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9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渊洁,商人与戏子综合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divaclee 发表于 08-9-20 22:52:4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连过五人


  其实取这么一个标题毫无意义。就好象我问我妈“我是你亲生儿子还是拣来的”一样危险。但是,剽悍的男人应该把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曾经无比热门的、红遍中国儿童文学界的童话家郑渊洁先生早已沦为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一切丑陋的、无耻的(这里“无耻”做“不知廉耻”解)炒卖商人,从本质上说,他和宋祖德们、邓建国们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一定要仔细的做区分,那就是——郑渊洁仍然拥有无数热爱追忆美好童年的曾经的读者。但如果让那些已经长大的读者们再去痴迷于“舒克和贝塔”之流的童话,只怕没有几个人真正打得起精神。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爱之深恨之切,但爱之深也鄙之切。

  《童话大王》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多美好的回忆,这本杂志的唯一作者也曾经让我当作童年时代的思想启蒙者一样的膜拜,其中最值得记录的,有两件事情:

  我9岁的时候,杂志还必须去邮局买,而当时《童话大王》是很畅销的。于是,某天去晚了,没有买到。在郁闷的回家路上,我需要经过一座开放式公园,而我在经过时发现某个躺椅上坐着一位姑娘,年纪大概十二、三岁左右,长得很秀气,在看刚出的《童话大王》。我就悄悄的站在她身后,一半看她,一半看杂志。然后,她发觉了,她说,杂志是刚买的,还没有看完,如果小弟弟你想看的话,明天中午来这里,我送给你。然后她就走了,我看到她上了班车。第二天中午我又去了那里,但只敢远远站着,不好意思上前去给正在等候的她打招呼——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这么上前去拿那本杂志的行为基本跟乞讨没什么区别。于是,她走了,又上了班车。我跑了一段路,追那班车。没追上。这是《童话大王》给我的最美好的回忆,现在还有,以后也会有,就好象留在血液里一样,不会因为作者的变质而遗失。

  另一件事情,那就是购买舒克还是贝塔或者皮皮鲁鲁西西牌电脑的事情。当时郑似乎就成立了以上述名字为商标的公司,把一些儿童玩具、衣服或组装电脑高价出售。我没成受害者,那是因为我父亲怎么也不肯花几万块钱买一台专用于打游戏的微电脑——他去广州花九千多给我弄了一台。但是,我为此耿耿于怀了好一阵子,觉得广州组装的电脑破而且晦气,远不如标了舒克还是贝塔或者皮皮鲁鲁西西牌子的组装机器好用。并且,因此我也间接的怨恨我父亲,直到自己开了家电脑公司完全明白了一些事情以后。

  现在的郑渊洁,每天在做什么?做一个PJ罗琳的梦?那需要写出类似的作品来,而不是满口荤段子体现自己的“直率”,他与罗永浩不一样。罗是在倡导自由而且面对的是成年人;而郑渊洁一方面不希望在孩子们面前落伍,一方面又希望创造出成年人的市场,这不啻是痴人说梦。看着这个老男人每天如同戏子一样东奔西走还不忘在BLOG上学一个叫郭敬明的奶油小作家每天曝光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是让我不得不感慨这是个偶像坍塌的时代。

  我想,郑的骄傲是当初他的读者们都很牛逼,但似乎有更多的牛逼成年人还是各种版本的小学一年级课本的读者,在一个儿童读物匮乏的年代,《童话大王》的流行是毋庸置疑的,就如同在宗教信仰无法成为广泛的道德行为约束的参照物时人们就去奉信邪教一样——而且都是逐步变质:纯童话逐渐演变为说教,说一些普遍存在但基本无法改变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乃至民生问题却不指明还只能朦胧状态发觉这些问题的孩子们如何去应对;新兴宗教则从诱骗傻逼们相信救世主的存在并进一步教唆他/她们反政府——当然,两者都要从直接受众者那里获取物质利益。

  现在我已经年近三十,如果有了孩子,我会不会让他去读一个这样的人的作品?不,我宁可我的孩子去看些小猫小狗的成年人看上去矫情而且傻逼的文字,至少那能让我的孩子觉得世界还是美好的,还是可以幻想的。

  所以,中国永远都不会出现PJ罗琳,那个胖光头?他已经是一台做秀机器。
-----------------

网友A:郑渊洁,唉,没像你那么喜欢过,所以也没那么恨。老公同学的儿子现在在他那里上课,70元/小时,每周一次,小家伙说上得不错,这就是他现在的作用吧。
(2008-01-23 20:53:31)
沙发 2#
可乐无限 发表于 08-9-21 00:35:31 | 只看该作者
郑渊洁开公司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用十多年前的事来否定现在的郑渊洁,站不住脚。而且,把“皮皮鲁”品牌化,思路是很对的,只不过没实践好,或者说没有遇到能实践好的环境罢了。

现在奔走在娱乐界的郑渊洁也确实让人失望,尤其是对那些曾经在《童话大王》陪伴下度过童年的老读者来说,看到童年时的偶像如今成了一台“作秀机器”,就好像自己的童年也失去了光彩一样。

但这并不是否定郑渊洁的过去和郑渊洁作品的理由。作家和作品是两码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要弄懂他却不容易。很不容易。甚至会付出心碎的代价。

“在一个儿童读物匮乏的年代,《童话大王》的流行是毋庸置疑的。”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可以算得上郑渊洁成功的因素之一。可那个时代除了《童话大王》还有《故事大王》、《东方少年》、《儿童文学》等很多,为什么独独《童话大王》火了?这也是有实力做后盾的。
板凳 3#
清风居士 发表于 08-9-21 13:34:2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
《故事大王》在上海地区卖的是很火的,上海的大多数地方是买不到《童话大王》的。这是我到上海居住后发现的。一直觉得,这算不算是地方保护主义。
在别的一些地方,《故事大王》销路也不错。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年有好几个“小作者”把《童话大王》的文章略加修改,甚至不改。就到《故事大王》上发表。也许,他们觉得,只有他们才同时看这两本杂志吧
马扎 4#
Clayderman 发表于 08-9-27 15:11:12 | 只看该作者
都不想在这个版块说什么了,还是灌水浇菜去吧,嘎嘎
草席 5#
Answe 发表于 08-9-27 23:42:1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郑渊洁这个人怎么样
他的作品我的确是喜欢
这就够了
地板 6#
脑魂 发表于 08-9-28 12:18:25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很复杂,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