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时候,朋友忽然准备参选香港的区议员,于是开始准备。半个月后,再问其他,对方摇摇头:“太繁琐了,我觉得自己做不到。“
虽然区议员和香港的立法会议员一样,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意代表不同,并没有立法和审批政府开支的权利,但是区议员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还是相当重要。
如果在区议会选举前来香港的话,可以看到马路边会有这样的标语牌,提出的选举口号,诉求都非常的具体,比如要为某个区的民众,向政府要求增加一条小巴线路,方便所在地区民众的出行,反对公交车加价,甚至可能是争取交通灯的绿灯多亮两秒钟,因为要争取开车的选民,或者要求政府部门设立更多的狗粪收集箱,因为所在的选区,有很多养狗的选民,但是也有很多不养狗的选民,要平衡各方的需求。
朋友一条一条的讲述自己做不到的理由。首先就是要了解所在选区居民的诉求,这就不是只是宣布参选这样简单,需要一家一户的去和选民接触,而这种接触,对于现成的民意代表来说,会有居民主动上来寻求帮助,但是如果不是,就需要自己花时间和精力主动出击。面对面的接触,当然也是让民众了解自己的机会,只不过,也可能因为沟通技巧的问题,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朋友说,自己的广东话还说得不好,如果住的地方多一些新移民说不定还算是优点,至少可以明确自己可以代表哪类民众,但是很不巧,自己住的地方大部分是香港中产,要让他们相信一个广东话还没有讲好的人,可以全心全意代表他们,有实际困难。
除了要准确抓住自己所在的选区,民众最关切的议题,还有就是拉票。站在街头,拿着高音喇叭宣传,费时费力,倒也不算是最大的困难,关键还有经费。朋友算了一下,如果作为独立参选人,胜算的机会不高,因为如果其他的参选人具有政党背景,那末可以由所在的政党来调配整体资源,比如充足的人手派发传单,有财力租用宣传车,还可以出动党内的明星党员来为候选人站台。但是如果选择加入某一个政党,同样会受到限制,也许理念接近,但是政党往往有自己的参选策略,比如人员的布局,如何取得最大化的胜利,往往需要牺牲小我,服从大局,可能连获得提名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朋友还有一个顾虑,如果参选,自己也就是成为了公众人物,如果有任何的行差踏错,就可能被媒体曝光。看看这些日子关于违章建筑的风波,多少立法会议员被搬到了桌面上,被指住宅存在违章建筑的地方,就算周围的邻居个个都这样做,但是因为是议员,所以公众会有更高的标准。只不过,要拿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也愿意去做,想来想去,朋友还是选择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普通民众,用其他的方式来参与公共事务,比如参与公众咨询,多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醒自己关心选举,负责任的投下一票。
写这些是想说,参选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的事情,也因为这样,对于那些决定用这样的方式来承担公民责任和义务的人们,或多或少有些钦佩,当然,如果民意代表,在一个地方,只不过是一种荣誉,而不是一种责任,就谈不上这些。
选举和竞选,对于香港人来说,虽然不完善,选民投票不算积极,但是毕竟已经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像内地那样,号称自己是独立参选人的出现,会成为新闻。
之所以成为新闻,显然到现在为止,真正的选举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之前也有,按照法律规定来说,应该叫做联合提名参选人,但是从来没有这次的人数那样多,那样高调和公开。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对人大有期待,期待改变”橡皮图章“的印象,同时认同,只要参选的人,还有投票的人都积极参与,那麽有可能代表改变。
也因为这样,不需要担心参选人是用”对立抗衡“的态度,因为最终这些代表是由选民的选票选出来,如果选民发现,他们只会表演,却不做实事,那末下一次,他们就会被选下去。问题在于,他们都还没有机会表现,又从何谈起他们的表现?同样,只要越来越多选民明白选票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重要性,自然会对参选人看得更加仔细,不会轻易的”被代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d5da01017ldz.html
该贴已经同步到 辛巴的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