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华人家长的教育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DNA 发表于 09-4-9 13:32:5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晚

假如我说,美国的华人家长比中国的家长更操心更辛苦,你相信吗?尤其是美国高中的华人家长,其面临的困惑和压力与国内的家长相比毫不逊色,你能理解吗?

美国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国家。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指纽约街头无人干预的同性恋或流浪汉。这种自由像无处不在的空气一样,它与美国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自由当道,人就有了选择的权利。一旦面对选择,取舍和困惑在所难免。向东还是向西?向左还是向右?一向重视子女教育的美国华人家长们,经常会因美国教育中“高度的自由”而大伤脑筋。

先说美国学校的作息和课外时间吧。美国学校法定的上学时间大约仅7小时,这就意味着每天下午的二点半到三点半,孩子们就可以放学回家了。和中国孩子相比,美国华人子女的课外时间似乎是大把大把的。如何安排好这多如牛毛的课外时间,便成了华人家长面临的首要问题。

按照美国的法律,不足12岁的小学生单独在家是违法的。因此,双职工上班的华人家长就得想方设法安排好孩子放学后的分分秒秒。是选用学校的课后交费看护?还是冒险让孩子独自回家?是雇用邻居不会讲英文的中国老人,还是自己再想想办法?除非家里有全职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哪个美国华人家庭没经历过这样的选择呢?

笔者的几位华人朋友,为了节省花销,也为了照顾早早就回家的小学生,不得不狠狠地剥削自己。提前上班,早去早回,成了她们的一大绝活儿。假如她们的工作临时需要加班加点儿赶进度,为了孩子,她们非得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路儿小跑往家奔不可。可以想象,天长日久,美国老板会高兴吗?华人家长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便会可想而知了。

与美国小学生相比,美国初中和高中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虽然美国法律允许这些华人孩子独自在家,但他们课后在家里会做些什么呢?上网?聊天儿?玩游戏?出去和美国孩子闲逛?你想象一下,华人家长一边为资本家工作,一边要惦记着家中自由自在的孩子。用手机遥控吧,要是孩子死活不接电话拒不接旨,“鞭长莫及”便有了具体的说法。

在美国,我们可以这么说,优秀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差别,就差在如何利用课外时间上了。

要说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仅以我手中的儿童活动指南为例,家长要是没有点儿不怕苦不怕累的淘宝精神,家里的宝贝儿很可能就会落个拿着金盆讨饭吃的下场。从体育到舞蹈,从画画到烹调,到底让孩子主攻什么,完全靠家长的自由选择。

我听说有本书叫“人生设计在童年”,家长何不就是孩子童年的设计师啊。如何为孩子设计童年,家长则需要动用大智慧。仅以体育活动为例,足球,排球,垒球,网球,长曲棍球,体操,游泳,拉拉队,攀岩石,骑自行车,这么多活动可供选择,到底该让孩子学什么呢?三岁的孩子如果非要爬岩石,那显然不现实。可那么多球类活动,又该挑哪个呢?

美国华人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除了考虑健体强身的因素,心中难免会敲敲小算盘。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去校队参加比赛拿名次,为申请大学锦上添花,这是美国华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遗憾的是,美国高中校队也有僧多粥少现象,尤其是体育为美国孩子的相对强项,华人孩子如果想和美国孩子比试体育,其过程不仅是艰苦卓绝的,有时候也会遭遇美国学校的潜规则。

我的一位华人朋友为了让孩子能挤进排球校队,她让孩子从七八岁时起就开始苦练。几年过去了,这孩子终于成了被书包压得几乎直不起腰来的美国高中生,并顺利通过测试进了高中排球队。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这位华人孩子不幸被踢出了校队,由一个球技不如她的美国孩子来代替。这种纯粹的凭主观判断而不需分数来评判的选择,与偏见和歧视谁能分得清楚?中国孩子委屈地哭了,她的母亲除了叹气与困惑不解,她还能做什么呢?据说,学校的那位美国体育教练像法官一样铁面无私,似乎毫无通融的可能。明知不公平,大人孩子也只好认了。多年前有句相声台词,完全可以演绎这个现象: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美国名校偏爱体育健将,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虽说如此,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学校没有分数挂帅一说。在美国的初中高中,应付书面考试一般难不倒中国孩子。但老师在打分中有一个“课堂讨论”,则完全是老师主观判断的权柄。据我所知,很多华人孩子在“课堂讨论”这项中经常会丢分,华人家长们随之而来的惋惜与不解便可想而知了。

顾名思义,“课堂讨论”主要是考察孩子的白话能力。怎么能让孩子会白话,这是令美国华人家长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不想让孩子将来从事像律师那样的职业,基本的白话能力还是必要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在国内的中小学都没有过课堂大辩论的经历。我疑惑,是我的欠缺之处影响了孩子?还是家庭遗传与民族特性起了作用?这不仅让我困惑,我也和孩子一样心有压力。

几天前,我参加我六岁儿子的家长会时,他的班主任老师善意地提醒我说,你家孩子数学与语文都是班上的尖子,下一步你要多培养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当我和儿子的班主任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时,这位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美国老师直言不讳地说,和美国孩子相比,亚洲孩子一般比较安静。这里所说的“安静”,其实就是不会白话的潜台词。如何让孩子敢想敢说?这个问题不知让多少美国华人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假如我们再深度思考一下,即使是我们华裔成人,在这个异国之邦,我们是否能在职场上真的做到畅所欲言呢?

与小学初中教育相比,美国的高中教育真的让人谈虎色变。每次聚会,华人高中家长们喋喋不休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怎么得A,怎么修AP,怎么进名校等等。公平地说,美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还是比较合理化人性化的,与中国的同龄孩子相比,美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确实没有那么大的学业压力。可一旦到了高中,情况却大不一样。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读不完的书,把高中生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情形令美国华人家长和孩子都措手不及,就好像从悠闲散步突然进入百米冲刺状态时一样。家有高中生,父母不安宁。

除此之外,美国高中生的课外活动表现与申请大学直接挂钩,华人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名校情结,除了功课要出色,课外活动也不能落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力,用“煞费苦心”来形容华人父母一点儿都不过份。比如,安排家里的高中生暑假做雷锋当义工,帮助孩子选修社区大学的课程,哪样不需要家长摸着石头过河与操心指点呢?

无庸讳言,国内的高中生主要是应付学校的功课,而美国华人高中生除了应付学校还要面向社会和父母的安排。换句话说,国内的家长主要把眼睛盯着学校就可以了,而美国的华人家长除了看紧学校,还要放眼周围兼有更全盘的各种计划。对比一下,中美华人家长,到底谁累?到底谁操心呢?

等孩子上了大学,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那可不一定。

美国大学的指导方针是宽进严出,不管孩子是挤进名校还是混进普通大学,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美国大学相对自由的选课环境,让孩子们如鱼得水,同时也让华人家长们找不到北。比如,上了两年大学后,孩子坚持要换专业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家长是不是头痛?哪像我们在国内读大学那会儿,一锅进去的一锅熟,好歹大学四年下来都能混个文凭。在美国,情况则大不相同。成绩优秀者,孩子可以提前大学毕业。可那些把大学专业当选择题来对待的华人子弟,他们什么时候能熬出来,那可就是孩子的造化了。

我有一位熟人的孩子,进了美国某大学后吊儿郎当,功课多门不及格。而这一切,家长却蒙在鼓里。原因何在呢?美国大学有个死板的规定,没有大学生本人同意,家长没权力向学校索要孩子的成绩单。这下完了,一进大学,孩子就可以撒丫子跑了。小崽子们如果想和家长玩儿捉迷藏,当爹当娘的非输不可。等大学的退学通知驾到时,美国华人家长除了傻眼,连困惑都来不及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美国,这样的华人孩子虽不多见,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提醒美国华人家长注意。

除了上述的教育问题,美国华人孩子学中文,这又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暂不提海外的文化传承作用,只需看看如今的世界风云,中国这么日新月异,美国这么金融危机,咱不让孩子学中文能行吗?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们,哪能完全理解家长的苦口婆心呢?家长哄着逼着陪着,如果好歹能让孩子坐在中文学校里,那就是一大胜利呀。

假如你要问,美国的华人家长周末都干什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从纽约到旧金山,从佛罗里达到西雅图,大部分的美国华人家长周末都要送孩子去中文学校。这一去,小半天儿就没了。这下可好了,周末我们大人孩子都为中文事业忙碌着,少了我们华人,美国的咖啡馆和酒店能不冷清嘛,红灯绿灯区哪会有我们华人家长的影子?此外,那些被媒体说烂的话题,诸如美国的未婚少女怀孕,吸毒,儿童的性侵犯问题,身处此邦,我们华人家长哪能不未雨绸缪呢?

大胆设想一下,假如美国的华人孩子不学中文,课外不参加这个班那个班的,不学这个球那个球的,美国学校会干预你吗?显然不会。还有,即使华人孩子八年抗战才拿下大学文凭,美国大学会对你横眉冷对吗?更不会。相反,美国大学照样对你笑眯眯,依旧对你收费没商量。

由此可见,美国的相对自由在为华人家长提供宽松的教育空间时,也难免让家长和孩子同时经历自由碰撞时的阵痛。不知你是否赞同,美国华人家长忙碌与快乐以及随之相伴的压力与困惑,这一切,应该都是“自由”二字的功劳。

的确,美国为华人子女教育提供了太多的自由选择。如何让孩子在自由中求稳定得成效,是美国华人家长不得不一直思考的问题。俗话说,一日为母(父),终身为仆。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华人家长都面临着同样的育儿问题,经历着不一样的困惑。

来源:陈晚(水影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