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幻想文学院

搜索
热门:
查看: 16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绪源:儿童文学不推荐药品 佳作是"水果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机器战警 发表于 10-8-16 20:39:5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08月16日 11:24:20  来源: 青年报
本届上海书展首设少儿主题馆,汇集了上万种童书,各类签售络绎不绝。中国的儿童文学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旺过。但是作为一名严肃的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却对这繁荣保持着警惕。在他看来,繁荣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只要作品、作者和读者三方各自问题不解决,儿童文学就谈不上真正的兴盛。他却对书展亮相的“上海儿童文学新十佳”称赞有加。刘绪源昨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作品三大类作品良莠不齐

  记者:近年来儿童文学的读者有“越写越小”的趋势,您怎么看?

  刘绪源:这倒不是问题。像饶雪漫这类的,写给初高中看的青春文学也不少啊。我认为现在儿童文学面临的问题是,数量多,质量却不高。

  记者:对于现状,您持的是否定态度?

  刘绪源:跟你打个比喻吧,我现在看到的儿童文学有三类,一种是药品,有什么治什么。小孩子哪里做的不好,我就在书里教育你,这是儿童文学在中国的一些早期作品。这是我们不推崇的,好的作品是有意味却无意识。读《爱丽丝漫游仙境》就能读出什么一定的道理吗,恐怕说不出。小孩子喜欢读,而且重要的是读完后能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感。第二类,我称之为可乐派的,孩子们读着会上瘾,但其实是软饮料;第三类,是水果派,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慢慢酝酿的,它有一个生根、发芽、成树、结果的过程。而孩子们阅读后获得的是真正的营养,通过咀嚼才能被吸收。

  作者为出版社写还是为孩子写?

  记者:为什么“药品”和“可乐派”的作品那么多?

  刘绪源:是商业化的推动力,是出版社对销量无止境地追求。这种力量之大,使得曹文轩这样的作家都可以一口气出4本。你看,“长袜子皮皮”的创造者、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很多年才出一本书。现在很多作家是为出版社写书,不是为孩子们写书。

  记者:在这个商业社会,商业化显然是主流。儿童文学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持品质?

  刘绪源:文艺批评要独立于市场而存在。其实作品的好坏,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现在很多的评奖都有出版社在幕后下各种工夫,被评上奖的是商业书,而非儿童文学了。作家协会要帮助那些真正好却不一定热卖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不是对那些商业化的作品推波助澜。

  读者孩子的阅读起点很重要

  记者:那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现在课业重,往往在空余时间就直奔“可乐派”作品去了,让他们开心的作品他们就喜欢,需要慢慢体味的“水果派”作品,他们未必有耐心读。

  刘绪源:对。所以说孩子们的阅读起点很重要,如果一开始接触的是“水果类”的作品,他们慢慢地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口味,这个时候哪怕是再读“可乐作品”,他们未必会喜欢。所以家长要帮孩子们把好这第一关,把他们引向好的作品,别以为孩子小,其实他们的审美经验也是需要积累和培养的。

  记者:在您看来,哪些作品适合作为阅读起点?

  刘绪源:比如,《去年的树》和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篇都是很简单的,故事浅到极点,两岁的幼儿也能听懂,但这些故事很深,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也不会不为之动容。小孩子看完后会对生命有所思。现在很多西方翻译过来的童话都很值得读。现在很多年轻父母自己的文学素养不错,也愿意花钱为孩子们买好书,这是个很有利的条件。

  上海儿童文学重镇地位依旧

  记者:您如何评价书展上推出的“上海儿童文学新十佳”丛书?


  刘绪源:这次是邀请了十位上海儿童文学新生代作家,汇集周晴、谢倩霓、李学斌、张洁、殷健灵等人,并邀请了相关的评论人士参加研讨会,从他们十多年创作的作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体推出。我认为这是对上海的儿童文学一个很好的回顾,对于作家本人也是一个审视自己作品的机会。上海可以说是儿童文学的重镇。比如说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第一家少儿读物出版社,很多本土儿童文学作家都凭借这片沃土在创作上有所发展。(郦亮)
沙发 2#
谁能帮帮我门 发表于 11-9-18 00:20: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不错!!!!!  
板凳 3#
大手冰冰凉 发表于 13-4-22 18:14:2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努力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