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江天梦
本人考证过china的起源,发现依靠西方的字典(从Webster's到Oxford到Cambridge)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再看看American Heritage,还是觉得这些西方巨著不是点到为止,就是有意避而不谈。只好根据这些名作巨著提供的一些蛛丝马迹,进一步猜想如下:
很久以前,一个叫做Stealer的Persian到中国来进货。他是个很好奇的商人,特想弄清楚中国制造的、在欧洲叫做pottery和porcelain或通称为ceramic ware的日用品在原产地是怎么做出来的,打算偷学几招,回到Persia自己生产。
Stealer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陕西,终于打听到一处陶艺作坊。他到作坊一看,制陶工正在忙着和稀泥。Stealer很高兴,用没几个人听懂的话比划着问制陶工。制陶工当然不是咱yeeyaners之中的成员,只能大概猜一猜这个老外想问他地上粘乎乎的东西叫做什么。制陶工不会说clay,只会说:稀泥。
Stealer只记得Xini,就忙着倒卖他那些用Xini做成的pottery去了。有一天,他和德国人做了一笔生意,酒足饭饱之后,他向德国人炫耀他的学识渊博:其实pottery在中国叫做Xini。德国人很开心,马上和他的朋友说,他知道pettery在中国原来叫做Chini。
后来,对德国人一直耿耿于怀的英国人,就把Chini改成China,以符合他们英文的结尾习惯,同时把德文里名词要大写的习惯也一并改掉了,于是china在英语里面就成为:High-quality porcelain or ceramic ware, originally made in China.
后来,有“博学家”经过考证,提出这样的观点:虽然china这个词和该国国名一样,但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期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叫法,如chiney、cheny及cheney,这些叫法都反映一个事实,即英语中的porcelain的含义就是波斯语的chini,这个chini后来作为外来语被借用到英语中来了。(来源:thefreedictionary.com)
在我看来,这样的“博学家”或语言学家已经很不简单了,知道chini是一个“来自Persia的词”。至于不知道最终来自中国,可以理解,因为再怎么博学,也不见得懂得制造china的国家的语言里把制造陶瓷的东西叫做稀泥,更不知道稀泥的拼音叫做xini,和chini是同一个意思。
再后来,英国人知道Zhongguo在英文里的意思原来是The Central Kingdom之后,大为光火:那个只能制造china的地方怎么配得上叫这么响亮的名字,竟敢和Great Britain比谁是天下的中心?那个地方只能叫做China!
到了明朝后期,中国开始走下坡路,连英国人给我们的外号也不敢修改,就这么把人家强加给我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国家名,就像人家往我们脸上吐了不知什么东西,我们也不敢伸手去抹掉一样。
……于是,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没有自己的名字Zhongguo,或Central Kingdom,而是China。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还是Chinese的构成。世界上除了曾经能够和英国抗衡的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在英语里可以保留它们自己的国家名及人民、语言名外,其他的都得等英国人来“命名”。结果,中国、日本、越南、葡萄牙等让英国讨厌或愤怒的人民,都不幸分到了-ese这个后缀;大量的“二等国家”则分到了-an这个后缀,英国自己或者和英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则得到了一个表示高等的-ish。
我曾比较过智利Chile和China,人家的人民或语言叫做Chilean,我们本来叫做Chinan即可,或者Chinean,可人家偏偏要把原来的a去掉,硬生生给我们一个Chinese,听起来特象“踩你死”,还不如韩国的Korean。
英国人,请问能给我们懂你们语言的Chinean一个合理的、根本的解释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