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8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站在孩子那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可心 发表于 10-3-30 13:29:55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卫西谛

【这篇旧文是给朋友的一本教育杂志写的,对象是中学生家长。我非教师也非家长,是教育的门外汉,所以只能罗嗦地就电影扯点粗浅看法。两部电影是大家烂熟的《放牛班的春天》和《心灵捕手》。】


1. 请站在孩子那边

《放牛班的春天》是直到现在还常常被人提及的一部法国电影,很多人记得它是因为里面的童声歌曲实在是美妙动听,堪称“天籁”;当然也没有人会忘记其中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好,所以影片中天籁之声也是对主人公的爱心的赞颂。这个电影的原名是“Les Choristes”,意即“合唱团”,《放牛班的春天》是意译。放牛班,本身就是对差班、慢班,没人管、没人能管、没人愿意管的学生群体的一种“昵称”。这个“昵称”背后其实是有一种态度,一种对学生爱莫能助的态度。

故事的开端采用一种倒叙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让我们想起经典的《天堂电影院》来,一位声名卓著的导演接到一个电话,小时候教他放电影的导师去世了,如果不是老人教导他学会爱,爱电影、爱他人,让他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他可能只能永远生活在那个封闭的小镇上。《放牛班的春天》如出一辙,一位名声显赫的指挥家,同样也是教他音乐的老师去世了,于是他回到故乡想起他幼年在寄宿学校的往事——这所寄宿收留的都是问题儿童:孤儿、单亲、刺头、脾气倔犟的、甚至有犯罪倾向的。这所学校的名字就透露出格外的悲观:池塘之底。

不成器的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来到“池塘之底”做学监的时候,独自一人、身无分文、事业失败,可谓人生的谷底。常看一些主流的、通俗而又感人的文艺片的观众,会发现这些电影的剧情里,并非仅仅是一方去帮助或去拯救另一方,往往在情感上、人生观上双方有着一种互动,是一段共同走出人生泥潭的故事。同样在《放牛班的春天》的结尾,孩子们仍然生活在学校的高墙内、克莱门特仍然是一名不文的人;但是和影片的开场相比较,师生双方都不再生活在阴影当中。好莱坞电影也好、欧洲电影也好,感人的电影都这么拍,那是因为人的情感有一种共通之处,无论故事的双方是朋友与朋友或爱人与爱人,还是老师与学生、大人与孩子,一边倒的帮助、拯救、劝导、说教是不可能真正达到感染人的煽情目的;真正感染人的方式永远是,艰难之中的共同成长、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就像这部电影里:克莱门特带给孩子们关爱的时候;孩子们对他也意味着一种“福音”。

克莱门特进入这所寄宿学校时,看到的景象无疑是一团糟的,孩子们被老师无情的惩罚、老师被孩子们作弄与报复。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没有尊重、没有爱的地方。这里的校长唯一的管教方式是树立威权。威权的可怕之处,是为了管束学生可以不顾一切,体罚、禁闭、取消娱乐活动,等等。威权的更可怕之处,并非在于残害其肉体、而是在于残害其精神,它摧毁了稚嫩的心灵中的天真与欢乐,更遑论去发现潜在的才华。克莱门特的故事的感人之处在于他通过组织合唱团,来恢复了孩子们的天性,并乐于发现他们的才华。有位可能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的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后,说“恰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疗法一样,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fulling person)’”。

其实,纵观这部《放牛班的春天》,克莱门特究竟运用了什么好的教育方式、教育技巧,其实电影也并没有涉及。但是他和孩子们相处的方式,只有一条准则:站在他们那边。“站在他们那边”,无疑是理解和尊重的最开始。这部电影里的威权校长当然有一个凶狠自私的形象;但是在现实当中我们往往是把威权用很多冠冕堂皇的词语包装起来,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会被迷惑过去:以为强硬的教育方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所谓的关爱,并抱怨孩子的不理解,于是更增添忍辱负重的委屈、恨铁不成钢的怨怼。于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此循环下去。究其原因是,成人没有站在孩子那边,我们往往站在他们的对面,更多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们的高处。不平等的教育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报复。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孩子们的报复最明显的是嘲讽老师、作弄老师、甚至犯罪;而最常见的报复其实是放弃,对自己的放弃。




2.生命经验的交换

在这里我想到的另一个电影是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的作品《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很多人都提到《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如何像一位心理咨询师一样,打开孩子们封闭已久的心灵;但是在我看来克莱门特的教育更像是发乎内心的人性表现,任何人来到“池塘之底”都会被孩子们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而感到愤怒。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用音乐拯救了童心,从主题和内容的结合上显得非常完美。结尾时克莱门特带走了最小的那个孤儿,也了结了观众的一桩心愿。总而言之,《放牛班的春天》仍然是俯视的视角来看来师生的关系,它提供了一个类似“心灵鸡汤式”的、纯粹的爱的故事。而这部《心灵捕手》则更具有一个平视的视角,并且对于教育方式来说更具参考性。

《心灵捕手》的剧本是马特•达蒙和好友本•阿尔夫列克共同撰写、并主演的,他们现在已经是好莱坞最当红的巨星,后者已开始当起导演。当时写这个剧本时,两人才二十多岁,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编剧奖之后,两人一举成名。正因为出自两个尚未成功的年轻人之手,所以这个故事在教育与被教育双方的“平等”的意味上更浓重一点。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兰博在教室外走廊间的黑板上留了一道数学难题,全校高材生无人可解,却被一个学校的年轻清洁工威尔•杭汀毫不费力地解开了。这位获过“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兰博教授继而发现这位少年的数学天赋甚至超过自己,只要悉心培养,假以时日,他可能就是未来的爱因斯坦。但是这个成长于波士顿南区贫民窟的威尔,充满叛逆情绪,打架、闹事、偷车、xi警,样样都干,少管所是常去的地方。兰博教授抱以爱才之心,去保释他,教他数学,并且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是一切都是无用功,威尔甚至常常修理为他辅导治疗的心理专家。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兰博教授只好带他去求助自己大学时代的好友肖恩。

显然,教育的难题在这一刻凸显出来。一个拥有天赋的少年,但是他却另外拥有几乎不可原谅的劣习。更为严重的是,他的天赋甚至滋长了这种劣习。因为他的聪明绝顶,所以三言两语就能侮辱哈佛的学生;甚至可以毫不留情地蔑视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家。而兰博教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兰博虽然有“爱才之心”,但是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才华”,而并没有对威尔的人生有任何认识,对他的过去并不关心,而对他的未来也只有“功成名就”一种期望。所以,兰博这位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也永远无法解开威尔•杭汀这道难题。他找到了自己很久以前的室友肖恩,而这个肖恩在他看来其实是个“失败者”,不过是个窝囊的社区学校的心理教师,但是却有一种本事,和人沟通。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正处在没有出路的时候。威尔爱上了一个哈佛的女生,可是身份的自卑让他不敢真正的表白;而肖恩则一直无法摆脱自己对亡故的妻子的哀思,沉浸在伤痛中许多年。像对付别个心理医生一样,天才威尔一眼就看出肖恩的心理弱点,傲慢地对他进行了一通嘲讽,被肖恩赶了出去。但是肖恩并没有放弃威尔,因为他弄懂了这个孩子,他识破了威尔。在肖恩看来,他的傲慢只不过是自卑的表现;他的攻击性是自我保护的措施。后来他对威尔说了下面一段话,被许多年轻人视为经典:

“你从来没有离开过波士顿吧?如果我和你谈论艺术,想必你已经记住所有艺术书上的摘要并来和我谈,比如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政治取向等等。但是你无法告诉我站在西斯廷大教堂下面,真实地体味那种震撼的感觉吧?如果我们谈到战争,你可能会引用莎士比亚。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战争,感受当你在战场上抱着你即将死去的最好的朋友,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刹那,眼中向你流露出的渴望生命的眼神。

如果我们谈到爱,你可以会给我背十四行诗。但你不会知道,当你看着你心爱的伴侣非常脆弱的时候,感受是什么。你本以为上帝在你手中放了一个安琪儿,这种爱可以超越一切,超越癌症!你不知道为了照顾身患癌症的妻子,在医院里两个月寸步不离是什么感觉。你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失去”,因为这只有在你爱一件东西胜过爱你自己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你从来不敢爱任何人,对吗?

看着你,我并没有看到一个聪明的、自信的男人;我只看到了一个狂妄的、内心恐惧的、懒惰的男孩。威尔,你很天才,没人能否定这一切,甚至没有人会了解你。但是你却因为看到一幅画,就对我的生活妄加评判。

你是个孤儿,对吧?难道我会因为读过《雾都孤儿》这本书,就会知道你的生活有多艰辛?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谁?这可能吗?我不可能像你去读我写过的书来了解我;除非你愿意敞开你自己,愿意和我交流,不然我无法知道“你是谁”。你不愿意说,是不是?你或许已经被自己可能表露真实的自己给吓到了?……”

这段很长的谈话,最终突破了威尔的心防。这段话说的很好、很感人。而更重要的意味是,肖恩这位医生、这位老师、这位成年人的态度,他对一个孩子是如此诚恳地、可以用交换生命体验的方式去交流。大多数时候说教是无法获得孩子的信任的,最好的方法是和他去交换生命体验。反观兰博这位教授,当然也是好人,然而他是以灌输的姿态在要求威尔;而肖恩用的方式是引导。于是在此后的交流中,威尔渐渐地打开心门,向肖恩说出了他从未说出的过去,幼年遭到继父的种种虐待;而肖恩在这过程中,用自己和妻子的深情来感染威尔,同时自己也摆脱了丧妻的阴影。这也许就是交换生命经验的双赢,教育的理想状态。




3.真正的心灵捕手

这部影片“Good Will Hunting”有两个译名,一个是《骄阳似我》,这是纯粹年轻人的视角,反映威尔的高傲不羁;而《心灵捕手》这个片名则站在肖恩老师这边,反映他的沟通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琢磨对方的心思的,所以我们常会听到一句话,“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搞不懂”,是我们没有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心灵捕手”。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我们更不能一味地以“老师-学生”、“家长-子女”的模式来对待,肖恩对威尔的谈话是以“如果你愿意请我来认识你自己,我会乐意一起参与”这句话开始的。这是一位“心灵捕手”的秘诀:遇到问题,共同参与。而不是我在帮你解决,我在为你解决。于是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才不会觉得孤单。

说得更远一点,我们常常强调,老师之于学生、家长之于子女的爱、教育和牺牲;但是往往容易忽视了,那种反过来的爱,那种稚嫩的、天真的、纯洁的反作用。教育,更理想的状态是共同成长,肖恩老师用的词句是非常准确的:“一起参与”。平等,而且充满信任感。

在取得信任感之后,会遭遇到下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学习,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而生活。兰博教授并没有错,他发现了威尔的天赋,竭力为他引介高薪的工作,培养他成为数学界的明日之星。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克莱门特老师竭力让那个小歌唱天才进音乐学院,最终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指挥家。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中,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意志。这是兰博教授和肖恩老师最大的冲突:兰博认为不让威尔成为数学家简直是暴殄天物;而肖恩认为威尔不是任何人的木偶、他应该自己选择未来。

而一个孩子真正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在兰博看来,名利双收,这是最荣耀的未来。而在肖恩看来,实现自我,这才是最重要的未来。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名利双收和实现自我显然是被合二为一了,这是具有煽情性质的主流电影最完美的结局。而在《心灵捕手》里,并没有强调这种世俗的完美,而更强调自我价值的认同:每个人,不论他是不是天才,只有认同了自我价值,才能进而实现自我,才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比起让孩子获得一个什么职业或什么成就,也许引导他如何实现自我要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心灵捕手》这个电影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来源:卫西谛,照常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