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萌芽学到什么了。
暗地病孩子
和黑锅论坛
具体地址自己搜索。虽然觉得暗地病孩子名字甚恶,但论坛风格还是不错的,可能大家以前也听过。至于黑锅论坛,是萌芽论坛滋生物。偶而能看见几个熟脸,厌恶上海帮的完全可以唾弃。说起萌芽论坛,个人认为比较幼稚,很适合16岁以下的孩子光顾。那次去了之后随便发了对内部人物的牢骚结果被干掉,再发意见再被干掉,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封掉ID才发现即使16岁的论坛也不能让我回复青春。萌芽论坛的人由于受杂志影响变的小资且盲目的崇拜新思想新名词,动辄布而乔亚张嘴闭嘴“解构”,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名满嘴象火车一样的跑:斯宾诺沙,费而巴哈,维特根斯坦,卡尔波普尔。跟贴发贴要紧跟如下词条:自由主义,后现代,意识流等等等等。好象如果我不了解卡尔维诺,没读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不知道除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还有《海边的卡夫卡》这样的一本书那就是落伍,那就是跟不上潮流,就是老土。王小波有一篇杂文叫《关于媚雅》,可能大家都读过,是说自己有一次去拨士顿看朋友,到了的时候恰巧遇到朋友要去听一场高雅音乐会,于是邀王同去。王小波嫌穿着太麻烦(西服)而且要正襟危坐太受拘束不想去听,但朋友说这只是一场音乐学院的师生排练,比较随便,只要不打瞌睡不中途退场就可以。于是王小波就去了,去了才知道是演奏布鲁克纳的俩首交响曲。而且他们还坐在第一排的正中央,连想打瞌睡的机会都没有,结果这场音乐会给王小波的感觉可想而知-----------------曲子没咸没淡,演奏员胡吹胡拉,指挥就在瞎比划。从七点听到九点半,由于不能中途退场,王小波就一直在受着高雅音乐的煎熬。他就想一头撞死算了。王小波的这种感觉我也有,我想不光我有很多受过高雅的罪的人都有,有一次我陪同学去参观达利的画展,我一进去就后悔了,想出去,但同学说都花钱进来了怎么着也得看看,他是画迷,一路领着我参观。我边观赏边看时间想快点出去,同学还让我边看边发言,一副《有马 数字和钉子的双重影象》看完了我就觉得怎么有钉子没锤子?糟糕的还是我把意见发表出来,发表过后马上招来参观人士们鄙夷的目光。还有一副《天鹅毛原子内平衡》,朋友问我:看后什么感觉?我说发自内心的?他说就要第一观感,这个最重要。我说那还是算了,他坚持让我说。我就说第一感观就是这人在跟鹅抢那西瓜吃。从此后他再没找我参观过画展。我倒也轻省。本来那东西就不入我这俗眼,我何必要硬装着很感兴趣的样子去媚雅呢?绘画如此音乐如此文学更是如此。
但我始终要强调的是有真正懂得它们并真心去热爱他们的人的,正如我不懂绘画但凡高对绘画的热爱我没有一丝怀疑,正如我不懂高雅音乐但我对傅雷先生的乐理知识抱有崇高的敬意,也正如我不懂“哈耶克”但始终有人懂并有心情去研究他一样。但那毕竟少数,毕竟在这个叫做萌芽的论坛是少数。还没到我们人人象吃方便面那样可以家常谈起的地步。
赵本山有个小品,名字忘记了。讲的是赵本山去公司要玻璃捐助学校,由于赵的长相跟公司经理面貌酷似,便被邀去假冒经理陪客户喝酒,公司方面承诺事后一定会资助玻璃给赵。结果客户没来,陪酒一事告吹,玻璃自然也就没有。赵本山在拿走餐桌上的塑料布给学校挡风后顺手拿起一个牵线的王八蛋要走,经理助理茫然不解的问道:“你这是干啥啊?”赵答:“回去我得有个交代,人家问起我我就说:啥都没学会就会扯蛋了!”
同学问起我在萌芽所学知识,我答:啥都没学会就学会解构的扯蛋了。
文:柳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