闻,都是用英文,我们家里没有中文电视。因为我们相信来到澳洲,讲英文,入乡随俗是对周围社区的基本尊重。尽管我们做得还不是最好,可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学习和当地人交朋友,参加他们的社区活动。我们也把厨房,卫生间,花园,停车场,以及大门口所有的地方保持干净整洁,按照当地的法律处理垃圾和废水。而不少中国留学生却拒绝和当地人交往,拒绝在假日参加当地社区活动,这大概是因为对英文的恐惧造成的。我刚才说道的那个中国学生之家,吃饭也是中餐。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那些学生来到澳洲两三年都还不会用英文点菜,不会在西餐厅轻松地接受当地的饮食。

我来到澳洲两个礼拜,几乎每天都学习各种生活的英文,食物的英文名字是国内学不到的,比如,意大利的面条在澳洲餐馆和家庭生活中都非常普遍,来到澳洲生活,你就必须知道各种面的名字。细面条叫spaghetti,卤汁宽面叫lasagna (这个单词是意大利语发音), 另外一种宽面叫做fettuccine,尽管你可以统称为pasta。如果不会叫食物的名字,到了餐厅就傻眼。比较好的方法是到这些餐厅去打工,逼迫自己记住所有的英文名字。我女友就是这样记住几百种不同食物和饮料的英文,尤其是红酒,你要知道产地,年份,口感,味道等等。虽然点红酒的人不需要你告诉所有的信息,但是你知道这些知识,就能得到更多的小费。所以我们喝的红酒瓶子都不随意扔掉,一是为了环保,二是研究这些酒的商标和说明。至于其它更加常用的食物就更多了,比如clam chowder是一种浓汁杂烩汤,seasoned calamari是枪乌贼,balsamic octopus 是香章鱼,而香薰三文鱼就是smoked salmon 扇贝是scallops,鲈鱼叫perch,澳洲当地的一种鱼叫barramundi (fillet 这种鱼片都很普遍),还有一些必须掌握的名字,比如奶油火腿酱意大利细面叫spaghetti cabonara等。但是这些食物的名字,在国内几乎无法找到相应的教材。国内英语学习,实在和英语国家生活文化相距太远。研究语法和考试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没有价值。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自己编写教材,给学生。我甚至有个想法,就是在国内英语培训的时候,把澳洲或者加拿大和英国的社区生活完全模拟,比如餐厅不设中餐,银行实用英文模拟,当然这些想法很好,需要实施。我下一步到新西兰,然后到英国,加拿大每个国家过上一年半载,学习不同的饮食,体育,文化。

文化的融合,还有很多生活细节。比如你不应该在家门口堆积了好几辆超市的手推车。把超市的手推车推回家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记住给送还过去。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中国学生之家,门口就堆放着四辆,而他们的院子里还有两辆。这样就非常不好了。因为,你只图自己方便,没有考虑到别人。这就违背了所谓的公德(common courtesy)。看到这些情景,心里不舒服,就直接告诉那些说达不大,说小不小的孩子。

这些情景多少验证了我在国内的一些看法,就是一个人如果连雅思都考不过去的话,这个人基本上在学业和生活都很难是个成功者。当然,不成功的原因并不都是失败者本人造成的,也有很多是国内错误的培训方法和培训书籍误导。在国内的书店里,有很多所谓雅思考试的书籍,托福考试的书籍,这些东西对语言学习和文化的切入实在太离谱,有些作者从来都没有在国外生活学习过,竟然也能写出一些所谓出国生活学习指南之类的书籍,就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并非不可理解,其实,我非常理解作者的心态,就是要出名赚钱,这个年代在国内哪怕是个乡长都可以出版诗集,尽管他自己从来没有写过一首诗。出书被当作有学问的标志,如同大学教授要发表论文一样,这就产生了不少不体面的事情。刚刚看到徐小平博客里面说法国留学生论文作弊不是留学的错误。其实假文凭,假论文,假的书籍都是一种文化深层的堕落。中国教育的一个糟糕地方就是不允许学生去思考,而是强迫学生接受书本和课堂的观念。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具有思考的能力,而是盲目相信培训机构和他们的书籍。

轻易相信培训机构就是失败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的错误了。我希望在国内的家长不要那么浮躁,要认真对待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出国读书这些事情。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在过去的岁月了,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新东方和其它的过国内培训机构曾经做出了努力,但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努力。

我在美国和澳洲见到不少中国留学生,他们基本不讲英文。而是居住在中介推荐的中国人家庭里。所以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和国内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无法容忍的。因为有些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来到这里做什么。他们连申请留学都是依靠着中介操作,就更不用说来到这里自己租房子,办理银行卡,医疗保险等等活动了。从下飞机到自己要去的地方究竟怎么走,是坐机场大巴,还是打出租,还是要人来接飞机?这些都是要出国留学者自己出国之前认真了解的信息,可恶的是国内的网络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直接和国外大学联系。实在是可悲的。为什么要出国呢?这个问题需要每一个学生思考。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斯坦福大学的复杂心情,那是一种最传统的中国人的心态。像我这样一个从社会最底层靠着自学英语和法文都不算成功的土人,能够进入世界最伟大的大学,似乎是一种“成功”。这种心态多多少少含有一些并不那么健康的意识。似乎在暗示自己:“你并不是个弱者,你能够证明自己”。而同时,我又非常鄙视自己的这种“炫耀”意识。学习成了一种对社会抗争的活动,它证明自己是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强者。而这种“强者心态”无非是要在别人面前展示,这就是“浮躁”。而浮躁几乎是国人普遍的心态。你看看那些跑到斯坦福来参观的中国旅游团,几乎每个人都购买很多斯坦福学校的服装,上面印着大大的斯坦福大学的字样。穿回去无非是证明自己曾经到此一游。国人到了外国的大学,几乎都有着一种高尚的幻觉。正如同《围城》里面那个张口闭口“当年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一样。当然,这是别人的自由,我这样说,似乎有些刻薄,希望没有得罪那些真正欣赏斯坦福文化和学术传统的而又购买了不少斯坦福学校服装的人们。在MIT和哈佛大学,类似的事情也很普遍。这些多多稍稍解释了中国人出国留学的一部分动机和心态。

国人有崇洋媚外的情节,比如洋货比国货好的意识。洋文凭比本土文凭更有含金量的意识。这是事实,但是你很奇怪地发现,在美国和澳洲购买的东西,很多都是中国制造,而在中国却购买不到那么便宜和高质量的东西,这真是我做一个中国人的耻辱。崇洋媚的情节流淌在一部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找工作要英语考试证书,而不是要汉语水平证书。其实国内的那些四六级考试,或者八级专业英文证书,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因为无论这些考试的哪一种证书,都无法证明持有证书者已经具备了英语交际的能力。其实这些证书在国内也不过是另外一种筛选的工具。是一道道卑劣龌龊的门槛。大概中国人的资源并不那么寒碜,但是这个社会无形地加上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使得大多数人无法获得这些资源,比如工作的机会,比如上大学的机会,再比如到香港旅游的机会,这些人为的毫无意义的限制体现在北京各种各样的墙和门上,也体现在户口制度,北京暂住证上,也体现在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是一个作茧自缚的社会,我希望能够一天它破茧而出,终成美丽的蝴蝶,飞舞在蔚蓝的天宇之下。

回到英文学习这个问题上,学习英文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如同一切的其它学习活动一样,它有两个最基本的标的。第一:是为了改善自己的人文情怀,改善自己对人对事的心态。对人,就是一种道德,包括西方人常说的“COMMON COURTESY”(这个单词可以翻译成为“公共意识”)。什么是courtesy? 如果你乘坐飞机使用卫生间的时候,略加注意,你就发现在洗手盆的上方有一行文字:“as a courtesy to the next passenger, may we suggest you use your towel to wipe off the wash basin. Thank you.” 这一行文字的意思是 “出于对下一位乘客的礼貌,我们是否可以请您用纸巾把洗手盆擦拭干净。谢谢您”。

公德意识的提高是一个人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目的之一。其实有些亚洲人在这个方面做得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我偶尔见到一些亚洲人在马路上丢弃用过的纸巾,烟盒,还有烟头,就非常不舒服。这些人也许是韩国人,印度人,越南人,中国人,或者日本人。而是日本人的概率非常小。通过观察,我发现韩国人比较多。澳洲的地铁上偶尔见到一些韩国人把自己喝过的可乐杯子或者购物的小票随手丢弃在座位上,令我非常尴尬,因为这样影响的不是韩国人,而是所有亚裔的形象。我还看到一些越南人在餐厅门口不排队就进入餐厅,看到一些印度人走在大街上横排成一派,弄得后面的行人没有办法穿过,或者乘坐电梯把整个电梯都堵塞住,这些看上去很小的行为,就是一种公德意识的匮乏。而在美国和澳洲,孩子很小就接受公德教育。他们明确地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因为那样会影响到别人的利益。相反,如果在商场或者机场,见到一群韩国少年,蹲在地上抽烟,而旁边非常醒目的禁烟公益标语“butt it then bin it” (熄灭烟头,扔进垃圾桶) 这种场景就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偶尔一次你见到一个亚裔人因为逃避公交车票或者火车票被罚款,觉得自己都很羞愧。昆士兰公交车上有着非常礼貌的提醒标语“下车请刷卡”(please touch off when exiting the bus)。

此刻,我坐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写作窗外栀子花芳香馥郁,桔黄和橙红的梧桐叶在阳光下静如淑女,秋日的阳光明丽澄澈,室内地毯整洁优雅,这一切美好的环境怎么能不去爱惜呢?这中环境本身就让你处处考虑到the courtesy to the others.

公德意识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学习的。在中国的教室里面,与其浪费孩子的时间讲解谁也说不清的某种主义,还不如教孩子如何说话如何做事。比如节约用水,就是一种需要从教室里进行传播的理念。我家邻居的门口挂着一个牌子“tank water in use” 这个标语的是说他们家在下雨的时候,把雨水收集了起来,然后用这些水进行浇灌花木等。我在国内曾经为经贸部门工作,当时负责洗衣粉出口的事务。进入洗衣服的生产车间,发现我们在国内使用的洗衣粉对水有很多的污染,因为洗涤过的衣服干净了,但是流淌出去的包含着洗衣粉的废水呢?而在澳洲,不用破坏环境的洗衣粉,而是使用一种环保的洗涤剂,废水直接流淌到院子里的西红柿地进行浇灌。我刚刚采摘了一个西红柿,非常香甜。

学习英文的第二个标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人进行学习除了改善自己的人文情怀之外,就是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这样说话好像喊着庞大的口号。但是对社会贡献实则体现在非常小的行为中。比如,前几天我们从昆士兰的黄金海岸冲浪后去机场的公交车上,最后得座位上有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下车时候似乎不很方便,我就发现好几个乘客主动地帮助把孩子给抱到公交车门口,而我们就帮助把婴儿车给送下去。公交司机也非常好,有老人上车的时候,他就把公交车倾斜,以便老人很容易上车。这里顺便说一声,城市公交车要比机场巴士便宜。从冲浪天堂到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要21澳元每人,而乘坐700路公交不到五个澳元。出租就更加昂贵了。对社会的贡献其实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地事情。

中国人来到澳洲没有任何错误,学习英文为了出国也是很好的,但是出国最根本的动机,在很多情况下被扭曲。出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家庭的生活,这些都毫无错误。出国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证明自己能够光宗耀祖,实现父母“十年寒窗苦,终究衣锦还乡”飞黄腾达的愿望,这是一种深层的文化误区。中国人总是要比别人强,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龙是什么东西呢?一种自然界淘汰的动物,一种我们国人的虚幻。

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平和的心态?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且对社会、对别人、对自然没有破坏的公民,这样的理想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出人头地”?我回想起来小时候写作文“我的理想”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成为化学家,物理学家,或者其它的伟人。哪怕是最简单的小学考试,中国人也要让孩子排个名次高低,那些名列榜首的孩子和家长似乎就高人一等,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觉得没有“面子”。这样扭曲畸形的社会意识不利儿童的成长,更不利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国人从小就是要“争”。要“超过别人”。中国人的这种意识不是英雄意识,而是一种长期受到压抑压制的底层社会悲愤呐喊和无济于事的挣扎。这是民族深层文化最可怜的一面。我们谁都没有资格谴责这种行为,这是一个扭曲的社会中人性畸变的必然反应。所以我这里,毫无谴责的意思。

实坐在大学这样安静平和的校园里,我的心态就像这秋日的天宇一样,静谧而悠远。我只是感悟到了。仿佛菩提树下的静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