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证实已获中央核准,意味着酝酿逾10年的上海迪士尼项目终尘埃落定。消息公布后第二天,香港政府就宣布香港迪士尼乐园扩建年底动工。虽然官方认为中国市场容纳两个迪士尼乐园绰绰有余,两地的乐园也不排除通过互补合作共创双赢,但外界纷纷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势必会影响到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客源。
根据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面积将是香港迪士尼的四倍,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同时票价也可能是全球最低。另一方面,香港迪士尼已是连续三年亏损,除了规模太小无法吸引客流外,港府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之间的分红协议“不合理”也被视为是主因,因此上海迪士尼最终将采用何种方式筹建备受关注。
此前有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将不会沿用香港的筹建模式,而是采用日本迪士尼的合作模式,即由政府提供土地和绝大部分建设资金并控股,日常管理交给美方团队,同时每年向迪士尼公司支付品牌费和经营收入提成。
但另有传言称,上海将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中美双方分别持股57%和43%,由中方成立的项目公司控股。公司将具体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而上海和浦东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将代表中方出资。
据称,在上海方面的最初方案中,二者预期的合作模式与香港类似,即迪士尼派驻高层管理团队,提供品牌使用权,同时抽取7%品牌费;中方则提供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并向美方支付品牌费、管理费和高管工资。
对此,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副教授苏伟文指出,香港政府从香港迪士尼中“无钱可赚”的尴尬,值得上海引以为戒。他建议上海在引进迪士尼项目的时候要看大局,也要追求细节。
他指出,游客在香港迪士尼的消费中,门票只占50%,另一半是用于购买纪念品和餐饮,门票占总收入比例大大低于其他迪士尼乐园。根据香港政府与迪士尼公司的协议,香港政府能够分成的,是基于门票收益部分。在扣除迪士尼公司的特许费以后,香港迪士尼则是连年赤字,更无从谈给股东分红。
其次,迪士尼公司其他的附属经营项目,比如迪士尼酒店,收费的迪士尼频道、迪士尼英语教育等,当时作为一揽子项目引进,而这一部分的利润,也与香港政府无关。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指出,与上海兴建乐园的背景不同,当年香港以乐园为救命丹,在与迪士尼公司谈判时气势处于下风,迪士尼“哪有不趁机予取予携之理”。相比之下,迪士尼之于上海则是“得之是锦上添花,失之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加上金融海啸导致经济不景,今年第三季全球迪士尼乐园的业绩已下跌19%,因此上海乐园反而可能成为迪士尼公司的救命草。
上海建迪士尼已成事实,而新加坡综合娱乐城和环球影城也将于明年启用,面对本区域的激烈竞争,香港媒体纷纷呼吁政府不能把旅游事业的成败全押在迪士尼乐园身上,应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太阳报》指出,近年香港旅游基础设施停滞不前﹐自2006年建成昂坪缆车后未见有新项目问世。文章批评目前香港满足于吃老本,仍然依靠太平山夜景﹑维港风光以及两家主题公园来维持旅游业,单调乏味,如果当局继续束手待毙,终有一日会坐食山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