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冲击波 《人民日报》(1989.03.28) 赖仁琼 谁也未曾料到,在短短几个月内,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继兴起一阵疾如风、快如电的“变形金刚”热。2月19日,胡德华同志等20位人大常委建议停播美国电视片《变形金刚》。一时间,社会各界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变形金刚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国内和美国、香港、台湾的多家报纸也纷纷就此发表消息和评论。如此众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关注一部儿童电视片的播映和玩具的进口、销售,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变形金刚能在极短时间风靡中国? 孩子着魔 痴心父母忍痛解囊 电视连播 助玩具商一臂之力 元旦春节期间,北京西单商场、隆福大厦、王府井百货大楼玩具娱乐品商场联合举办美国“孩之宝”变形金刚展销。得了“压岁钱”的孩子,期末考了好成绩的学生,向儿女“许了愿”的家长和看见长队就跟着排的外地人,纷纷涌到玩具柜台前。有人掏钱就买,也有人为价高而踌躇、犯愁。这时,孩子赖在柜台前不走,有的甚至质问父母说话不算数!痴心的父母一咬牙,买!孩子得到“大力神”,欢天喜地,而父母,留给售货员一个沉重的背影。 王府井玩具娱乐品商场副经理钦方明介绍,这家商场仅展销四、五个金刚品种,零售款即达80多万元,从没有哪种玩具像变形金刚这样畅销。其实,真正的美国“孩之宝”公司的产品是少量的,大部分是仿制的冒牌货。然而成千上万的买主中,不管柜台上的“金刚”产于何地?价钱是否公道?只要是包装盒上印着英文字母的变形金刚,便慷慨解囊。 与各国营商店相比,北京的个体摊贩信息灵、进货快、销售早。他们最先携带大量现款赶到广东订货。行家估算,广东批给个体户8元1个的“金刚”,成本也就二、三元,而他们拿回北京卖三十五六元。有家国营商店在地坛庙会出售的“金刚”被个体户全部买下,然后不出地坛门就翻番出售。 尽管价格昂贵的“金刚”玩具售价高出造价几倍甚至几十倍,并且早已超越普通中国家庭的承受力,然而,自愿掏钱买小贩的高价“金刚”者有之,出手百余元买“擎天柱”、“大力神”者有之。“金刚”热盛行时,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到小学高年级学生,90%以上都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有人告诉笔者,广州有家长为孩子买40多个“金刚”,花去两千多元,上海有个孩子从家里偷拿300多元去买变形金刚。 玩具店的售货员说,电视宣传给玩具销售帮了大忙。如果不看电视,变形金刚摆在柜台上也没人买。 观念陈旧 找上门来的生意不做 失去良机 再想找回已时过境迁 提起“金刚”热,北京玩具研究所所长孟庆选至今都后悔莫及。3年前,美国“孩之宝”公司得知北京某家电视台可能播放动画片《变形金刚》,便火速派员来京谈判。但是,北京没有为合资创造条件,美方担心交通、电讯、报关、报站等诸多因素贻误玩具生产和销售“战机”,谈判失败。不久,“孩之宝”公司在新加坡、香港找了两个玩具厂合资生产“金刚”玩具,随后又在深圳找了几个厂组装。 北京有关人士并未在意,因为这样不成功的谈判有过几十次。然而,当他们见到从南到北的大城市竞相销售“金刚”,北京百余家商店派员坐镇广东催货时,北京玩具业的同仁们才深感痛失良机。热浪之中,有几个厂长怦然心动,大胆提出生产“金刚”。孟庆选说,切莫小看塑料“金刚”,一种“金刚”需要开模具20至30多个,需模具费六、七万元,据说全套变形金刚有600多种,那模具费得多少呢?加之北京生产模具一般得4个多月,技术、工艺都远不及人家,只好打消了上马的念头。 目前,尽管北京的金刚热已经降温,但变形金刚的冲击,是很值得我国玩具业反思的。 借鉴广东 研究市场推陈出新 反思奋起 重新认识玩具行业 变形金刚是日本人5年前研制的。本国滞销后,便将专利卖给美国“孩之宝”公司。1986年,全美“金刚”销售额16亿美元。之后,美国人又仿效日本人,把目光瞅准了有3亿多儿童的中国市场,“孩之宝”公司果然“销运”亨通。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为什么把中国人的心理研究得如此之透?对中国市场的行情摸得如此之准?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上电视片《变形金刚》播放后推销“金刚”,难道不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吗? 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可直接从玩具制造业反映出来。玩具虽小,但它涉及到电子、机械、造型、化工、纺织、冶金、塑料、心理、教育、美术、卫生等许多学科和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对玩具提出了装饰性、观赏性、收藏性等要求。新婚夫妇买个长毛绒狮子狗摆在组合柜里,是为了装饰和观赏;有人花几百元买100多辆寸余长却制造精美的世界名牌小轿车也仅是为了收藏。目前,玩具业已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经济支柱,而我国却只把它作为小商品。其实,玩具的设计、制造、销售是门复杂的学问,而我国又有一个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为什么不能及时改变策略,以便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呢? 既是北京玩具工业公司经理,又兼北京玩具研究所所长的孟庆选,谈起目前北京玩具业现状时并不轻松。北京有玩具厂家12个,分别生产金属、塑料、木制等7类玩具。因传统产品多、原材料涨价、技术落后等多种原因,产值从1986年的5400万下降至1988年的3700万。北京地区生产玩具品种1000多个,好销的只占1/3,除10%在本地销售外,其余的大都外销到东北、西北、西南等玩具制造尚不发达地区。专营玩具的北京王府井玩具娱乐品商场,柜台上几乎没有北京产的玩具!去年,几个玩具厂不得不以生产民用烟囱、定时器、家具等来“养”玩具,否则,身陷困境的玩具厂难以为继! 与北京玩具业相反,南方各省异军突起,蒸蒸日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每年推出玩具新品种数千种。仅广东一省,玩具厂从原来的7、8家增至现在的1500多家,年产值从原来的3000多万猛增到1987年的15个亿,产品大部分出口到香港、日本、南朝鲜、美国等地。深圳有个加工“玩具蛋”的个体户,人称玩具王,一年加工“玩具蛋”1000多万个,全部销往欧美。在广东、福建沿海生产玩具的合资厂、独资厂、乡镇企业星罗棋布。他们的成功除了给我们种种有益的思考和启迪,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玩具业的前景和希望。 愿更多的人关心玩具,关心孩子,设计未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1 23:54: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