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球型闪电》的几篇评论(均转自《科幻世界》官方网站)
熬夜看完了大刘的《球型闪电》,照例又是激动一番。本来想努力地写个书评,但发现这可能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但还是要为大刘叫声好。不过虽然下面写的东西不算是书评,但我也努力地按照书评的方式来写,所以下面的文字中不会有很多关于本书故事的描述,大家放心看好了。
在大刘的《超新星纪元》出来的时候,我说过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的零坐标。自此以后,中国的长篇科幻小说的缘起都要从这本书算起。而《星云》丛书的第一本《天意》虽然打响了头炮,但从水准和反响来看,还不能算是合格而完美的第一步。我想可能是《星云》丛书的编辑方面有自己的考虑,才将《球型闪电》放到了丛书的第二本。但《球型闪电》毫无疑问地是继续达到了大刘的水准,并有所突破。
我记得以前对大刘最集中的批判是他的所有小说中对技术都过于痴迷而忽视了人物的描写。但我想这可能是中短篇所固有的弊病。毕竟在有限的篇幅内,是无法在技术描写和人物关系描写等诸多方面都做到平衡的。起码,在《超新星纪元》和《球型闪电》中,我觉得大刘对人物的描写和塑造都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准。这个水准如果用传统的纯文学角度来衡量的话,也都算是中上吧。而如果用通俗文学,或流行文学的标准来看的话,我觉得大刘已经是目前中国作家中最具有商业潜力的了。
注意,我没在上面的话中加“之一”这样一个暧昧的修饰。因为,在目前流行炒作的文学圈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什么什么书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以此作为市场成功的标志。那么,如果中国现在的电影制作力量和电影市场能力达到了可以改编科幻题材小说的水准,那么大刘就可以在家等着用点钞机数钱了。
我不想举什么好莱坞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了,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找找看吧,比方说什么《达芬奇密码》、《哈里波特》、《蜘蛛侠》、《后天》什么的,大把大把的现成例子。而在大刘的小说中,尤其是这两部长篇小说中,都具有了非常明显的特点,只要能有合适的环境,就可以成为非常流行和热卖的商业电影题材。如果说《超新星纪元》中的主题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还稍有点过于前卫的话,那么《球型闪电》就已经基本上完美地具备了大部分商业电影的元素。
熟悉大刘作品的同学都应该能注意到,大刘的小说都非常具有画面感。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大量的段落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分镜头。而相应的视觉元素也是极具吸引力。以《球型闪电》为例,大量的场景都是在目前电影技术可以达到的前提下做到令观众目瞪口呆的地步。比方说球型闪电的实验过程,武器开发过程以及实战中的应用等场景,都会是非常有视觉效果的地方。
而且,作为一部流行或通俗小说,《球型闪电》中包含了爱国主义、爱情、阴谋、战争、动作、情感等等诸多极具张力的戏剧因素,甚至多到了如果要改编成电影就要进行大量删减的地步。甚至以往大刘的弱点——缺乏对人物的深度描写,都成了改编电影的一个优点。电影用来表现人物的方式就是动作,不需要主人公在镜头前面自言自语五万字关于人生和哲学的思考。而在大刘的书中,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描写,但都可以很方便地转换为动作场景。何况,对于这样的一个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电影中的重要性绝对已经让位给人物的动作和大场面的震撼了。虽然书中也有大量的技术描写,但作为一个非常有创意、非常牛B的故事,改编成电影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大刘的这种潜质在《全频道阻塞》和《中国太阳》中就已经显露出来,而到了《球型闪电》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成熟了。
既然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就干脆做个白日梦好了。《球型闪电》如果要改编成电影的话,肯定是要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上做大的调整,但整个故事仍然是建立在大刘的故事上。作为一个时间跨度非常长、涉及人物非常多的故事,如果要改编成电影的话,就必须要把书中的故事掐头去尾,截取中间一段作为电影故事的基础。那么从那里下手会比较好呢?
我觉得从球型闪电武器的研制开始,到战争结束为止比较合适。当然中间要调整故事的顺序和人物的关系,甚至要删除和添加一些人物以达到电影叙事的流畅。在这个故事中有着前所未见的视觉奇观(即使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球型闪电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题材),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事件和这些事件带来的对立和冲突。而一个从头到尾都可以用事件的冲突来结构的故事,正是好莱坞电影剧本所一再强调的。而在这个故事中,还有着奇妙的人物关系和奇妙的结尾(抱歉我不能说出书中的结尾,这样会影响那些还没有看书的同学们的乐趣,并让他们觉得15块钱无形中贬值),只要电影视觉特效部门能跟上导演的想象力,这将会是一部非常好看,而且剧情和人物都非常丰满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正是最具有商业特性的电影——起码比《十面埋伏》这样充满了无厘头性欲的古代版无间道好看。
这样的电影,不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好不容易进一回电影院想看点好看电影的朴素要求,也能让更有追求的同学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当然如果有同学想思考更深邃的哲学问题,也差不多能从里面得到点启发。就是那些想看科普电影的人恐怕会有点失望,因为这里面所谈到的科学问题,基本上和现实关系不大。不过我估计他们看《后天》的时候一样也会失望,因为里面也充满了胡思乱想。
可惜,所有的这些设想,都被中国电影目前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从最基本的成本角度出发,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估计成本至少要在一个亿左右,其中大量的钱都会花在视觉特效方面。不是没人有这钱,甚至也不是没人敢投这钱,而是没人能花掉这笔钱。国内的绝大多数导演,基本上还都停留在“青春期性交不充分综合症”的后遗症阶段,在他们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年男人的性幻想和意淫,但我们看不到电影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可以看到花了两三个亿拍摄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甚至还有《无极》,但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花了一个亿甚至八千万拍摄的《球型闪电》。因为,中国还没有一个导演有能力理解科幻题材中哪怕最粗浅的技术和想象力,他们也没有能力利用最新的电影技术来构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
说点题外话,如果大刘能看到的话,希望不要介意。我知道大刘曾经把《超新星纪元》一书送给过冯小宁,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暗示或希望。但以我的观点来看,冯小宁的电影能力以及他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就决定了他是不可能拍摄出一部真正的科幻题材电影的——说《大气层消失》是科幻片那是给他面子,具体如何大家自有判断。我希望大刘那怕是继续等,也不要将这么好的题材送给冯小宁糟蹋,这是一个科幻迷的肺腑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