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的根基
——《中国人的信仰》一书引发的联想
文:何静
友智怀很久不见,正当怀疑此君已从人间蒸发之际,不想其握着一本灰黑色的书,面色依然是淡淡的忽然就出现在我眼前。
书是关于国人信仰的,话题遥远又尖端。对于我这等俗人,对信仰的兴趣大不如对美味的盘点来得实在和滋润。但因了友谊的情分,终不愿令他过分失望,只好依了他,答应好好学习一二。看着他渐晴的眼神,心底不由既怜又叹。
书桌上,一杯透明的白开水,一本灰黑色的《信仰》,简单到极至却又相得益彰。耐下心情,又怕索然无味,索性就随意翻阅到某一页,有点似卜卦般地从第一组跳入眼帘的词开始,进入文章。
就我感觉而言,这只是一本信仰杂谈。每个人的信仰高度大体相当,但对承载信仰的基础,各有些不同。我是个现实且务实的人,所以相比较来看,还是倾向于李宏塔和茅于轼两位前辈的思想多些。可能是篇幅所限,关于信仰的话题,诸位基本是点到为止,编者也未进行过多的延展,我想,也许这是编者的有意为之,因此也可以给读者更多的纵横思索的空间,正如智怀所说的:就算做个抛砖引玉吧。
信仰的高深与宽广,无须我这单薄的思维来估量,我重视的,是信仰的根基,亦或它的某个组成部分。一个美好的建筑,必须要有美好而结实的建材来支撑,信仰的建设,不允许存在豆腐渣工程。
组成信仰根基的其中两个基本环节,是德与礼。
信仰是人众的信仰,德与礼,是众人和谐的基本要素。
中国自古有以美玉寓贤德的咏赞,拥有美德的人,必是知礼、守节且懂得自省、自制的人。
但随着现代物欲的暴涨,德与礼也如同美玉遭受遍地赝品恶仿的肆虐欺凌,其形制与所为被动机左右,真伪难辫,虚实难究,能最终曝露其心意与内质的,惟有其结果的得失了。
能反着玩儿而得其欲果的,似乎传媒界更熟练些。正色也好,八卦也罢,美的也好,丑的也罢,拍的与被拍的,骂的与被骂的,基本都能黑红互转,名利皆水涨船高。谁知道哪笔黑墨就能画红了自己呢?所以,回应者是理直气壮,不回应者是低调旁观,看什么不是看呐,无论如何,都是渔翁。到最后,落个双赢,得财之后自然能德礼教人贤,好听又好看。
有玩得好的,自然就有玩得差些的,干什么都有高手,但高手毕竟难得。
层次低些的,自然离现实生活就更近些。比如吃、穿、住、行等等,百姓生活须臾离不了的这些。吃的上:奶粉是三聚氢胺加性早熟的,大米是抛光加香的,食用油是地沟的,水果是催熟的,色素是化工的,添加剂是致癌的,等等;穿的上:名牌是仿冒的,产地是随意的,6、9、8的价格是虚标的,款式是剽窃的;住的上:钉子户,楼倒倒,政府房子比学校牢;走的上:常年手术的马路,胶水粘连的大桥,停车用的高速,迷途难返的立交……
我们还有信仰么?中国人,还有信仰么?
重德尚礼的民族,必是知耻而奋发的民族,更是一个信仰坚定而前程辉煌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必是团结着一群清醒、高尚的智勇双全的人众。我们,还是么?
我想,应该是的。尽管病患缠身,但我们依然可以痛定思痛。
98年的洪水不是被我们战胜了么,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感动了全世界的人,我们的奥运会美仑美焕的盛况与名列前矛的奖牌胜于任何雄辩,太空的漫步更显示着民族的智慧前瞻。
尽管我们肌惹千恙,但在天灾面前,我们的脊梁仍旧是挺直的,在叫嚣的敌人面前,我们的骨头依然是最硬的,在冷酷的外域杀手面前,我们的血依然可以沸腾。
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被自己的物欲浸泡得越来越慵懒了,我们的斗志越来越习惯于被激发了,我们于是开始忽略信仰,开始漠视德性,开始放纵礼节,开始沉湎于丰富物质所分泌出的单纯的快感,开始越来越容易遗忘疼痛和伤疤。
幸好,我们的神经还在,我们还是可以被惊醒的。
不是有越来越多被修正得符合现实的政策了么?不是有越来越多的慈善义举了么?不是有越来越强势的国际话语权了么?不是有许多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了么?
信仰,如同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
我们需要的,是疼痛,是清醒,是德的复兴、礼的回归所浇铸的信仰坚定的基石。
我们可以在信仰的建设中耐心地等待、期待!!
我可以如是想,相信许多再次看到信仰一词的人,应该也可以如是想。
那么,面色淡淡而心情沉郁的智怀兄和他的朋友少农与萧野撰写此书的初衷,便可以达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