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老鼠”来到上海是否水土不服?本报专访陈村、韩han等6位上海作家得出结论——
海派文化 跟迪士尼风格很搭调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出公告,称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已获批准,占地116公顷 (即1740亩),比此前宣称的总面积超过6000亩缩水70%多。
在大多数媒体关注上海迪士尼面积为何大幅缩水时,却很少有媒体关注其落户可能对上海本土文化引发的影响。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朱大可、陈村、叶辛、韩han、毛尖、小饭六位上海本地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上海的老、中、青三代,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时下上海文化界对迪士尼落户上海的看法。
六位作家几乎全部认为迪士尼落户上海不会水土不服,海派文化跟迪士尼的风格很搭调,有作家相信几年后将会建成“上海特色的迪士尼”。
关键词·水土不服
当讲究格调的海派文化碰到“低龄化”的迪士尼文化,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很多人的结论是:迪士尼落户上海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但几位作家认为,迪士尼落户上海没有文化上的障碍。
迪士尼和海派文化很搭调
“我觉得它们在一起谈情说爱是‘天经地义’。”对于迪士尼落户上海,作家朱大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朱大可认为,上海文化是江南自耕农文明和殖民文化的混杂物,它表现为精细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商业价值及商业诚信的重视,以及对西方价值的天然认同。而这些跟迪士尼的风格很搭调。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说,上海人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一直在做使其本土化的实践,很多都是成功的,如川菜在上海经过改良非常受本地人欢迎。“在上海吃的法国蛋糕就和在巴黎的味道一样好。”叶辛对形成“上海特色的迪士尼”信心十足,他认为上海文化本身就有这样的包容性。
作家韩han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两者都没有文化,所以也不用担心迪士尼来了影不影响上海文化。”他认为迪士尼落户上海与文化无关,甚至连文化的范畴都谈不上。
迪士尼落户顺理成章
专栏作家毛尖认为,上海文化就是大俗大雅,又浪漫又务实,各种文化因素不冲突是其特点。她举例说,自己就可能既会带儿子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会到迪士尼乐园去看“米老鼠和唐老鸭”。
在80后作家小饭看来,海派文化向来是以博采众长为特点的,不拒绝任何新潮、洋派,甚至还会主动追逐这些。
他说,从十里洋场开始,上海的文化其实有一大半是被西方文化“奠基”的。可以说上海是最能接受西方文化的中国城市,迪士尼落户上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调查
作家去不去迪士尼
朱大可:以前没想过去玩,如果建好了,一定会去看看。
叶 辛 :会从容地跟着年轻人去看看,体验它的项目。
陈村:原要带孩子到香港去看,现在可以省点钱去看看。
毛尖:会带儿子一起去玩。今后就不用专门去香港的迪士尼了。小饭:女儿
3岁,原计划稍大一点带她去香港迪士尼的,现在不用了。
关键词·学习
既然迪士尼落户上海不会遭遇水土不服,它又会给上海带来什么?上海会从迪士尼身上学到什么?
迪士尼带来了上海缺少的幽默
朱大可认为迪士尼是典型的文化工业,它的西方属性令其在上海容易被接纳,而迪士尼的商业运作方式,也易于被上海人所接受。
朱大可对记者表示,上海文化总体上是严肃感伤的,缺乏的正是迪士尼自嘲式幽默。这几年上海文化消费市场因为太过严肃正大幅度萎缩,现在只能靠这种外部输血来扩展其娱乐消费市场了。
上海的原创能力能被激发出来
在朱大可眼里,上海已经丧失了制作《大闹天宫》和《天书传奇》时期的文化优势。它的僵硬格局使之无法从迪士尼文化中直接而快速地获益。
在朱大可看来,只有更为年幼的一代才有可能接受迪士尼的娱乐思维模式,并在未来缓慢地释放出这种影响力。
他认为如果迪士尼有刺激上海人重建这种文化原创力的能力和人类共同价值,那么它的“落户”就有了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忧虑
迪士尼来了,中国的儿童被吸引过去,传统文化由谁传承?随之而来的上海交通问题如何解决?作家们提出了他们的担心。
文化渗透很可怕
让毛尖忧心的是,国内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能对抗迪士尼,虽然“喜羊羊”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但跟迪士尼无法相提并论。
她认为国家或者上海有关部门应该对本土文化采取一定保护措施。“现在孩子们盖的被子都是迪士尼片中动物的图案,这种文化渗透是很可怕的。”毛尖说。
上海会变得更喧哗
作为上海市民,陈村担忧的是迪士尼建成后会带给上海更大的交通难题。迪士尼建在浦东,上海浦西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都会有兴趣去迪士尼乐园,“这个城市就变得更加喧哗了。”陈村说。
韩han称,现在他去浦东平均时速是13公里。他说,如果同在浦东的迪士尼开门迎客,对上海的交通会是一个巨大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