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序吧~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
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
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
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
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
生问题的探求却寥落至此?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
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
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
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但是,谁都想听听。
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
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
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
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
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
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于印证,联想到
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
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
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
,等啊等,发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
得很具体,全部沉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
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
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
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
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迸
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
,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
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
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
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
他们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
竟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
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魁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
凡此种种,都是遗憾。
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
担大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
;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
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他说完自己想说的
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
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
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
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的期待契合。
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的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
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
,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
,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
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
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
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
,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看来,像我一样期待着的人实在不少,而且不分国籍。
二
翻阅这份听课笔记时我还留有一点担心,生怕这位叫莫里的老人在最后的课程
中出现一种装扮。病危老人的任何装扮,不管是稍稍夸张了危急还是稍稍夸张了乐
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最容易让人不安。
莫里老人没有掩饰自己的衰弱和病况。学生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
起拍打他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
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病危老师裸露的背
,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被砸的老师喘着气说:“
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学生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
重的!”
——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放心了。莫里老人的心态太健康了,最后的课程正
是这种健康心态的产物。
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
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然而莫里
老人是怎样面对的呢?
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
强烈。
他觉得也终于有了一次充分感受身体的机会,而以前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他觉得不便,特别是那种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的
暴露和照顾,但很快又释然了,说:
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
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
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
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
份乐趣罢了。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然而作为教师,他又必须把这种化解上升为
课程。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
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
吗?他由此得此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
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子做个孩子;当我
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
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
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真是一门深刻的大课了。环顾我们四周,有的青年人或漠视青春,或炫耀强
壮;有的中年人或揽镜自悲,或扮演老成;有的老年人或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
…实在都有点可怜,都应该来听听莫里老人的最后课程。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莫里老人虽然参透了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恭
恭敬敬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备课。体验什么呢?体验死亡的来临。他
知道这是人生课程中躲避不开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前却无法预先备课。就在临终前
的几天,他告诉学生,做了一个梦,在过一座桥,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
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
当然能理解,学生安慰性地点头,但老人知道学生一定理解不深,因为还缺少
体验,于是接下来的话又是醍醐灌顶: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
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莫里
老人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
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莫里的境界时时让人家喜悦。那
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
我烧过了头。”
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
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眼静躺,学生来了,
老师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己作过提示,答案
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0 17:13: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