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89年底模仿国外同行建立中国首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到如今华强集团首次将“中国迪士尼”出口到非洲,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在近日举办的“2009年《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暨旅游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表示,中国将进入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
“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发力
中世纪的城堡,白雪公主牵着7个小矮人在小道上漫步,米老鼠在远处微笑着向你挥手……这里向你描绘的不是卡通中的画面。几年之后,这样的童话世界将会被搬到中国大陆。今年初,预计耗资244.8亿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兴建计划终于尘埃落定。这标志着全球最著名的主题公园迪士尼开始进入中国大陆。与此同时,在京津等地,也刮起了一股大型主题公园“引进热”。未来数年,环球影城、派拉蒙等国外著名主题公园也将落户中国。
海外的主题公园如此“来势汹汹”,国内自然也有所动作。目前,历经20年发展的中国主题公园也开始逐渐成熟,出口海外。5月18日,华强集团在深圳与中非发展基金、南非工业发展公司等4个部门签署协议。协议表示,华强集团将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合作,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投资2.5亿美元,建设占地77万平方米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这也是其继2008年将主题公园输出到伊朗后,再次出口中国主题公园。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主题公园出口国。
政府“搭台”,民族文化“挑大梁”
随着国外主题公园纷纷挺进中原,如果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缺乏竞争力,这无疑是“弃战投降”。主题是竞争力的关键,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的“近水楼台”。
我国第一个大型主题公园深圳锦绣中华以其民族性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它将中国的名山大川和人文古迹以微缩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开业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300万的游客,1亿元的投资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全部收回。
除此之外,“鸟巢”、茶文化、鬼文化,甚至是汤显祖的戏剧,这些都成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的主题。在华强集团出口非洲的中国主题公园中,将汇集“兵马俑”、“水漫金山”、“盘丝洞”、“悟空归来”等大量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化科技主题项目。“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形成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和发展模式。”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裁梁光伟表示。
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关系到主题公园是否能够获得长远发展,而将主题真正变为现实则是一项更大的工程。一个主题公园动辄耗资上亿、占地上千亩,如此大的投资自然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扶持。近日,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版“迪士尼”主题公园在沈阳沈北新区开建。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配套产业区全部由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引进社会资金建设。此外,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在全市旅游工作会上表示,重庆今年将投资750亿元,启动10个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
主题公园如何持续发展
当代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形势并非一片大好。有数据表明,中国主题公园每年游客人数大都低于200万人次,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究其原因,国内主题公园普遍缺乏强大的产业链作支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而且其衍生产品和其他盈利渠道的开发仍处于启蒙阶段。“主题公园是文化经济的板块,除了文化创意,金融、工业、商业等相关产业都可以规模化地深度介入。”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强调。
高投资、高风险的主题公园要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须给予消费者不断的新鲜感、新体验。迪士尼公司是持续投资、创新的典范。东京迪士尼初始造价1500亿日元,1983年开业后到2001年的18年间,为超级音响和新建35个游乐场所又陆续投入1200亿日元,之后在2007年前继续投入650亿日元增加新内容。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主题公园正日益走上规模发展道路。开发出“方特欢乐世界”等著名主题公园品牌的华强集团向来注重自主创新。其文化产品已经涵盖到主题公园、数字动漫、特种电影及多种衍生品。此外,华强集团还申请中外专利50多项,在欧美40多个国家建有60多所“环幕4D影院”,成功打造了一条创、研、产、销一体的产业链。
“主题公园宜先建成基本规模,再以成功的滚动扩容,实现与消费者同行、与社会科技同步发展,这样,‘永远建设之中’的主题公园才能持续发展。”沈望舒表示。
蔡亦骁 陈 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