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7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渊洁,罐头小人,克隆及伦理争议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可乐无限 发表于 08-7-14 05:27:3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以先知般的笔触预言了集权国家的产生一样.郑渊洁也在他的童话《罐头小人》中预言了克隆这个倍受争议的技术的诞生。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clone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年轻的社会学家罗耐在他的《数码符号的生化人:展望第三千禧年》一书中,从宏观和微观各个不同的角度,从自然、历史、文化及人本身的遭遇,分析在当代制造“克隆人”的基因技术和数码符号技术威胁下的人类未来命运。他认为,21世纪的世界文化和思想,不但极其复杂,而且也具有高度变动性和灵活性。这对于人类来说,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和悲观后果。当代文化对人及社会整体的干预和改造的效率,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而受到现代文化干扰、改造和破坏的社会与世界本身也正以不可预测的变化反过来影响着人的生存;自然也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如果说就连人本身,也可以通过生命遗传工程来制造的话,如果说连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意识也可以通过生命遗传工程加以设计和改造的话,那么,人性本身也可能遭受生命遗传工程的全面宰制,变成可以数码化和程序化的东西。 而郑先生的作品我认为不是纯粹的童话并不是完全的儿童文学。郑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盼。对克隆这一新兴技术的态度是肯定的。

在郑渊洁的作品〈罐头小人中〉我们看到那5个小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克隆人。产生或者说制造出小人的罐头可以说就是某些科幻电影中的基因工厂。影片如〈逃离克隆岛〉,〈克隆人的进攻〉中都表现了类似制造人类的工厂,所不同的是郑渊洁并没有走科幻作品的老路,把故事构建于高科技背景下。而是采用了类似于斯蒂芬·金在创作〈黑暗的另一半〉的写法模糊了小人产生的原因。郑先生借鲁西西这个人物也曾试图解开小人产生之迷但没有成功,最后只能以“进化”应付了事(原文为:“鲁西西恍然大悟:一定是罐头里的肉在特殊条件下进化成了小人”)。

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发现小人的是鲁西西,在童话开头鲁西西是典型的好学生的代表。如果问兄妹俩谁更有希望成为科学家那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把票投给鲁西西,而皮皮鲁的气质更接近文学家艺术家。从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皮皮鲁要比他妹妹更淘气更有冒险精神更富有想象力,原文有这样的描写:“要说皮皮鲁的想象力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可惜学校不重视想象力,要不然,他肯定是最优秀的学生。”。由此可见郑先生在小人的产生上是认为科学技术将起决定作用的——他把从罐头盒里发现(实际上我认为这里是隐喻从实验室中制造)5个小人的任务交给了科学的代表鲁西西。在完成了小人的创造(发现)工作后他的发现(发明)者表现出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激动“鲁西西激动的喘不过气来”这很正常。在第一只克隆羊诞生的时候我想科学家们的第一反映也一样应该是激动。当激动过后鲁西西马上面对了一个非常现实非常棘手的问题——怎样处理小人,怎样向妈妈交代。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克隆技术成熟后困扰科学家和伦理学家的重大课题。这里对鲁西西的心理刻画正是现实中克隆技术对传统伦理的冲击惟妙惟肖的影射。鲁西西对5个小人命运的担心,担心他们被妈妈扔掉不正是我们对克隆人类的态度吗?在影片《第六日》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六日”法案要求销毁一切克隆人。在用童话反映重大伦理问题上郑先生做了非常成功的尝试。

在鲁西西想尽办法保全5个小人的部分里,郑先生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高度的问题——谎言。类似问题在丹布朗的流行小说《数字城堡》《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圈套》中均有讨论。《数字城堡》所反映的是人类舆论与隐私的保护问题。《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圈套》则反映了宗教组织,政府对公众的信息公开问题,丹布朗反映的是上对下组织对个人,政府对公众是否应该公布真相。与之相反,郑先生在这里反映的是下对上,个人对组织(表现在小说里就是鲁西西对妈妈)大众对政府是否有隐私权。是否有秘密不被公开的权利。我觉得这种隐指很类似于《数字城堡》中对那个超级程序“数字城堡”的讨论。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她觉得罐头小人这样赤身露体不太雅观”然后鲁西西着手给小人做衣服。使他们“一分钟之内就做过了人类几千年的路程”这里我认为反映了人类文明对人类自身人性的束缚与扼杀。郑先生自己也通过鲁西西说“人类刚来到地球上时不也光着身子吗?”如果我们把光着身子来到世界上的5个小人理解为人类最本质最原始的未被开化与污染的人的本性,那么我们就该把鲁西西为他们制作的衣服理解为人类文明。当小人穿上衣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人类文明对人的本性的控制。当我读到“大家都不穿衣服就无所谓羞耻,当有1人穿上衣服,其他人就不好意思了”时,我想到了《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后不好意思与上帝相见的故事。

当情节发展到皮皮鲁对鲁西西进行侦察这里。郑先生又对个体之间的隐私保护进行了讨论。现今数码相机,照相手机已经普及。剧报道全世界3000万部闭路电视摄像机中,英国就有400万部,密度高于任何国家。电子眼是国家对国民的监控。而公民之间的监控比国家对公民的监控还要可怕。也许当你在上网时你已经被别人的射入手机里。也许你身边的人对你浏览了什么网页一清二楚。相比之下皮皮鲁对鲁西西的搜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人的异化,首先明确一下异化的概念: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举例来说上帝就是人类的异化。人类在思维中创造了上帝,上帝反而控制人类自身。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童话中反映人类异化方面的描写。在小说第4章时鲁西西开始对罐头小人进行教育,到了第6章小人开始帮助鲁西西摆脱尴尬(这也推动了鲁西西叛逆性的发展)。写到第8章时,鲁西西已经失去对小人的控制。自己不能再教授小人知识而小人中的博士反而开始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来帮助鲁西西与皮皮鲁。这正是鲁西西发现(创造)了的罐头小人开始反过来统治鲁西西。写到这里郑先生字里行间已经满含了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人类会不会被自己的创造物征服?我想正是这种担忧使郑先生下定决心为这篇童话安排了悲剧性的结局。

不彻底的叛逆性。皮皮鲁是童话中最具有叛逆性的人物,发展到后来又加上了鲁西西,大家都不反对吧。然而我认为他们叛逆的并不彻底。从文章中我们看出皮皮鲁靠着博士的帮助以投机取巧的方法考了第一。咱们这样想:当法庭对我进行审判,如果我认为法院本身不合法,那么我是不会为自己辩护的。如果我为我自己辩护那么意味着我承认了法庭的合法性。当皮皮鲁考了第一(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那么就意味着皮皮鲁承认了那种他以前认为扼杀想象力的教育制度。而后学校老师对皮皮鲁的加试只不过是现有体制下的考试升级,而没有否认原有的教育制度。两次考试过后皮皮鲁“以后他要玩命学习,当货真价实的第一名”。当皮皮鲁作出这样的决定时,他已经彻底否定了以前的自己,从而承认了现有制度的权威。“当货真价实第一名”的意思也就是得到现有权威现有制度的肯定。这一刻皮皮鲁的叛逆性荡然无存,想改变世界的愿望终于没有成功而让世界改变了他。相比之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现实中的韩寒,丁俊辉的叛逆性可以说是更彻底的。他们根本就不承认权威,并没有想“当货真价实”的第一名。

改编电影。听说郑先生要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影,我觉得罐头小人是非常合适拍电影的。只要把外皮换掉增加一些高科技元素,能拍成非常好莱乌化的电影。以下谈一下我不成熟的观点。故事大结构不变,把罐头小人改为克隆人,皮皮鲁和鲁西西的父母是某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鲁西西放学后去父母公司的研究所去玩,无意中发现制药公司正在进行非法的基因研究。阴差阳错鲁西西救出了5个用于研究的克隆人。故事由此展开,什么追车啊 枪战啊 能+的都给+上去。再把皮皮鲁改成一个不修边幅的电脑天才,叫福尔摩斯的小狗改成一个报废机器人,皮皮鲁从新给他编了程序。其他情节编剧只要按好莱乌那些老故事东拼西凑一下就行了。这样改我觉得故事虽然老套可基本上还可以。

(转贴自童话网论坛,作者:游泳减肥)
沙发 2#
divaclee 发表于 08-7-14 10:27:08 | 只看该作者
此文作者很认真严谨,这点来说值得学习.
但是,他可能并不是深切的郑老师文章关注者.
因为他太较真了

郑老师的发散思维,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是他的长处
而步步为营的精确的逻辑思维是他的短处
从他文章的一贯风格来看
他对于构建一个像哈利波特的魔术园般的逻辑自恰的世界无兴趣

所以
他的种种奇思妙想
很少是纯粹出于此文作者所说的"(有意)预言克隆技术"这种状态

"而郑先生的作品我认为不是纯粹的童话并不是完全的儿童文学。郑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盼。对克隆这一新兴技术的态度是肯定的。 "
这些都是此文作者的一相情愿而已

郑老师不过是有一个想法
然后写下来了
仅此而已
简单得很

还有
此文作者说的"英国是世界上监控最严密的国家"
这点我也无法苟同
不过具体是哪个国家
大家心里都有数 :)

ps.此文作者的关注点有点像猫,读书都很多很杂,而且都关注很敏感的问题.可见,郑老师读者里,各种人才都有.

pps.此文作者知识丰富,联想广泛,很好很好.不过他有解读过度,以郑老师之作品浇己块垒之嫌.在这就不一一例举了. 是一篇好文章. :)

[ 本帖最后由 divaclee 于 08-7-14 10:35 编辑 ]
板凳 3#
清风居士 发表于 08-7-14 15:14:03 | 只看该作者
童话与科幻有本质的区别。
童话作品可以是发散的思维,他所创造的所有人物和事物都可以是“子虚乌有”的。是完全挑战人们童心,想象力的舞台。
而作为科幻作品,他首先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科学认识基础上进行扩展。

单纯的将郑渊洁作品与现代科学,以及社会伦理进行比较是具有局限性的。
马扎 4#
divaclee 发表于 08-7-14 16:28:10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上的.

此文作者若是拿以下的文章做对比,效果一定更好:

双目失明的射击冠军 蓝色牧场

爷爷推迟去世 舅舅的手表  

苍蝇功臣 奇怪的表哥  

充气城市 黄金梦

(这些都是郑老师写的S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