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0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穿越时空听远古声音 沣河再现牛头骨化石(多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土偶 发表于 04-3-1 23:14:5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03-01 11:41:19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本报讯(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刘雯 晓玉)早春,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又一次驶进沣河流域,进行为期4天的探寻,穿越“时空隧道”,聆听远古的声音,去领略早已绝迹的两万年前古生物的风采。   吉普车一路卷起滚滚沙土,在连续翻越4个沙壕后,我们意外得知一位张姓农民不久前在沣河一个沙壕里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牛头骨化石,且非常完整。在热心人的指点下,我们见到好客的老张,老张慢慢地打开一个大大的纸箱,巨大的牛头骨化石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张和几位乡党小心翼翼地将化石搬出,只见这个牛头额骨和鼻骨完整,牛角粗壮遒劲,雄风不减。老张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道,当时他在沙壕挖沙,挖到地下15米时,突然沙中露出了一个犄角,接着大伙一起刨沙,才发现是一个从没见过的巨大牛头化石,这块牛头化石面额长90厘米,最宽处28厘米,两犄角长120厘米。他将化石搬回家保存起来。没隔几天,他又在这个沙壕的不远处挖出两个牛犄角化石,一个牛犄角竟长达126厘米,最粗处直径达13厘米,另一个部分残缺。   我们踩着松软的细沙沿着沣河流域向下游走去,不时看到深深的沙壕里半掩半埋着一棵棵巨大远古树木,一路数来竟达4棵之多。当众人小心翼翼地为这些巨大远古树木清理掩埋在其“身”上的细沙时,就像揭开笼罩在它们身上的一层面纱,充满了神秘感,沙去现真形,当一棵棵巨大古树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大家都惊叹于它们形态的奇特,棵棵盘根错节,枝干遒劲,树身布满一条条裂纹,纵横交错,乍看就犹如一件古代征战沙场的勇士身披的盔甲。经测量这些古树4米多长,树根直径竟达2米。据周围群众说这种树木以前多次挖出来过,但如此巨大的古树还是头一次见。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又惊喜地见到了一个牙齿化石,敲击时还会发出铮铮的响声,据说,这个化石是在20多米深的沙壕里随着古树根一起挖出来的。   四天来,记者用相机记录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记录了奇特的远古化石。昨天记者专门带着化石照片走访了西北大学地质系专门研究新生代古生物地质和环境的博士生导师薛祥煦教授。她兴奋地说,这个牛头化石是原始牛化石、牙齿化石是古菱齿象的,距今约2万年。据了解,多年来,薛祥煦教授一直奔波于关中地区的多条河流进行考察,她多次深入到沣河流域,对这里的地质、环境以及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并取样进行同位素碳十四测定,同时将样品送到美国一家大学做检测,得到了这些化石的可靠年龄,确定了沣河流域同一地层出土的古化石均在2万年左右。这个阶段是末次冰期极盛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当时地球是处于非常寒冷的阶段,而在关中地区却是一个相对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的环境,活跃着一大批诸如水牛、原始牛、披毛犀、古菱齿象等暖温带动物。由于气候骤变,一部分动物迁移,一部分动物死亡,在沣河流域留下了许多原始牛、水牛、鹿、古菱齿象等的动物化石,由此说明关中地区也曾有过“水上江南”的美景。   在沣河流域的一个个沙壕里采访时,我们常常听到挖沙的农民说,他们经常可以挖到动物“骨头”,要么扔了,要么就砸了,要么又埋到沙里了,谁也没当回事。薛祥煦教授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这些古化石非常珍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其集中保护,收藏起来,使之更好发挥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 23:27:57编辑过]
沙发 2#
哈姆雷特 发表于 04-3-1 23:21:5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这么多代码?哪里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